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思维的乐园

2014-08-27王水丽

考试周刊 2014年52期
关键词:刘备想象课文

王水丽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的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为句号。”这道出了语文课的问题——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乐园。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

一、比较阅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主体相同而立意不同的文章,风格不同而体裁相同的文章,同一作者、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等,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发展思维。

1.同一主题的比较,总结归纳。

孙双金老师教学《送别组诗》时,比较阅读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四首诗。虽然都是送别主题,但同中有异,《赠汪伦》和《送孟浩然之广陵》直抒离情,而《别董大》和《渭城曲》却有劝勉、安慰之意;诗人送别方式不同,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话相送,有的以酒相送。又如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但陆游是通过“悲”表达的,写作者临终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九州同,杜甫是通过“喜”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

2.同一题材的比较,触类旁通。

对于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同题材课文,不妨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获得新的思维视角,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例如六年级课文《广玉兰》和《夹竹桃》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以传神含情的笔触描绘了两种花儿各自的特点,字里行间倾注了两位作家对笔下花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发学生比较两种花的诸多相似之处,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进行比较的欲望,而且为下面“同中求异”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教师巧妙地创设了“赏花”的教学情境,在“闻香气”、“观姿色”、“赏品格”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不同点:广玉兰的香气是“淡淡的”,而夹竹桃则“浓浓烈烈”;广玉兰花美得“纯洁高雅”,夹竹桃则“奇妙有趣”;两种花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表现为“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另一个则表现为“无日不迎风吐艳”。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学习了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3.同一作者作品的比较,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文与原文的比较,或是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例如在执教《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一丰富的内涵,我介绍了作者孙友田曾经是一位煤矿工人,并出示了诗人的散文《黑土地》中的两个片段,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阅读。“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问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最后补充了原文中的内容。这样的比较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

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比较法,会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分析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刻、敏捷、灵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质疑问难,调动思维的自觉性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是培养思维自觉性的有效方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交流的核心,是探究的主线,是沟通的桥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

1.抓住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字精练、高度的概括,是学生理解、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入手引领学生把握全文的主旨。《拉萨的天空》,归纳成三个问题:拉萨天空是怎样的?为什么写拉萨的天空,而不是其他地方的天空?文章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拉萨的天空?这三个问题关注了“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三个层面,层层推进。

2.抓住中心句质疑。

一篇文章中总会有那么几句让人深思与回味的句子。有时是总起句,如《田园诗情》中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有时是总结句,如《开天辟地》中的“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成了世间万物”;《轮椅上的霍金》的过渡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可以针对这些句子提问,这些问题就是思维的主线。

3.抓住重点字词质疑。

语文教材中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标点,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深刻的含义。我们要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针对《明天我们毕业》中“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质疑:这一句中为什么用“塞”而不用“放”或“藏”呢?通过思考讨论达成共识:“放”是不经意的,不能表达生对师真挚的爱;“藏”则老师感觉不到学生的情感;“塞”带具有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火热的爱,正与“火一样的诗句”相照应。对一个字的质疑引发的讨论,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炽热的情感。

4.抓住矛盾情节质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善于巧妙提炼矛盾。如在教学《海洋——2l世纪的希望》时,提出:既然课文中指出了海洋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为什么还要提到海洋会给我们带来可怕的灾难呢?这不是与课题相矛盾吗?《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的问题:为什么东坡只有雪松而西坡长满杂树呢?《船长》的问题:“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哈尔威船长却能巍然屹立在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这时抓住一个盾点,即“众人慌张失措”和“船长从容不迫”。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或从反面提出质疑时,教师应该合理引导。

三、放飞想象,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要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1.借助插图,启发想象。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学生看图时,通过仔细观察,多看多想,启发他们大胆想象,把静止的图看活,让整幅图画在学生的脑海里动起来。如《水乡歌》,诗歌般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水乡的特点、水乡的美。如果仅仅依靠文字,学生就很难体会到,或者感受得不够深刻,假如教师能利用图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会让课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思维广阔了,知道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水乡的树、楼、桥等也很多,还能想象出许多优美的句子。

2.填补空白,展开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作者常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了“空白”。这一空白艺术的处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文中的“空白”,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三顾茅庐》一课,文中只描写了刘备的行动,省略了刘备的心理描写,对于这样的隐性空白,我引导学生想象:“刘备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想象,看到一个忐忑不安的刘备,一个诚心诚意的刘备,一个礼贤下士的刘备,一个求贤若渴的刘备……联系上下文语境填补这个“空白”。有的课文在结尾留下了大片“空白”,对这些空白的填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

3.续编故事,拓展想象。

有些课文结尾意味深长,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上下工夫。只要我们稍加启发、引导,就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引进思维的王国。在教学《一路花香》一文时,要求学生想象续编:“听了印度挑水工的话后,破水罐会怎么想呢?完好的水罐又是怎么想的?第二天挑水工又去挑水时,这一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训练思想(维)应该是学校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责无旁贷,刻不容缓。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备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读懂刘备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刘备与徐州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