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州地区医学生医院暴力认知状况调查

2014-08-28刘晓红李翠萍

医学与社会 2014年11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知晓率暴力

刘晓红 黄 芳 李翠萍 洪 丹

台州学院医学院,台州,318000

医院暴力,也称医疗工作场所暴力或医疗暴力,世界卫生组织对其最新定义为: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的或含蓄的挑战[1]。中国医院协会2012年12月-2013年7月的调查报告显示,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的现象较为普遍,2012年每所医院平均发生27.3次。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次数逐年增加,发生比例上升了近2成[2]。仅2013年10月17日至27日短短十天的时间,全国就发生了6起伤医事件。医疗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医院暴力事件已经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子女子承父业的医师仅有6.83%,而不希望的高达78.01%[3]。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未来的从业者,对医院暴力有其自身的认知与判断。深入了解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的认知,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择业观及职业观。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台州学院医学院1510名在读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际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234人,其中在校生1042人,在医院实习的学生192人。男生205人,占16.61%;女生1029人,占83.39%。临床医学专业321人,占26.01%;护理学专业764人,占61.91%;医学检验专业149人,占12.08%。大一392人,占31.77%;大二305人,占24.72%;大三345人,占27.96%;大四192人,占15.56%。

1.2 研究方法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认知与情感、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4]。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制定医学生医院暴力认知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院暴力认知状况、情绪应对、行为应对。于2013年11月对全院在读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1510份,回收1234份,回收率为81.72%。其中有效答卷1234份,有效率100%。调查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67,表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对调查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的知晓状况

从表1可知,参与调查的1234名医学生中,90.11%的学生知晓医院暴力,9.89%的学生不知晓。不同专业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学专业知晓率较高,临床医学专业次之,医学检验专业较低。趋势χ2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医院暴力的知晓率随年级增高而增高(P<0.05)。

表1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医院暴力知晓率比较 [n(%)]

2.2 医学生获知医院暴力的途径

数据显示,从网络获知医院暴力的有1116人,占90.44%;从同学与老师口中获知的有85人,占6.89%;通过其他途径如亲眼所见等获知的有33人,占2.67%。

2.3 医院暴力发生的原因

学生对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认知,依次为医疗体制不健全(81.50%)、患者治疗期望值过高(62.60%)、医疗纠纷未妥善处理(61.40%)、缺少第三方如医调会的仲裁和介入(33.10%)、医务人员的问题(32.60%)、医患信息不对等(25.7%)、患者维权意识增强(8.30%)。

2.4 不同专业、年级医学生对于误诊后医护人员真诚道歉是否有利于解决医疗纠纷的看法

不同专业医学生对于误诊后医护人员真诚道歉是否有利于解决医疗纠纷的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医学生对于误诊后,医护人员真诚道歉是否有利于解决医疗纠纷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29%的医学生认为真诚道歉的作用是积极的,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矛盾。高年级医学生对真诚道歉的价值评价较低。见表 2。

表2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对于误诊后医护人员真诚道歉是否有利于解决医疗纠纷的看法 [n(%)]

2.5 对“医院暴力零容忍”的看法

调查中,27.80%的学生认为“医院暴力零容忍”能有力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18.80%的学生认为医护人员零容忍而不再忍会加剧医患矛盾;47.73%的学生认为具体效果有待观察;5.67%的学生对这项举措持怀疑态度。

2.6 医院暴力事件对医学生的职业影响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医学暴力事件后对从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个专业的学生专业思想产生一定的动摇,其中护理学专业学生高达61.91%,大四学生对职业选择有所动摇的更是高达73.96%。见表3。

表3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医院暴力事件后的职业影响 [n(%)]

3 讨论

3.1 不同专业、年级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知晓率存在差异性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院暴力的知晓率较高,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知晓率较低。这与国内一些医院暴力的研究相呼应: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医生,行政及其他人员的发生率最低[5]。不同专业学生对各自专业发展的关注度直接决定了对医院暴力的知晓率。其次,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对医院暴力的知晓率存在差异。调查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大二学习结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一阶段临床实习,在大三第二学期初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第二阶段临床实习,在大四初始进行为期7个月的第三阶段临床实习,较早接触临床工作环境,对医院工作场所及工作人员、患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甚至耳闻目睹一些医院暴力事件,因此呈现出高年级学生较高的知晓率。再者,随着网络、媒体的报道,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方式更加简便、快速,从医院暴力的获知途径中可以进一步证实这一点。

3.2 医院暴力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

患者较高的治疗期望与现实医疗水平之间的差距[6],患者不断增高的服务需求与就诊环境之间的矛盾[7],患者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与维权途径缺乏的矛盾[5],这些原因表面上直接促成医院暴力的发生。但从医学生角度看,他们的学习经历使其对医者表现出更多的信任,“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又使他们对患者表现出一定的同情,这些因素使他们开始思考医院暴力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医院暴力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8]。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缺乏法规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暴力,中国没有全面的立法专门解决医疗纠纷和医院暴力[9]。因此,中国应加快医疗体制改革[10],并通过法律规范机制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3.3 医学生对“医院暴力零容忍”的举措认可度不高

英国于2007年推行“医院暴力零容忍”政策[11],其他欧美国家、日本和港台地区都有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医院暴力零容忍”政策,中国大陆却几乎对此失声[12]。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四部门联合呼吁“医院暴力零容忍”[13]。但医学生对这项举措给予的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这项举措的实施并未明显减少医院暴力的发生。温岭伤医事件后,深圳接连出现2起暴力伤医事件,浙医二院一位女医师被打,浙医一院2名放射科医师被多名男子打伤等[8],暴力事件并未因“医院暴力零容忍”的呼吁而减少。另一方面,对于医院暴力伤医者的惩罚力度不够强,袭医者违法成本过低[14],使得对“医院暴力零容忍”的呼吁显得苍白无力。“医院暴力零容忍”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做支撑。

3.4 医院暴力事件后医学生专业信心发生动摇

调查可知,医院暴力事件发生后,52.67%的医学生对职业选择有所动摇。其中护理学专业学生职业选择发生动摇的高达61.91%。医疗环境的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择业观。有研究显示,医院暴力容易使医护人员产生情绪低落、情感衰竭、身心疲劳和消极怠慢等不良情绪和反应[15],还会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降低,使其丧失自信心和积极性[16]。再加上护理工作本身存在风险高、压力大、劳动强度大、作息不规律、用工性质不统一等特点[17],导致护理队伍流失现象严重,外界的不良刺激更加激化了离职的发生[18]。医生同样面对不同的压力源并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19]。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使医学生专业信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对职业选择多了几分担忧。虽然各个院校在医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始进行关于专业心理适应、专业思想稳定等方面的教育,并取得显著效果[20],但后期教育中却出现了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专业成绩轻专业思想等一些弊端。这样的弊端在医院暴力事件后尤为凸显。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专业课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课的教育;入学教育结束后,定期开展稳定专业思想的相关讲座等,并在医疗实践中积极培育医学生的医德践行能力[21],这样才能使医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更好地践行医学生誓言,并树立对自己专业的坚定信心。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ew research shows workplace violence threatens health services[EB/OL].[2014-06-16].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release37/en/#.

[2]张然.医院伤医暴力事件年均27次[N].京华时报,2013-8-16(3).

[3]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EB/OL].[2014-5-29].http://www.cmda.gov.cn/gongzuodongtai/zhinengbumen/2011-08-08/9778.html.

[4]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陈奇策,胡传来,李迎春.温州市两所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1):945-947.

[6]杨玉静.医院暴力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41-43.

[7]梁爱婷.医院暴力相关原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24-25,28.

[8]王君平. 解剖医患关系:暴力伤医何时休[N].人民日报,2013-11-22(19).

[9]Tian Yang,Han Zhang,Feng Shen,et al. Appeal from Chinese doctors to end violence[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4,29(2):107.

[10]路绪锋,张珊.过度医疗的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10):60-62.

[11]Paniagua Hilary, Bond Patricia, Sallah David.Zero tolerance in general practice: a policy in conflict? [J].Ethnicity and Inequalities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2009,2(2):30-36.

[12]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暴力零容忍[EB/OL].(2013-11-11)[2014-06-18].http://www.pumch.cn/Item/10491.aspx.

[13]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呼吁医疗暴力零容忍[EB/OL].(2013-10-29)[2014-06-18].http://www.cma.org.cn/index/xhdt/20131029/1383026180011_1.html.

[14]郭平保,杨明铭.要改变袭医者违法成本过低现状[N].深圳特区报,2014-02-07(A03).

[15]杨力沣.某市医务场所暴力与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和亚健康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6]Merecz D,Rymaszewska J,Moscicka A,et a1.Violence at the workplace a questionnairesurvey of nurses[J].European Psychiatry,2006,21(7):442-450.

[17]高仲阳,李国宏.某三甲医院聘用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36-37.

[18]陈芙蓉,阎成美.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1):78-80.

[19]赵铁夫,王香平.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359-361.

[20]贺莉萍,陈万阳,黄晓,等.医学本科新生的专业思想现况调查及入学思想教育的效果评价[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75-76.

[21]何学军.浅议医学生医德能力培养[J].医学与社会,2012,25(10):87-89.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知晓率暴力
反性别暴力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向暴力宣战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