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现状及对策
2014-08-28李冬梅黄文章
李冬梅,黄文章
(1.琼州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2.三亚市民宗委办公室,海南 三亚572022)
作为海南南部的中心城市,三亚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引领着南部的发展。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国家对海南的发展目标要求为:“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1]丰富的旅游文化必然是三亚未来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而本土少数民族文化一直是三亚旅游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讲,还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因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对三亚旅游文化的丰富、创新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借助三亚市河东区及6 个镇提供的统计数据及三亚市文联、三亚市群艺馆、三亚市教育局、海南省民族歌舞团等实体单位提供的数据,及对重要的少数民族风情表演区进行的抽样调查,对路人发放调查问卷和随机采访,依托本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经历和近些年的理论考察成果,对调查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如此,既能看到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已取得的成绩,又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诚然,一篇调研论文显然无法改变当下的现状,但课题组希望通过本次的调查与研究,以期发现和分析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队伍现状与三亚旅游文化发展的契合性和不足之处,并能对三亚市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承传提出有意义的对策。
一、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以黎族、苗族、回族为主。在长期的文艺实践与发展过程中,三亚市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民族文艺传承方式也很多,有传统口传心授的民间师徒传承,也有民间自发和专业文艺机构的规范教学和管理。但从整体状况来看,少数民族文艺属于弱势状态。如:从三个世居少数民族黎族、苗族、回族文艺来看,它们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固守了相当一部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出现其艺术发展方向上难以做到对洋、汉、本民族传统文艺兼容并蓄的现象。
本课题实地调研时间为2013年8月至12月,课题调研方法为问卷调查、个案研究、随机访谈及同类比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课题组成员有限及调研时间的相对短暂,再者调研的技术手段尚待完善,本次调研的数据依然是一个不完全数据,仅供本次课题研究作为数据分析的蓝本。根据课题组所回收的调查问卷和实地个案访谈数据表明,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才教育和生存状况相比,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的现状是相对落后的。落后的原因亦可查找出历史和现实的多层因素。
(一)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数量稀少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依据《海南省三亚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书》①三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海南省三亚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书,2012年11月。数据显示,全三亚市目前总人口(常住人口)为685408 人。三亚市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构成比例见表1。
表1 三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结构(%)
如此,三亚的人才(按照中国人才标准:高中或中专以上或具有初级职称)总体规模达18.83万人,占27.48%。在这个27.48%中,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所占比例及其教育程度数据显示如表2。
表2 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所占比例及其教育程度数据(%)②表中数据由表中所列的各行政单位提供。
因此,从现有数据来看,把仅受过小学教育或者掌握某种文艺技能而未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口算入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之列,其总数也只有365 人,所占比例为三亚市人才总数的0.194%。并且,在这365 人之列,接受过高中(含中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仅有209 人,占57.26%,勉强过半。
从365 名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分属民族情况看,黎族占多数,其他少数民族较少,这与各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所占三亚市总人口比例基本相符。详见表3。
表3 2013年三亚市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占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总人数比例(%)①表中数据由表中所列的各行政单位提供。
由此可见,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数量十分稀少,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堪称凤毛麟角,与三亚旅游文化发展需要、三亚民族文化的产业化需求不相适应。
(二)现有少数民族传统文艺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
根据本次调研所得的数据来看,三亚市现有少数民族文艺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并不理想,整体趋向老龄化。如表4:
表4 2013年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年龄结构(%)②表中数据由表中所列的各行政单位提供。
续表4
由表4 可见,50 岁以上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占据了总人数的33.42%,30—49 岁的占了54.52%,而30 岁以下的只占12.05%。30—49 岁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目前显然是中坚力量,其所担当的就是本民族文艺的传承重任。但数据和随机访谈显示,少数民族群众中,30 岁以下的年轻一代甚少有人愿意去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人”是最主要因素,换言之,要有人愿意去学习它,研究它,发展它。但数据表明这是一支趋向老龄化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如果未来这些现存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那么该少数民族的文艺瑰宝将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这恰恰与文化呼唤丰富、需要多元的发展方向相悖。
(三)现有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分散且生存发展条件令人堪忧
在我们此次调查的数据中,这些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所擅长的文艺形式各异,但总体而言,这些文艺特长都只是他们的一种业余爱好或技艺而已,难以成为他们谋生的工具或手段。见表5:
表5 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文艺特长结构及所从事职业结构(%)①表中数据由表中所列的各行政单位提供。
由上表可见,在三亚市365 名各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中,只有146 名在从事与民族艺术表演相关联的职业,占总人数的40%,而更多的人靠其他职业谋生,但考察其赖以生存的职业类别,则除了行政体系或群众团体内的外,大多以农业为生,零散地分布于三亚河东区和六个广袤的少数民族乡镇。我们在走访“三亚千古情”这个少数民族传统文艺元素为主的旅游景区时,发现其舞台表演的45 个演员全部来自内地,除了有3 个为满族、蒙古族、土家族之外,其余全部为汉族;剧场人员中倒有3 个黎族,她们担任的是服装组长、服装管理员和实习灯光师的职务;而在“三亚千古情”各个经营民族手工艺品的店铺里,也仅有2个店铺服务员是来自海南三亚农村的黎族同胞。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三亚少数民族的文艺人才而言,本民族文艺更多的只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的符号象征而已。
(四)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推广和普及程度较差
在本次课题调研中,课题组成员选择了三亚市步行街、亚太国际会议中心及三亚湾沿途和天涯海角景区外等四个场地,对69 名游客进行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表中数据皆为百分比):
图1 对问题一:“您喜欢少数民族文艺吗?”的调查统计
图2 对问题二:“您最近看到或接触到的少数民族文艺内容是什么?”的调查统计
而在回答“在哪里见到?是什么时候见到?”时,很多游客回答是在“三亚千古情”或者“槟榔谷”“呀诺达”看到的,其它少数民族歌舞一般都是在电视上看到。但除了个别游客最近(最近的日期为2013年11月)因参观景点看到以外,很多游客对少数民族文艺都很模糊,说上次看到的时间很久远了。
图3 对问题三:“在三亚,您听说的最多的少数民族文艺是什么?最喜欢是什么?”的调查统计
图4 对问题四:“您对三亚黎、苗、回的文艺有何评价?”的调查统计
由上面各图数据可见,游客对三亚少数民族文艺知之甚少。这种状况对繁荣和发展三亚少数民族文艺以推动三亚国际旅游城的建设是不利的,对三亚少数民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反向影响也可得到旁证。
三、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三亚市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得出如下问题分析。
(一)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数量稀少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原因
首先是整个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根据2010年三亚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三亚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在2010年后整体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该普查统计里有专门说明:“我市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得到有效实施。近几年‘五大’高等院校在我市落户,大专以上在校学生近3.5万人,拉动了我市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口全面发展,全市各行业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普遍增长。”①三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海南省三亚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书》,2012年11月。由普查统计的专门说明可知,三亚市人口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因为三亚市近几年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和引进的结果。但在这些高等教育人才里,各少数民族人数所占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虽然三亚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在2010年后整体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并不直接说明三亚市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也整体得到提高。
其次,三亚市各少数民族人口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与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由于解放前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消极乃至反动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大部分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落后,社会发展缓慢。解放以前一些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形态。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汉族相比,其生产生活技能和思想观念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三亚当前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不相适应。
此外,三亚各主要少数民族均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的客观因素也制约了民族文艺的传承发展。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缺乏了文字的记载和交流,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局限于其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其传播的广度受到较大制约,更多的是囿于小范围小群体之中。这种自我封闭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与优秀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创新
(二)传统文艺陷入后继乏人困境的原因
第一,三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地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三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有了较大提升后,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向外界新生事物。
第二,少数民族文艺在整个文化领域内是属于弱势状态的,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缺乏认同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因其口口相传的局限,其传播一直依赖于汉文化和官方典籍,因此,群众对本民族文艺的理解更多处于内化的朴素、习俗的需要;甚至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中,还产生了对其存续性的质疑:认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是愚昧落后的。因而,少有民族文艺人才从理论上来研究和挖掘其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真正魅力。
第三,民族文化艺术的实际应用亦即产业化范围有限,对少数民族新生代缺乏现实利益的吸引。在相当长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大潮中,文化艺术的发展缺乏原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加上历史上三亚少数民族文艺的弱势和不受重视,其应用性一直处于较边缘的地位,应用的开发工作在与其他文化开发利用的激烈竞争之中也处于劣势地位。因而,民族文艺较少为群众带来现实的利益而缺乏传承弘扬的动力。
(三)民间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从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调研中,课题组成员深度采访了3 例个案:一是正在以商演的方式来推广自己本民族文艺的黎族文艺人才,二是试图推广黎族语言文字的民间团体,三是少数民族文化私人企业。民间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未得到充分关注因而导致其相对零散的生存状态或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个案1:王清文,男,黎族,现年41 岁。王清文1994年参加海南省“三月三”中的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其表演的飞陀螺获得了金奖,之后被“深圳民族文化村”景点招聘为黎族传统技艺项目表演者至今。其收入从1994年的每月1600 元,涨至2013年的每月2600 元,但该景点至今只提供集体宿舍,不包吃住。其妻女现也投奔他而居于深圳,一家一直在外租廉租房生活。问他为何愿意背井离乡,在深圳拿着卑微的收入而不肯回到家乡发展?他回答:“虽然这里收入不高,但工作压力不大,最主要的是这里还帮交五险一金,老有所养。”然而,当年和他同期被招聘过来或之后再被招聘进来的年青一代黎族同胞,并不愿意像王清文一样为了等待“老有所养”而留下来,如果有更好地生存机会,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故迄今在这个“民俗文化村”,似乎也只有王清文这样的黎族文艺人才在此为了“老有所养”而茕茕孑立着。
个案2:“三亚黎语文协会”。该协会酝酿于2007年底,2008年初开始运作。发起人为已故的黎族民俗工作者、诗人黄学魁先生,三亚本土黎族文化学者张雷先生等。此外,还有不少知名的黎族文化工作者譬如亚根先生、高泽强先生都曾支持该协会的建设,并于2008年得到三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三亚市民政局的批准而设立为一个民间非赢利协会。现在该协会以两种形式来推广黎族文化,一种形式是由现任教于三亚市吉阳镇榆红小学的音乐教师符天志和黎族女歌手周彩萍来免费教授自愿自觉来的学员学习黎文,学员中有黎族同胞、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对黎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教授黎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修订的《黎语基础教程》为教材,循序渐进教学;二是在争取到符智珊等黎族文化热心推广者的支持和资助下,符天志和周彩萍自编自拍音乐MV,结合黎文教学,教大家在轻快的旋律中学唱黎语歌曲。但目前这种教学方式也面临一个经费和场地短缺的困境——他们没有固定的授课场所和设备,目前授课所用的一切都是吉阳镇妇联暂时免费提供。第二种形式是由供职于南方电网三亚点的高文同志2002年在网络上创办了一个“中国黎族网”,他在该网主要向大家推普黎族歌谣、黎族文学作品等传统的黎族文化艺术。但由于人手和经费不足,该网站于2012年已关闭。
个案3:“海南黎响服饰开发有限公司”。企业创办人为三亚本土黎族群众黎成友和胡清萍。两人原为“崖州古越”景区工作人员。因该景区重组,他们需要自谋出路,创立了该公司,以设计和生产黎族苗族服饰为主业。该公司刚刚成立一年,但两名创办人却很有信心。一是他们认为该企业主营产品为三亚乃至海南省内的唯一性,市场前景看好。二是以他们在“崖州古越”景区4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少数民族服饰存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且创新设计后可作为本土特色服饰销售给游客。公司还建立了网站,网站的销售额占了不少的比例。此外,该公司还和琼州学院艺术学院签署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由此该艺术学院的演出服也会从这里预订,该公司的服饰也因该院的学生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访谈中,黎成友说现在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人手和资金的不足。人手方面他们也在努力招聘,但人员的招聘同样还是需要以充裕的资金为前提。2013年他们曾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并得到了回应。政府扶持资金不会很多,但对黎成友这样的私人企业主来说,无疑更多表现为政府支持的象征意义。他本人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充满了乐观,也希望得到政府更大的扶持力度,比如帮助他们加强宣传、推广等,那样公司的产品走向市场更容易些。
由以上3 个案例可见,少数民族中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不乏其人,其中也不乏优秀的艺术人才。而像王清文这样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的境遇以及“黎文协会”所面临的困境,并不仅仅是个案,他们的境遇折射出每一个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单单靠些许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微薄的力量,他们可以借助本民族的文艺走得多久和多远呢?反之亦然,倘若他们的生存都如此举步维艰,那么他们所背负着的本民族文艺又可以走多远呢?而像黎成友的“海南黎响服饰开发有限公司”,则是得到政府扶持的少部分民间企业之一。这个企业能拥有今天美好的市场前景,固然离不开创业者的智慧和勤奋,但倘若没有政府的扶持,恐怕他们前进的步履还是会比较艰难一些。故三亚市政府如何让这些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在弘扬本民族文化艺术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四)少数民族文艺推广和普及困难的根源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课题组深入到育才镇,采访了那受什盆村苗族三元舞的传承人马永光和育才中心小学的李天香老师。
访谈对象1:育才镇那受什盆村苗族三元舞的传承人马永光。苗族三元舞起源于苗族祭拜祖先,马永光对三元舞从小就接触,来自其父亲的传承。目前他是三亚市三元舞的继承人之一,现在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跳三元舞,就得益于马永光的悉心传授。该村三元舞最大的一次辉煌是2009年参加了在陵水举办的“三月三”黎苗歌舞比赛,其代表三亚市民族歌舞表演获得了第二名。作为该舞蹈的传承人,三亚艺术馆每个月给马永光500 元的补助,但每逢三亚市举办民族文艺活动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他就要负责召集全村会跳该舞的人前来排练,在排练过程中,马永光就要自掏腰包给所有参加排练演出的人员支付劳务费,在出门演出时,马永光也要自己先垫付来回路费。所以,他说这区区500 元是不足够的。但实际上,人们对三元舞知之甚少,包括课题组的几个成员,也没亲眼看到过三元舞表演,因而马永光现场给大家表演了起来,他跳得娴熟而陶醉,显示了一个少数民族艺人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艺的深深热爱,甚至一种使命感。问其在传承苗族舞蹈的过程中的困难是什么?他说:1. 希望政府多提供扶持资金;2. 苗族舞蹈全海南岛还有几个市县也有,比如在乐东和东方,但各市县之间同一民族的交流欠缺,因而对本民族舞蹈的创新和推动力量不够,希望政府多提供渠道,组织市县之间的少数民族文艺交流活动。
访谈对象2:育才中心小学黎族女教师李天香。李天香老师2004年7月毕业于海南琼海师范(现在的海南软件技术学院)的音乐班,毕业后即回到三亚育才中心小学教书.因教师缺编,她现在任教的课程除了音乐,还有语文。采访中,她说,因为自己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故对于本民族的文艺(主要是歌舞)从小就有接触,她很喜欢那些老一辈的歌手传唱的黎族传统山歌,但后来父母反对,说学了没有用,所以她没有坚持学下来。但她依然热爱本民族的文艺,而且觉得本民族的文艺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她觉得有使命感去弘扬本民族的文艺。问及她目前任教的学校,有无特别传承黎族文艺的特别政策?她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全校都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的教材,即便在育才这样一个以黎族学生为主的中心学校,黎族歌曲也没有人教了。学校教育里所能体现黎族特色的,只是每年“三月三”的竹竿舞表演,而这种表演也是近两年才有的。问及传承黎族传统优秀文艺的困难在哪?她说,学校音乐教师本来就缺编,再加上设备和资料、服装等因素,黎族传统文艺的传承在教学中是很难得到落实的。但她依然希望政府能对黎族传统歌谣重视和保护,建议政府在重要的节假日里能请出老一代的黎族歌手出来唱黎族传统歌曲,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她也希望,除了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的教材之外,政府可以组织一些少数民族的文艺人才,对现有教材进行补充编写,增加一些少数民族文艺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中,它们可以和汉族文化共存,如此就保留了民族文艺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由以上对游客的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以及对两个采访对象的深度访谈,我们可以想见:群众对本民族文艺的淡漠、长辈对孩子学习民族文艺的不支持、教材、资金等物质条件的缺乏,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的生长发展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其推广和普及程度自然越来越低,自然会导致少数民族文艺及文艺人才队伍的萎缩。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此外,邓小平同志在多个重要场合讲话时,都强调了人才储备的和重要性。这是对世界所有先进地区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揭示和概括,同时也为我们解决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数量稀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问题指明了一条根本途径。故市政府在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时,可以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规划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并根据各方需要,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的关系,特别要把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问题列为重点。另外,在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中、高等专业教育。积极配合和支持海南省政府开展的“春苗工程”,选送有民族文艺专长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学历教育,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从人、财、物上保证民族教育的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力求民族教育的稳步前进。
其次,要加强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因为这既是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教育自成体系,更好地培养造就少数民族人才的关键。正如斯大林说的,“为什么要使用民族语言呢?这是因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只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获得巨大的进步。”[4]在坚持用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上,有一个正确处理“三语”(即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外国语)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目前教育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也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应该指出的是,在处理“三语”关系时,首先要保证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二)多途径培养少数民族文艺的传承人
要想让少数民族的文艺后继有人,必须让该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产生认同甚至热爱,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在其《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说到:“传统是一个拥有更广泛意义的事物。它不可能通过继承权而得到,如果你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这就牵涉到:首先,历史意识。”[5]故本课题组认为:
第一,尝试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开设民族文艺兴趣课程,有条件的开设专业培训班。可以尝试从小学开始,开设地方课程,除了涵盖民族歌舞,乐器,民俗等之外,还可考虑开设少数民族的历史课程。历史赋予的厚重感会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有更多的内驱力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第二,加大力度扶持市民宗委、市群艺馆等文化艺术行政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艺传承人的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艺传承人是鲜活的少数民族文艺的载体,对他们的保护和挖掘其实就是对现存宝贵的少数民族文艺的保护和挖掘。如对各界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提供特殊津贴,给予各种形式的物质帮扶;组织开展民族文艺人才之间的纵、横向交流,达到引进来、走出去的目的。
(三)尝试设立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培养基金和民族文化产业扶持基金
从走访和个案研究可见,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和民族文化产业在起步阶段,堪称举步维艰。如果没有对本民族文艺的那份热爱和坚持,他们很难坚持走下来。调研数据中的365 名各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中,之所以只有146 名在从事与民族艺术表演相关联的职业,只占总人数40%的比例,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基金的扶持。而像王清文这样的自谋发展相对成功个案,是因为有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存在及发展。在对少数民族文艺及其人才挖掘方面,深圳“民俗文化村”所做探索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先例。我们可以放眼世界范围之内,汲取各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例子进行学习,加大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有了政府的扶持,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空间,没有后顾之忧,才有可能专心投入对本民族文艺的继承与创新。而由本课题调研的“海南黎响服饰开发有限公司”的民企个案显示:它的稳步前进,是因为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但这样的成功个案太少。如果政府设立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培养基金和民族文化产业扶持基金,则更多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和企业将会得到多一些的扶助和鼓励,由此,各类少民族文艺人才的创作和民族文化企业才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加强对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推广和普及程度
市场的需求是人才得以产生和繁荣的主要动力。而市场的需求是从消费群体对消费的对象的认知而来。据本课题组对三亚市居民和游客所做的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可知,目前民众对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知之甚少,这种状况对繁荣和发展三亚少数民族文艺以推动三亚国际旅游城的建设是不利的。由此课题组得出的思考:
首先,通过电视、电台及户外平面广告及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加大对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的宣传力度。比如在电视台的固定时间段开设一个专门介绍三亚少数民族文艺的栏目,同时也在《三亚晨报》等本地报刊开设一些专门介绍少数民族文艺的栏目等等。宣传力度加强之后,民众有意无意就接收到了各类关于少数民族文艺的信息,从而产生兴趣,有了市场需求,才可以推动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繁荣。
其次,结合三亚市各类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加强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宣传力度。在我们采访到的游客中,很多人对三亚少数民族文艺的首次接触都是来自游玩三亚市各类民族风情景点。故必须把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的宣传融入到更多的景点的建设中,目前在海南把少数民族文艺融合到旅游景点建设做得比较好的有槟榔谷、呀诺达和崖州古越。“三亚千古情”正在建设完善过程。以上各个景点依然还有大量空间可以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宣传力度。此外,也可以在酒店、家庭旅馆和步行街等游客常光顾的地点,加强对三亚少数民族文艺的宣传。游客对少数民族文艺有了了解,就必然会有市场需求,如此三亚市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繁荣建设就有了无限的推动力。
结 语
文明的进展从来就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重建,本课题组的结论只是就本次调研所得的案例和数据得出的分析和思考。如何更好地挖掘和保护三亚市现有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从而让三亚市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保护和承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因为本课题告一段落而落下帷幕,未来我们依然还要继续思考和完善。我们期待,在对三亚市少数民族文艺人才进行保护并为各少数民族文艺传承和教育寻找到较好的模式之后,这些少数民族艺术在未来如一朵朵奇葩竞相绽放,给美丽的三亚增添无尽的魅力!让三亚走向国际旅游城建设的步伐更加稳健,甚至风姿摇曳!散发出更多迷人的风采!
[1]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N].海南日报,2010 -01 -05(A01).
[2]钟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
[4][苏联]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05.
[5]卞之琳.卞之琳译文集:中卷[M].江弱水,整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