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83例临床观察

2014-08-28张晓峰马红卫陶贤水宋立锋柴伟杰李占良

河北中医 2014年10期
关键词:通腑胃肠功能灌肠

张晓峰 马红卫 陶贤水 宋立锋 柴伟杰 李占良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骨一科,河北 新乐 050700)

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83例临床观察

张晓峰 马红卫 陶贤水 宋立锋 柴伟杰 李占良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骨一科,河北 新乐 050700)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通腑泄浊法采用大成汤保留灌肠结合大成汤粉剂敷脐部治疗,对照组予以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入院后及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7.7±2.8)h,明显优于对照组(10.2±3.5)h;首次排气时间(12.5±4.4)h,明显优于对照组(21.2±11.3)h;首次排便时间(45.2±28.2)h,明显优于对照组(75.9±27.3)h;治疗组总有效率(8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胃肠疾病;脊柱骨折;胸椎;腰椎;祛邪;中医药疗法

胸腰椎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早期除了骨折局部疼痛外,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的表现。这极大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骨折的愈合。2012-03—2013-12,我们应用通腑泄浊中药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3例,并与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63例均为我院骨伤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并实施手术患者,其中男108例,女55例;年龄21~61岁,平均(43.3±7.3)岁;病程1.2~12.2h;骨折按部位分为胸椎(T)1136例,T1250例,腰椎(L)148例,L229例;按致伤原因分为坠落伤78例,车祸压砸伤85例。163例患者伤前均正常生活工作,排气正常,无腹胀、便秘等胃肠功能疾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均在入院后12~72h内均实施了手术治疗。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①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研究意义有正确认识,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依从性;临床相关资料完整。)②腰背部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后疼痛、活动受限;③X线、CT示胸腰椎骨折并胸腰椎单节段爆裂骨折A2~A3型;④不伴神经源性下肢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症状;⑤伤后即腹胀或3d以上未解大便,伴有腹部胀痛、胃纳不佳、便秘;⑥排除腹部脏器损伤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⑦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为气滞血瘀证[1]:腹部胀满,胀痛拒按,或自觉有气在腹内窜行,腹部膨隆,无排气、排便,腹部无压痛,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涩等。1.2.2 排除标准 ①伤后出现腹胀、肛门无排气等表现,但正在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指标观测者;②受伤前有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肠道疾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③未按规定治疗,无法确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④胸腰椎多节段骨折;⑤病理性脊柱骨折者。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通腑泄浊中药大成汤保留灌肠结合大成汤粉剂敷脐治疗。

1.3.1.1 大成汤保留灌肠方法 药物组成:大黄20g,芒硝10g,枳壳20g,厚朴10g,当归10g,苏木10g,木通10g,红花10g,陈皮l0g,甘草10g[2]。每剂煎汁400mL、药液温度39~41℃,每次200mL灌肠,每日2次,保留30min。保留灌肠注意灌肠时插管深度、药液温度及药量,将直接影响药物的保留时间,因此插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并注意插管前肛管要润滑,肛门入口涂以石蜡油,插管深度约15~20cm,药液温度在35~40℃之间,药量200mL。同时,为避免患者因情绪紧张而引起肠道痉挛,在灌肠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备好屏风保护患者隐私,且灌肠时注入宜慢,并嘱患者行张口深呼吸,以降低腹压。

1.3.1.2 大成汤粉剂敷脐法 取大成汤原药研极细末,脐窝清洁消毒,取上药适量(6~10g)装入单层纱布袋中或用米醋调敷于脐窝内,使药物高于皮肤1~2mm,用透明敷料粘贴固定,再用热水袋(40~60℃)熨于其上40min,待大成汤汤药保留灌肠后再应用。

1.3.2 对照组 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江苏安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11)1mL,每日2次肌肉注射,由治疗组同一护士操作。

1.4 观察指标 参照江志伟[3]、种涛[4]制订,主要指标由我科同一组护士(2人)观察记录患者入院后及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①用药后每小时监测1次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和肛门是否排气情况并记录,听诊患者右上、右下、左上、左下腹部,每区每次分别听诊至少1min,如在2个区以上(含2个区)听诊发现肠鸣音≥4次/min,则为肠功能最早恢复时间,同时告知患者记录肛门最早排气的具体时间(h),最早排大便时间(h)。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根据用药后出现排气排便时间来确定疗效。显效:用药后8~16h内即出现排气排便,腹胀、减轻,精神症状随之好转。有效:用药后24~48h出现排气排便,腹胀减轻;无效:48h以上仍无排气排便,腹胀不适。

2 结 果

2.1 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大便时间比较 见表2。

组 别n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组837.7±2.8∗12.5±4.4∗45.2±28.2∗对照组8010.2±3.521.2±11.375.9±27.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说明通腑泄浊法应用大成汤保留灌肠结合粉剂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治疗。

2.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例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通腑泄浊法应用大成汤保留灌肠结合粉剂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胃肠功能障碍有明显临床优势。

3 讨 论

3.1 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常见原因 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常见原因如下:①胸腰椎骨折后骨折及周围软组织出血形成腹膜后血肿,刺激胃肠造成胃肠道蠕动减弱;②患者伤后骤然卧床,活动减少,全身代谢减少,早期禁食及伤后心理应激的出现,排便方式改变等也会导致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的表现;③手术创伤,大的手术切口、术中广泛操作、术后血肿刺激致胃肠功能障碍;④麻醉因素,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手术本身以及疼痛、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鸦片类止痛药物及吸入麻醉剂等因素致胃肠功能抑制有关[6]。

3.2 中医学对于胸腰椎骨折的论述 中医学对于胸腰椎骨折早有论述,《证治准绳》说:“只宜仰卧,不可翻卧,大动后恐成损患。”指出床上平卧制动为治疗原则,但卧床后脾胃功能蠕动减弱,可引起便秘,并伴有腹部胀痛、胃纳不佳、舌苔黄腻、脉弦数等里实证表现。《正体类要》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指出骨折后其病机为气滞血瘀而致肠道阻塞,腑气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胀。”胃失和降,降浊失职,胃腐熟水谷功能下降,浊气壅滞于腹,则出现腹部胀满、疼痛等不适。本病治当以“下”法、“消”法为主,以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为治则。正如《素问·缪刺论》篇有“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的记载。本研究大成汤方中重用大黄攻逐瘀血,芒硝助大黄泻热逐瘀;枳壳、厚朴、陈皮破积行滞,消痞除满,使腑气通而积滞泄;苏木、红花、当归行气化瘀,理气消胀,合木通则行气利水,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分析,大黄有增加肠蠕动,减少肠道内水分吸收及利尿作用[7];枳壳、木通均有利尿作用;前者也有增加肠蠕动作用;陈皮能排除肠内积气,减小肠张力[8];芒硝能泻热通便。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大成汤能使肠道蠕动功能增强,而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9]。

大成汤粉剂敷脐疗法作为一种外治疗法,有着中药内服及西医疗法所不具备的特点,更有利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本身毒副作用小、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本方中药物多通腑泄浊、破积行滞之品,对于胸腰椎骨折初期禁食水的患者采用保留灌肠结合粉剂敷脐部治疗,通腑泄热,釜底抽薪,正切中病机。经临床观察通腑泄浊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

[2] 孙之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80.

[3]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术后肠麻痹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682-683.

[4] 种涛,金鸿宾,张继东,等.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0,23(8):595-597.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6] 陈志强,曹立幸.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27-731.

[7]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3.

[8] 徐国钧.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47.

[9] 夏均青,赵颖林,姚红梅.中医内外兼治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J].陕西中医,2009,30(5):541-542.

(本文编辑:李珊珊)

ClinicalobservationofTongfuxiezhuomethodonthetreatmentofgastrointestinaldysfunctioncausedbythoracolumbarfractures

ZHANGXiaofeng,MAHongwei,TAOXianshui,etal.

OrthopedicsDepartmentOne,Xinl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beiProvince,Hebei,Xinle050700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ongfuxiezhuo method o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aused by thoracolumbar fractures.Methods163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of perioperative peri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83) and control group (n=80).Treatment group

Tongfuxiezhuo method adopting retention enema of Dac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umbilical application powder of Dacheng decoction.Control group received Neostigmine methyl sulfat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s,first exhaust time,defecation time of Patients after admission and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ere observe.Results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s,first exhaust time,defecation time of Patient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7.7±2.8,12.5±4.4,45.2±28.2,89.16%)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10.2±3.5,21.2±11.3,75.9±27.3,77.5%,P<0.05).ConclusionTongfuxiezhuo method on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aused by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has distinct effect,safe and reliable,can reduce pain of patients,be helpful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Spinal fractures;Thoracic vertebra;Lumbar spine;Evil spiri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张晓峰(1981—),男,主治医师,硕士。从事脊柱与骨关节疾病临床工作。

R570.531;R683.2

A

1002-2619(2014)10-1461-03

2013-12-23)

猜你喜欢

通腑胃肠功能灌肠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