APP下载

腰穿置管过度引流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减压手术时机研究

2014-08-29庞其军赵颖李新春

河北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弥漫性骨瓣开颅

庞其军 赵颖 李新春

·临床研究·

腰穿置管过度引流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减压手术时机研究

庞其军 赵颖 李新春

腰穿置管;过度引流;弥漫性脑肿胀;手术减压

腰穿置管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脑脊液持续引流的操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能起到脑脊液置换,颅内减压等作用。我们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197例置管患者中,5例出现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其中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预后不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7例中,动脉瘤患者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例,脑挫裂伤患者6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4例,均应用腰穿置管患者;其中5例出现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男3例,女2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5.3岁。

1.2 方法 观察患者(GCS评分)及典型病例相关CT表现。

2 结果

2.1 GCS评分与转归 5例均突发病情加重,由清醒、嗜睡状态加重为浅昏迷至中昏迷。其中2例GCS评分由12分降至6分,2例由GCS评分11分降至5分,1例由GCS评分14分降至6分,颅脑CT检查示弥漫性脑肿胀,环池不清3例,中线出现偏移4例,给予提高引流袋水平,严格控制引流量,辅以少量激素保护细胞膜,24 h内3例患者意识转清,颅脑CT示脑肿胀减轻或消失;1例6 h后未见明显变化,于急症全麻下行去骨瓣减压术,预后良好,GCS评分5分;1例病情好转后再次出现双瞳孔散大,于急症全麻下行去骨瓣减压术,预后不良。

2.2 典型病例 患者,男,61岁,突发头痛2 h,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CTA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于急症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前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后复查颅脑CT示:环池积血,脑组织张力可,常规“三高”治疗,腰大池引流管持续引流,9 h引流血性脑脊液约200 ml。患者突发双瞳散大,左∶右=4∶4 mm,光反射迟钝。急查颅脑CT示弥漫性脑肿胀,右颞枕脑组织稍低密度,环池不清,中线左偏,痛刺激双上肢屈曲,考虑为引流过度,不除外右颞枕大面积脑梗死,抬高引流管高度,停甘露醇,适当给予速尿及白蛋白,同时做好开颅去骨瓣减压准备。观察12 h后复查颅脑CT示肿胀较前减轻,环池可见,中线仍左偏,右颞枕梗塞灶较前明显,此时查体患者双瞳孔左:右=2∶4 mm,光反射迟钝,痛刺激能定位。观察20 h,患者突发左侧瞳孔散大,左∶右=4∶4 mm,光反射消失,痛刺激屈曲,CT示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环池不清,急症全麻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仍为深昏迷,双瞳孔左∶右=4∶4 mm,光反射消失,痛刺激屈曲,神经系统查体较术前无明显改善。见图1~6。

图1 术前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图2 急症下动脉瘤夹闭术,术后6h复查

图3 术后9h突发双瞳散大,CT示弥漫性脑肿胀

图4 控制引流量后12h复查示肿胀较前减轻,环池可见,中线仍左偏,右颞枕梗死灶较前明显

图5 观察20h,CT示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环池不清

图6 二次开颅术后,神经系统查体较术前无明显改善

3 讨论

腰穿置管临床常见,其通过促进脑脊液的循环更新,起到以下作用:(1)降低颅内压,促进脑脊液漏漏口闭合。(2)引流炎性脑脊液,减轻颅内炎症刺激,降低蛛网膜下腔炎性粘连风险。(3)减少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减轻血性脑脊液对颅内大血管的刺激,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4)加快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速度,迅速减轻或解除因血性脑脊液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5)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配合局部积液穿刺后加压包扎,促进局部组织粘连贴敷,消除皮下积液。(6)减轻切口局部张力,利于局部血液循环并切口愈合。(7)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腰穿置管所致的全脑肿胀,可通过持续监测颅内压,依据颅内压调整引流量,从而预防过度引流所致的全脑肿胀,笔者已另撰文述及,虽少见,但情况危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更要求掌握严格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

本例患者预后不良就是因为手术时机欠佳所致,该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出现神志及影像检查结果一过性的好转,从而使得我们没有及时采取手术减压,当再次出现意识及影像学上的改变时,开颅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我们体会当出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特别是昏迷程度加深时要急行颅脑CT检查,出现弥漫性脑肿胀、环池不清,但中线偏移<1 cm时,可行提高引流袋水平并应用滴速控制阀严格控制引流量,辅以少量激素保护细胞膜[1]等保守治疗,但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随时开颅减压准备。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立即行急症手术:(1)中线偏移>1 cm;(2)有大面积脑梗死迹象[2];(3)有脑出血等明显占位病变存在。(4)瞳孔散大患者;(5)颅内压不能有效控制(ICP>25~30 mm Hg)[3]。本组5例患者,3例保守治疗,另1例根据以上标准及时开颅减压,术后意识很快恢复至术前水平,预后良好。

手术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开颅手术要迅速及时,当机立断。(2)手术时间尽量缩短,大骨瓣加内减压同时进行[4,5]。(3)钻第一个孔时,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4)开硬膜前输注血浆,维持一定的血压,且先剪开部分硬膜,缓慢减压,悬吊后再剪开其余部分,以免颅压下降过快。(5)硬膜要减张扩大缝合。(6)术后6 h内及时复查CT,以决定下一步处理。

总之,我们除了要重视腰穿置管过度引流造成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原因、诊断及内科处理外,也要重视必要时的外科手术开颅减压,从而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1 赵宪林,赵焕铎,王运杰.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附46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69-170.

2 赵虎威,谢煜,王贤德,等.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3例疗效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371-372.

3 龙连圣,辛志成,王伟,等.急性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颅内压监测及意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46-149.

4 白新学.内外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6:73-74.

5 王辉,魏忠,刘万荣,等.大骨瓣开颅术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分析.安徽医药,2013,17:70-71.

·消 息·

本刊对统计学符号及统计学方法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10.3969/j.issn.1002-7386.2014.22.042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一科(庞其军);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骨四科(赵颖),影像中心(李新春)

R 741

A

1002-7386(2014)22-3462-02

2014-05-21)

猜你喜欢

弥漫性骨瓣开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