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南旅游人才供求与中俄旅游高等教育合作
2014-08-28左玲丽刘茜茜
左玲丽,刘茜茜,江 军
(琼州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
引 言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也是中国最热门的度假胜地之一。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际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俄罗斯游客增长较为迅速。然而,海南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旅游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端旅游管理人才的匮乏。这为海南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和使命,也为旅游国际教育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俄罗斯一直遵循着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国际条例,确保俄罗斯的高等教育确实达到国际高等教育水平标准。并且俄罗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秀传统和鲜明风格。因此,推动中俄旅游高等教育协作,可以促进海南旅游发展,提高海南旅游人力资源的素质。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资源及建设目标
海南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集热带海岛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于一岛。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一海,两市,三区”①参见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初步设想》,2009年。。
“一海”指的是有“南海明珠”誉称的海南岛的海域面积,将开辟包括豪华邮轮、游船旅游、海岛旅游和各种海上休闲运动旅游的海洋旅游——“南海旅游”,打造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南海旅游”品牌。
“两市”即海口、三亚。海口市是海南的省会城市,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城市及商贸旅游城。海口市面积约218 平方公里,人口约70 多万,平均气温23.8℃,海口长夏无冬,气候宜人,空气、水质、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风光秀丽,名胜古迹多,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2%,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居环境极佳的中国优秀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亚是海南旅游中的精华所在。三亚地处北纬18 度,气温平均在摄氏26 -34 度左右,四季常青,景色秀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1]。旖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
“三区”则是打破以行政区域为主的旅游开发模式,开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性旅游产品,在海南岛的东部、中部、西部策划特色鲜明、定位各异、和谐共进的整体性区域旅游项目。海南东部、西部滨海地区规划为“椰树海岸”和“金色海岸”,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主题性大型旅游海岸项目,打造中国参与国际度假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将生态良好的中部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生态公园或大型生态旅游项目。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 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海南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其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 号),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3]建设目标“到2020年,海南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3]。同时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服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3]。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人才现状①本部分图文中数据均来自海南省人才办《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1年。
要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没有一支高素质、专门化的旅游产业人才大军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海南目前旅游管理人才的供求远远不能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人才供求数量矛盾突出
据海南省有关权威机构调研分析指出,海南省旅游人才严重供不应求,尤其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一大批旅游项目上马,旅游人才缺口呈增大趋势,仅2010年缺口总量就达7.5万人。
图1 海南旅游人才供求情况
(二)海南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与受教育程度与国际旅游岛所需人才存在较大差距
分部门来看,2010年海南省旅游行政部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分别为80%、13.45%、41.29%、64.47%。从整体看,海南大专学历以上旅游从业者约占总数的1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比例更低。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为旅游管理者还不到10%;旅游饭店从业人员中,所学专业为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者仅为9.9%;旅游景区从业人员中,所学专业为旅游管理者仅为6.9%;旅行社从业人员中,毕业于旅游类专业者不足17%;这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人才要求相去甚远。
图2 海南旅游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
(三)海南高等教育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与需求存在差距
海南目前有17 所高等院校,但大部分属于大专层次的。仅有的6 所本科院校中,有5 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其中有两所培养旅游管理科学硕士,一所即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但目前每年毕业的硕士人数不到30 人,而每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也不到1000 人。此外,大部分高校仍然实行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设置的专业及所采用的教材也仍然以传统的旅游产业模式为依据,所培养出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管理实践技能方面,也不能完全满足国际化旅游行业的需求。
从旅游人才类型上看,严重紧缺的是旅游营销与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项目策划、旅游商品设计与生产、高水平旅游师资及旅游电子商务、游艇、高尔夫等旅游新业态的高级管理人才。
海南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均不能完全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整个海南旅游高校和中等旅游学校的专业教师不足1000 名,且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高学历、有行业管理经验的教师比例严重偏低。
三、海南旅游高等教育的使命
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目标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对海南旅游人才的数量需求,也对海南旅游人才的质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对海南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也为国际教育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是海南高等教育界面临的共同使命。但是,仅仅依靠海南自身现有的教育资源是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这一目标的。因此,需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旅游教育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充足的旅游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国家经济结构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依托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一旅游改革开放的试验区,致力于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协同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端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高地。
四、未来海南与俄罗斯在旅游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方向
俄罗斯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教育体系,有着非常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科学研究基础以及庞大的人才队伍。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还有蒸蒸日上的产业优势,还有丰富的生源优势,以海南现有的高等教育基础为依托,加强中俄旅游管理人才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对中俄双方高等教育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合作基础
目前大量国内外资本竞相进入旅游业,在建的和即将启动的旅游大项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同时旅游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升级。这些都需要相当数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来支撑。目前在我国旅游业从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大多数都是在实践中从基层做起,他们往往受到实战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的困扰。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不影响现职工作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其综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以期更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合作方向
海南将优先考虑在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上开展中俄合作,尤其是新兴旅游业态管理人才的培养。原因在于目前中国旅游业中的情况是,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高水准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都明显短缺。现有队伍的质量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对人才的需要也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的全国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及旅游车船公司等部门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人数分别占其员工总数的20%、22.4%和12.2%;整个旅游业员工队伍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从业者为24.35%,具有高级职称者仅占2.2%;在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有旅游专业教育背景者仅占10%。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工作人员中,有高达81.7%的人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旅游专业教育。①此部分数据来源为海南省人才办《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1年。
这些数据说明,面对众多的国际竞争者,目前我国旅游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足以支撑建设旅游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这意味着,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特别是满足旅游业发展对具备胜任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旅游强国建设方面的当务之急。
(三)合作方式
海南将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互相合作,协同创新,共同研究和探讨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共同打造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相信只有实现中俄两国旅游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两国之间跨国旅游的繁荣发展。例如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实行互派学习人员的制度,建立长期的旅游人员培训机制,组织专门人员到国外学习外语,熟悉旅游景点,了解当地旅游者的生活习惯,回国后对国内的接待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建设。
[1]海南岛:中国的“夏威夷”“未被污染的净土”[EB/OL].(2009 -11 -16)[2014 -05 -15].http://yn.yninfo.com/travel/200911/t20091116_1182959.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2009 -12 -03)[2014 -05 -15].http://www.cnta.gov.cn/html/2009 -12/2009 -12 -3 -18 -48 -76377.html.
[3]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 号)[EB/OL].(2010 -01 -04)[2014 -05 -15].http://www.gov.cn/zwgk/2010 -01/04/content_1502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