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2014-08-28王秋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2期
关键词:残留量农田减产

王秋

摘 要:通过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种植的正、负面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以贵州省的玉米产量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作物;产量;地膜残留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160-01

由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水分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地膜的不断破碎、老化,其对农作物根部的生长和肥料的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下文将对地膜覆盖栽培术的正、负面效果进行综合研究,并通过构建评价模型来探讨、评价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1 地膜覆盖次数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假设农作物在没有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此项条件下,构建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模型,通过对地膜覆盖栽培术的正、负面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第i年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农作物的增产率为:

由式(1)可知,当IRi的值为0时,DRi=IR1,表明此时地膜残留造成的减产率与地膜技术提高的增长率相同。

根据大量的研究文献可知,农作物的减产量则随着地膜的残留量和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增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未能采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措施,那么由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将会一直增大,直至大于增产率,此时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会起到有效的农作物增产作用。

假设在第m年,农作物因地膜残留造成的减产率大于增产率,农作物便会以DRm的减产率继续下去。此时,农作物减产量的估算公式为: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产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相同的年数计算出来,如果计算出的年数比地膜完全降解的年数要小,那么仅从农作物增产的角度出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已经不具备经济性了,再

加上残留的地膜会对污染环境,因而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学者和专家持续调查了地膜覆盖农田的地膜残留和农作物产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与地膜覆盖次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2 贵州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该实验根据相关研究人员在贵州省调查的地膜残留量、地膜使用次数、玉米减产率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玉米减产率与地膜残留量之间的线性方程,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的线性方程可以计算出不同地膜使用次数对应的地膜残留量造成的玉米减产率,这两者之间的线性方程为覆盖年限与减产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即DRi=0.355 3i+0.865 5(R2=0.891 4)。根据相关农业技术专家的实验数据和覆盖年限与减产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可以得出,贵州省农田在使用38次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的农作物增产率将小于

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由 可

得出,当不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只要产生的负效应以13.5%的减产率延续15次,就可将前38次农作物因地膜覆盖提高的所有产量抵消,由此可以看出农田残留地膜的危害性。此外,如果此时的地膜还未得到完全的降解,那么在将来的农田耕种中,地膜也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从长远角度看,在目前残留地膜回收技术的背景下,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产生的正面效果比地膜残留造成的负面效应要小,因此不具备经济性。

3 结束语

该实验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贵州省相关的实验数据,对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在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重视地膜厚度对地膜残留量的影响,二是地膜回收技术的改进。应加快对地膜回收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改进,在推行适期揭膜措施的同时,开发新型的地膜清除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膜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

参考文献

[1]李明思,杨海梅.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湿润区及棉花耗水与生长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06).

〔编辑:王霞〕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种植的正、负面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以贵州省的玉米产量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作物;产量;地膜残留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160-01

由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水分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地膜的不断破碎、老化,其对农作物根部的生长和肥料的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下文将对地膜覆盖栽培术的正、负面效果进行综合研究,并通过构建评价模型来探讨、评价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1 地膜覆盖次数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假设农作物在没有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此项条件下,构建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模型,通过对地膜覆盖栽培术的正、负面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第i年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农作物的增产率为:

由式(1)可知,当IRi的值为0时,DRi=IR1,表明此时地膜残留造成的减产率与地膜技术提高的增长率相同。

根据大量的研究文献可知,农作物的减产量则随着地膜的残留量和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增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未能采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措施,那么由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将会一直增大,直至大于增产率,此时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会起到有效的农作物增产作用。

假设在第m年,农作物因地膜残留造成的减产率大于增产率,农作物便会以DRm的减产率继续下去。此时,农作物减产量的估算公式为: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产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相同的年数计算出来,如果计算出的年数比地膜完全降解的年数要小,那么仅从农作物增产的角度出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已经不具备经济性了,再

加上残留的地膜会对污染环境,因而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学者和专家持续调查了地膜覆盖农田的地膜残留和农作物产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与地膜覆盖次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2 贵州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该实验根据相关研究人员在贵州省调查的地膜残留量、地膜使用次数、玉米减产率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玉米减产率与地膜残留量之间的线性方程,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的线性方程可以计算出不同地膜使用次数对应的地膜残留量造成的玉米减产率,这两者之间的线性方程为覆盖年限与减产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即DRi=0.355 3i+0.865 5(R2=0.891 4)。根据相关农业技术专家的实验数据和覆盖年限与减产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可以得出,贵州省农田在使用38次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的农作物增产率将小于

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由 可

得出,当不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只要产生的负效应以13.5%的减产率延续15次,就可将前38次农作物因地膜覆盖提高的所有产量抵消,由此可以看出农田残留地膜的危害性。此外,如果此时的地膜还未得到完全的降解,那么在将来的农田耕种中,地膜也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从长远角度看,在目前残留地膜回收技术的背景下,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产生的正面效果比地膜残留造成的负面效应要小,因此不具备经济性。

3 结束语

该实验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贵州省相关的实验数据,对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在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重视地膜厚度对地膜残留量的影响,二是地膜回收技术的改进。应加快对地膜回收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改进,在推行适期揭膜措施的同时,开发新型的地膜清除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膜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

参考文献

[1]李明思,杨海梅.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湿润区及棉花耗水与生长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06).

〔编辑:王霞〕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种植的正、负面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以贵州省的玉米产量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作物;产量;地膜残留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160-01

由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水分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地膜的不断破碎、老化,其对农作物根部的生长和肥料的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下文将对地膜覆盖栽培术的正、负面效果进行综合研究,并通过构建评价模型来探讨、评价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1 地膜覆盖次数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假设农作物在没有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此项条件下,构建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模型,通过对地膜覆盖栽培术的正、负面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第i年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农作物的增产率为:

由式(1)可知,当IRi的值为0时,DRi=IR1,表明此时地膜残留造成的减产率与地膜技术提高的增长率相同。

根据大量的研究文献可知,农作物的减产量则随着地膜的残留量和使用次数的增多而增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未能采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措施,那么由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将会一直增大,直至大于增产率,此时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会起到有效的农作物增产作用。

假设在第m年,农作物因地膜残留造成的减产率大于增产率,农作物便会以DRm的减产率继续下去。此时,农作物减产量的估算公式为: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产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相同的年数计算出来,如果计算出的年数比地膜完全降解的年数要小,那么仅从农作物增产的角度出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已经不具备经济性了,再

加上残留的地膜会对污染环境,因而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学者和专家持续调查了地膜覆盖农田的地膜残留和农作物产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与地膜覆盖次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2 贵州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该实验根据相关研究人员在贵州省调查的地膜残留量、地膜使用次数、玉米减产率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玉米减产率与地膜残留量之间的线性方程,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的线性方程可以计算出不同地膜使用次数对应的地膜残留量造成的玉米减产率,这两者之间的线性方程为覆盖年限与减产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即DRi=0.355 3i+0.865 5(R2=0.891 4)。根据相关农业技术专家的实验数据和覆盖年限与减产率之间的线性方程可以得出,贵州省农田在使用38次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的农作物增产率将小于

地膜残留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率。由 可

得出,当不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只要产生的负效应以13.5%的减产率延续15次,就可将前38次农作物因地膜覆盖提高的所有产量抵消,由此可以看出农田残留地膜的危害性。此外,如果此时的地膜还未得到完全的降解,那么在将来的农田耕种中,地膜也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从长远角度看,在目前残留地膜回收技术的背景下,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产生的正面效果比地膜残留造成的负面效应要小,因此不具备经济性。

3 结束语

该实验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贵州省相关的实验数据,对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在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重视地膜厚度对地膜残留量的影响,二是地膜回收技术的改进。应加快对地膜回收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改进,在推行适期揭膜措施的同时,开发新型的地膜清除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膜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

参考文献

[1]李明思,杨海梅.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湿润区及棉花耗水与生长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06).

〔编辑:王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残留量农田减产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榆中县农田地膜残留现状调查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日本油墨连续六年减产
古代器具灌农田
黑板像农田
食用油脂溶剂残留量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