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北部汉族头发和手的7项遗传性状分析

2014-08-28张志敏申旭波卢家秀吴开娴肖代敏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发际前额性别差异

张志敏,申旭波,卢家秀,吴开娴,肖代敏

(遵义医学院1.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2.公共卫生学院;3.附属医院检验中心,贵州遵义563099)

汉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汉族的主源为炎黄、东夷,在汉族发展的2 000多年历史中,众多族群逐渐融入汉族,使之发展壮大,贵州汉族是西南汉族的主要族群[1]。人体许多行为、形态特征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重要指标,它们均为单基因控制,具有完全的显隐性关系。对这些性状进行系统研究可探讨各民族起源、遗传分化等关系。已对中国各地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群体多个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2-3]。目前未见贵州北部汉族群体前额发际(hair point of the forehead)、发旋(hair whirl)、拇指类型(thumb type)、环食指长(palmar digital formular)、双手嵌合(hand clasping)、惯用手(handedness)、发型(hair form)等关于头发和手的7对群体单基因遗传性状的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组于2013年9月至10月进行此项工作,以丰富中国人类群体遗传学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遵义医学院719名贵州北部汉族大学生,男266名,女453名。受调查者身体健康,无残疾,年龄16~22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对7对性状调查并计算各性状基因频率。采用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前额发际、环食指长、双手嵌合和发型4对性状的隐性基因频率高于显性基因频率;环食指长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额发际和发旋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有极显著差异(P<0.01)。贵州北部汉族群体7对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人数、出现率,基因频率及性状在两性之间的比较见表1。

对相关性χ2分析显示7对性状间不存在相关性。

贵州北部汉族7对性状与其他地区汉族隐性性状出现率比较发现,前额平发际和双手嵌合左手在上的出现率(8.58%和55.49%)是所有汉族群体中最高的;逆时针发旋和过伸拇指出现率(27.40%和31.57%)处于中偏低水平,环指长出现率(78.44%)处于低水平,惯用左手和直发性状出现率(3.62%和83.59%)也处于偏低水平。

3 讨论

本研究中7对性状是经典人类遗传性状,呈孟德尔式遗传,其中前额发际、发旋、拇指类型、双手嵌合、惯用手和发型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环食指长呈X-连锁遗传,食指长对环指长是显性,但有的学者认为环食指长属于伴性遗传或者从性遗传[1,3-5]。

环食指长分布的显著性别差异与湖南和宁夏汉族一致,均为男性环指长出现率高于女性,与海南汉族的极显著差异相似,与湖北汉族的无显著差异不一致;前额发际分布的极显著性别差异与湖北、湖南、河南、宁夏和海南汉族一致,与江西和贵州南部汉族的无显著差异不一致;发旋分布的极显著性别差异为本研究首次在贵州北部汉族群体中发现,与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南部和宁夏汉族的无显著差异不一致,体现贵州北部汉族独特特征;另外,在江西和湖南汉族中发型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在海南汉族群体中发型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结果在贵州北部汉族未见到。可能原因是汉族不同地区群体起源不同,并与当地少数民族族群逐渐融合,性状分布存在性别差异。

χ2分析结果显示7对性状间不存在相关性。惯用手和双手嵌合是人类左右不对称行为特征,在已发表的湖北、湖南、宁夏、海南和江西汉族群体中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之不尽一致;本调查7对性状与贵州北部群体的另外5对性状(耳垂、卷舌、上眼睑、酒窝、耳耵聍,结果正在整理)间也不存在相关性。性状之间相关性表示遗传基因的互作关系,可以认为贵州北部汉族这7对遗传性状彼此相关性不大。

表1 贵州北部汉族头发和手的7对遗传性状表现型及基因频率Table 1 Phenotype and gene frequency about 7 genetic traits of hair and hand among Han nationality in north Guizhou province

对不同地区汉族7个隐性性状出现率的比较结果说明汉族不同地区群体之间性状分布存在差异。

总体而言,本调查结果显示贵州北部汉族具有独特遗传特征,从前额发际、发旋和发型3对性状与贵州南部调查结果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可能虽为同一省汉族,但起源不同,差异较大。本调查通过贵州北部汉族大学生进行遗传性状调查,为贵州北部汉族遗传学群体结构积累数据。

[1]张兴华,郑连斌,包金萍,等.海南琼海汉族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103-107.

[2]宋洁,邓代千,孙凯,等.黑龙江省汉族大学生遗传性状调查分析[J].生物学通报,2011,46:6-8.

[3]张燕,熊海波,孙焱,等.海口地区汉族8项遗传学指标的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6,13:18-21.

[4]陈银涛,霍正浩,彭亮,等.宁夏回族和汉族发旋的调查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24:328-330.

[5]李玉玲,陆舜华,蔡智军,等.利手、优势足及扣手的遗传方式初探[J].遗传,2002,24:413-416.

猜你喜欢

发际前额性别差异
常用手叩头拯救发际线
简单搓搓可养生
和中学时光一起逝去的,是发际线
甲状腺素和多奈哌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前额叶synaptotagmin-1表达的影响
我发现了发际的秘密
我发现了发际的秘密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