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绽放思维的光芒
2014-08-27陈惠芬
陈惠芬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但细细咀嚼,课堂似乎成了师生表演的舞台,少了静静的思考、静静的感悟和静静的聆听。有效教学,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的主题,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我认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是思维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聆听的课堂……
一、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问题,让问题的引领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十分内隐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进入课堂后,就像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把,一辆辆等待发动的汽车,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触发思维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和启迪,引起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高效。
一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设计了以下题目:要求学生用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进行搭配,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层层递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问题一:现在老师要求你们用两个木偶搭配三顶帽子,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搭配?
生:可以用连线方法。
师:那你们就在纸上连一连吧。(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做,因为纸是空白的。)
问题二:老师忘了画图片了,现在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小组里商量商量。
问题三:同学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呢?
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老师忘记画图片,给学生学习制造了合理的障碍——不能连线,使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经验条件产生冲突,从而引起学生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的愿望。因为学生有了最佳的思维定向,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思考。
二、组织富有意义的操作活动,让感官的体验成为学生感悟知识的平台。
思维源于动作,智慧出自指尖。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习得,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思维过程中,了无痕迹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富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的感官感悟知识的灵动。
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发现学生对“十个一就是一个十”较难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买糖块”的操作活动,先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有散装的糖块20颗、整卷的糖3卷。教师提问:现在我要向学生买10块糖了,看谁拿得最快我就买谁的?有学生快速地数出10块糖,有学生直接拿出一卷。老师提问:你怎么想到拿一卷的?一卷是多少块呢?学生回答:10块糖一块一块地数太慢了,一般都是整十包装,所以我拿了一卷。老师说: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接着让学生一起数一数,验证学生的想法,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一卷(1个10)就是10块(10个1)的道理。然后老师再请学生迅速拿出12块糖、14块糖,接着老师提问:如果要请你们拿出12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怎样摆放才能使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呢?有了刚才买糖块的操作经验,学生很快发现了摆法。这样的操作活动,有发现式的操作,有选择性的操作,有验证性的操作。随着老师对操作要求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三、唤醒有效的交流课堂,让思想的对话成为学生思维沟通的摇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一个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见解的过程。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唤醒学生的有效交流,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
有位老师在《认识人民币》的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盏台灯52元,买这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
师:你准备怎样付?有几种不同的付法?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生:我付一张50元和一张2元。
师: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和他的付法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付法?
学生把2元换成了两个1元,四个5角,二十个1角等。
生:我付五张10元和一张2元。
师:有谁知道他的付法和上面的付法在哪里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还能想出不同的付法吗?
学生又想出了许多方法,教师再次引导:你们觉得刚才这么多付法中哪种付起来最简便呢?
生:第一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拿出两张人民币就行了,多快啊!
师:对!第一种方法付的人民币的张数最少。我们在实际付钱时,也要根据自己身边的人民币的实际情况,选择简便的付钱方法。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么多付法是怎么得来的呢?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有效地交流,找到了付52元的最简便的方法。接着,学生同样完成付46元的方法,一切顺理成章。显然,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四、建立卓有成效的师生互动,让互动生成成为学生思维迸发的最佳时机。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建构师生间“卓有成效”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完成思维的碰撞,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数学活动课上,我让学生完成下题: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8天修了全长的2/5,用同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还要几天?我先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会儿,学生纷纷完成了,下面是学生交流的全过程。
生1:1800×(1-2/5)÷(1800×2/5÷8)=12天。
生2:有道理,我觉得可以先求出总天数:1800÷(1800×2/5÷8)-8=12天。
师:你们的方法很不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室里一下又热闹起来,一会儿,又有学生嚷起来:老师,我发现了……)
生3:我可以不用1800米,而把这段路看做单位“1”,这样就更简单了,列式为(1-2/5)÷(2/5÷8)=12天。
生4:那下面一题也可以这样想:1÷(2/5÷8)-8=12天。
生5:8÷2/5-8=12天。
师: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呢?学生兴奋地解释着,眼眶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走近课堂有效,追求课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实践、思辨、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曼妙、奇异与鲜活。endprint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但细细咀嚼,课堂似乎成了师生表演的舞台,少了静静的思考、静静的感悟和静静的聆听。有效教学,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的主题,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我认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是思维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聆听的课堂……
一、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问题,让问题的引领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十分内隐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进入课堂后,就像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把,一辆辆等待发动的汽车,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触发思维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和启迪,引起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高效。
一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设计了以下题目:要求学生用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进行搭配,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层层递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问题一:现在老师要求你们用两个木偶搭配三顶帽子,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搭配?
生:可以用连线方法。
师:那你们就在纸上连一连吧。(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做,因为纸是空白的。)
问题二:老师忘了画图片了,现在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小组里商量商量。
问题三:同学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呢?
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老师忘记画图片,给学生学习制造了合理的障碍——不能连线,使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经验条件产生冲突,从而引起学生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的愿望。因为学生有了最佳的思维定向,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思考。
二、组织富有意义的操作活动,让感官的体验成为学生感悟知识的平台。
思维源于动作,智慧出自指尖。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习得,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思维过程中,了无痕迹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富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的感官感悟知识的灵动。
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发现学生对“十个一就是一个十”较难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买糖块”的操作活动,先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有散装的糖块20颗、整卷的糖3卷。教师提问:现在我要向学生买10块糖了,看谁拿得最快我就买谁的?有学生快速地数出10块糖,有学生直接拿出一卷。老师提问:你怎么想到拿一卷的?一卷是多少块呢?学生回答:10块糖一块一块地数太慢了,一般都是整十包装,所以我拿了一卷。老师说: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接着让学生一起数一数,验证学生的想法,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一卷(1个10)就是10块(10个1)的道理。然后老师再请学生迅速拿出12块糖、14块糖,接着老师提问:如果要请你们拿出12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怎样摆放才能使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呢?有了刚才买糖块的操作经验,学生很快发现了摆法。这样的操作活动,有发现式的操作,有选择性的操作,有验证性的操作。随着老师对操作要求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三、唤醒有效的交流课堂,让思想的对话成为学生思维沟通的摇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一个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见解的过程。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唤醒学生的有效交流,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
有位老师在《认识人民币》的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盏台灯52元,买这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
师:你准备怎样付?有几种不同的付法?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生:我付一张50元和一张2元。
师: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和他的付法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付法?
学生把2元换成了两个1元,四个5角,二十个1角等。
生:我付五张10元和一张2元。
师:有谁知道他的付法和上面的付法在哪里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还能想出不同的付法吗?
学生又想出了许多方法,教师再次引导:你们觉得刚才这么多付法中哪种付起来最简便呢?
生:第一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拿出两张人民币就行了,多快啊!
师:对!第一种方法付的人民币的张数最少。我们在实际付钱时,也要根据自己身边的人民币的实际情况,选择简便的付钱方法。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么多付法是怎么得来的呢?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有效地交流,找到了付52元的最简便的方法。接着,学生同样完成付46元的方法,一切顺理成章。显然,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四、建立卓有成效的师生互动,让互动生成成为学生思维迸发的最佳时机。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建构师生间“卓有成效”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完成思维的碰撞,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数学活动课上,我让学生完成下题: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8天修了全长的2/5,用同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还要几天?我先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会儿,学生纷纷完成了,下面是学生交流的全过程。
生1:1800×(1-2/5)÷(1800×2/5÷8)=12天。
生2:有道理,我觉得可以先求出总天数:1800÷(1800×2/5÷8)-8=12天。
师:你们的方法很不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室里一下又热闹起来,一会儿,又有学生嚷起来:老师,我发现了……)
生3:我可以不用1800米,而把这段路看做单位“1”,这样就更简单了,列式为(1-2/5)÷(2/5÷8)=12天。
生4:那下面一题也可以这样想:1÷(2/5÷8)-8=12天。
生5:8÷2/5-8=12天。
师: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呢?学生兴奋地解释着,眼眶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走近课堂有效,追求课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实践、思辨、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曼妙、奇异与鲜活。endprint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但细细咀嚼,课堂似乎成了师生表演的舞台,少了静静的思考、静静的感悟和静静的聆听。有效教学,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的主题,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我认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是思维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聆听的课堂……
一、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问题,让问题的引领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十分内隐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进入课堂后,就像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把,一辆辆等待发动的汽车,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触发思维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和启迪,引起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高效。
一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设计了以下题目:要求学生用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进行搭配,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老师设计了这样几个层层递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问题一:现在老师要求你们用两个木偶搭配三顶帽子,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搭配?
生:可以用连线方法。
师:那你们就在纸上连一连吧。(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做,因为纸是空白的。)
问题二:老师忘了画图片了,现在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小组里商量商量。
问题三:同学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呢?
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老师忘记画图片,给学生学习制造了合理的障碍——不能连线,使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经验条件产生冲突,从而引起学生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的愿望。因为学生有了最佳的思维定向,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思考。
二、组织富有意义的操作活动,让感官的体验成为学生感悟知识的平台。
思维源于动作,智慧出自指尖。直观操作可以让学生调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习得,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思维过程中,了无痕迹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富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的感官感悟知识的灵动。
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发现学生对“十个一就是一个十”较难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买糖块”的操作活动,先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有散装的糖块20颗、整卷的糖3卷。教师提问:现在我要向学生买10块糖了,看谁拿得最快我就买谁的?有学生快速地数出10块糖,有学生直接拿出一卷。老师提问:你怎么想到拿一卷的?一卷是多少块呢?学生回答:10块糖一块一块地数太慢了,一般都是整十包装,所以我拿了一卷。老师说: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接着让学生一起数一数,验证学生的想法,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一卷(1个10)就是10块(10个1)的道理。然后老师再请学生迅速拿出12块糖、14块糖,接着老师提问:如果要请你们拿出12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怎样摆放才能使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呢?有了刚才买糖块的操作经验,学生很快发现了摆法。这样的操作活动,有发现式的操作,有选择性的操作,有验证性的操作。随着老师对操作要求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三、唤醒有效的交流课堂,让思想的对话成为学生思维沟通的摇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一个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见解的过程。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唤醒学生的有效交流,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
有位老师在《认识人民币》的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盏台灯52元,买这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
师:你准备怎样付?有几种不同的付法?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生:我付一张50元和一张2元。
师: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和他的付法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付法?
学生把2元换成了两个1元,四个5角,二十个1角等。
生:我付五张10元和一张2元。
师:有谁知道他的付法和上面的付法在哪里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还能想出不同的付法吗?
学生又想出了许多方法,教师再次引导:你们觉得刚才这么多付法中哪种付起来最简便呢?
生:第一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只拿出两张人民币就行了,多快啊!
师:对!第一种方法付的人民币的张数最少。我们在实际付钱时,也要根据自己身边的人民币的实际情况,选择简便的付钱方法。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么多付法是怎么得来的呢?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有效地交流,找到了付52元的最简便的方法。接着,学生同样完成付46元的方法,一切顺理成章。显然,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四、建立卓有成效的师生互动,让互动生成成为学生思维迸发的最佳时机。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建构师生间“卓有成效”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完成思维的碰撞,迸发思维的火花。
例如,数学活动课上,我让学生完成下题: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8天修了全长的2/5,用同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还要几天?我先让学生独立解答,一会儿,学生纷纷完成了,下面是学生交流的全过程。
生1:1800×(1-2/5)÷(1800×2/5÷8)=12天。
生2:有道理,我觉得可以先求出总天数:1800÷(1800×2/5÷8)-8=12天。
师:你们的方法很不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室里一下又热闹起来,一会儿,又有学生嚷起来:老师,我发现了……)
生3:我可以不用1800米,而把这段路看做单位“1”,这样就更简单了,列式为(1-2/5)÷(2/5÷8)=12天。
生4:那下面一题也可以这样想:1÷(2/5÷8)-8=12天。
生5:8÷2/5-8=12天。
师: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呢?学生兴奋地解释着,眼眶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走近课堂有效,追求课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实践、思辨、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曼妙、奇异与鲜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