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保温措施在新生儿开腹术中应用的研究

2014-08-29朱瑞芬刘学英宋敬珍付盈姝郄娜

河北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室温开腹体温

朱瑞芬 刘学英 宋敬珍 付盈姝 郄娜

·护理研究·

综合保温措施在新生儿开腹术中应用的研究

朱瑞芬 刘学英 宋敬珍 付盈姝 郄娜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新生儿开腹术患儿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开腹手术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45例。常规保温组患儿采用主动加温、恒温水毯保暖、加强遮盖、减少暴露患儿、保持室温恒定等一般保温方法。综合保温组除上述保温措施外加术前预保温、升高室温、预热棉被、局部保温等综合保温方法。记录2组患儿入室到手术结束时体温变化情况。结果2组各时点比较(除入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术中采取综合保温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综合保温;新生儿;开腹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大手术在新生儿外科开展,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特殊性,术中低体温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中心体温(体核体温)的稳定对于保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种生理机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术中体温应维持在36 ℃以上。但新生儿由于解剖和生理特征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够时,很易发生低体温。体温在手术中的任何时间点<36℃称为术中低体温[1]。据报道,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可达到50%~70%[2]。为了减少新生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笔者总结我院45例新生儿开腹手术患儿进行综合保温干预,有效降低了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新生儿开腹手术患儿90例,男48例,女42例。出生24 h以内8例,2~7 d 52例,8~28 d 30例;体重2 175~4 120 g;消化道穿孔10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5例,肠梗阻15例,先天性巨结肠26例,腹部肿物6例,肠闭锁9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随机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45例。2组患儿术前体温均正常,手术时间≥2 h,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麻醉用药相同,无其他器官合并症,家属知情同意。2组患儿一般资料、输入液体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入手术室时体温和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在入手术室前30 min将恒温水毯调至38~40℃。调节室温24~26℃,入室后恒温水毯保暖,直到手术结束。主动加温(即输注液体、血液、冲洗液、消毒液加温至37℃),消毒时动作迅速,缩短消毒时间,减少患儿暴露时间,同时控制消毒液的用量,即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打湿床单。为患儿做各种操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手术室台下工作人员避免进出,,以减少开门次数,使手术室温度相对恒定。综合保温组除上述措施外,外加患儿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室温27~29℃,患儿从病房到手术间的途中热水袋保暖,入手术间后放入恒温水毯上并用预热棉被覆盖患儿。铺无菌单后即刻在切口两侧放置50℃无菌袋盐保温,隔绝周围冷空气,每30分钟,更换1次, 术中用小毛巾包裹患儿头部。测温部位为鼻咽,测量并记录患儿的入室体温,以及麻醉后、消毒后、手术开始使体温,以及手术开始后10、30、60、90 min和手术结束时的体温。

2 结果

综合保温组手术结束时体温与入室体温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而常规保温组手术结束时体温与入室体温差异较大(P<0.05)。见表1。

3 讨论

增高室温、预保温、局部保温等综合保温措施能维持患儿术中体温相对稳定,减少新生儿开腹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3.1 预保温 预保温是指在手术前采用主动的保温方法以维持正常的体温[3]。国外报道术前30~60 min预保温可减少术中核心体温的下降,并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4],有效阻止麻醉诱导后的再分布性低体温。这是因为术前预保温可以显著地增加机体外周组织的热含量,使体表温度升高,而对其核心温度变化影响甚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缩小机体的温度梯度,降低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热量再分布时的体核与体壳的热量交换,减少患者核心温度的下降,从而预防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本研究中患儿从病房到手术间途中用热水袋保暖,进入手术间后即放在恒温水毯上,加温后的小棉被覆盖患儿后进行静脉穿刺及麻醉诱导,从入室到手术开始至少历时30 min,这既是一个主动加温的过程,又起到预保温的作用。

表1 2组患儿体温变化比较 n=45,℃,

3.2 手术室温度尤其新生儿周围的温度是决定小儿体温的重要因素 从麻醉、消毒到铺无菌巾是手术中皮肤暴露最多的一段时间,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过大,会使辐射和对流散热明显增加,因此,这段时间综合保温组室温调至27~29℃,缩小室温与皮温差减少热量损失,有文献指出26℃以上的室温可大大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5]。但室温高于25℃会使手术医生出汗,不利于手术操作[6]。铺无菌单后手术室温度控制在 24~26℃,可为术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手术巾铺好后,患儿周围相对封闭,外露减少,患儿虽然平卧于恒温水毯上,可接触面积不足体表面积的1/2,且手术巾是冷的,加之全身麻醉后体温的再分布,患儿体温仍有所下降。在人体产热相对恒定情况下控制人体散热(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具有重要意义,必要时通过外加热量帮助其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切口周围放置热盐水后与床上的恒温水毯形成一个腹背保温体,即增加了受热面积,又隔绝周围冷空气,使患儿处于高于体温的温暖环境中,通过传导作用,手术巾变得温暖,皮温升高,即抑制中心体温向周围转移,又可以通过逆传导使皮肤的热量向中心转移,从而减少热量的丢失而起到主动加温的作用。手术中无菌巾铺4层,因此热盐水袋温度50℃,实验表明50℃热盐水袋隔4层无菌巾2 min到达36℃,5 min到最高39℃,30 min降至37℃,因此每30分钟更换1次以达到保温效果。

3.3 局部保温 保温体现在麻醉及手术的全过程,人体代谢产生的大约90% 的产热由皮肤散失,减少皮肤散热是体温管理的重要一环,做各种操作动作快,尽量少暴露患儿以减少热量的丢失。新生儿头的表面积在总体表面积中占很大比例,其头部热量的散失多于成人,有资料显示,30%的热量是小儿的头部损失的,术中用小毛巾包裹头部减少热量的损失[7,8]。

综上所述,新生儿腹部手术创伤大,暴露多,可保温的体表面积少,易发生低体温。单纯的保温措施不能完全阻止体温的下降,术中必须采用多种保温干预,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

1 Forbes SS,Eskiciogln C,Nathens AB,et al.Evidence Based guiledlines for 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09,209:492-503.

2 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712.

3 Horn.EP.Schroeder F,Gottschalk A.Active.Warming during cesat Livery.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2,94:409-414.

4 王晓丹,马育璇,谢文.麻醉诱导期不同预保温措施对胆道闭锁患儿术中体温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90.

5 Gamal N,Kassabany N, Frank S,et al.Age-related thermo-regulatory differences ina warm operating room environment (aoorox-imately 26℃).Anesth Analg,2000,90:694-698.

6 孙凤梅,贾静.保温干预对老年胃癌根治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河北医药,2013,35:778-779.

7 甘加庭.术中低体温原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8:85-87.

8 徐梅,魏丽伟,韩丽丽,等.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研究现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2-74.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8.056

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

R 473.6

A

1002-7386(2014)08-1244-02

2014-02-11)

猜你喜欢

室温开腹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一种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室温硫化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