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国际物流发展探析
2014-08-27褚文静
褚文静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承接也越来越多。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我国国际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从国际物流的内涵和开展国际物流的必要性对国际物流进行概述,继而对我国国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总结了加快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国际物流;核心竞争力;物流人才;物流成本;信息系统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大程度的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对手时,如何在国际物流市场上和竞争对手抗衡,如何在国际物流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应当思考的问题,这将直接关系我国国际物流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一、国际物流概述
(一)国际物流内涵。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都是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的。国际物流具体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对流条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部分是依靠外向型经济模式,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格优势带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长足发展,随之我国国际物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
(二)开展国际物流的必要性。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开展贸易就需要国际物流在中间发挥桥梁作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形成各国之间的不同分工任务。那么国家与国家在实现劳务流动和商品流动时就需要国际物流在中间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展国际物流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形成国与国之间的不同分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独包独揽,所以国际背景下的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就成了新时期的必要趋势;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对物流在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效率要求以及经济要求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开展国际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国际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因为对国际物流企业建立的法律法规还相对缺乏,所以在实际国际物流作业中产生的问题找不到更合适的法律依据。同国际贸易带动国际物流企业发展来看,国际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则远远跟不上国际物流企业取得的快速发展。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而影响到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就不难想象了[2]。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从事物流业务的公司类型多为第三方物流公司,这部分从业者的前身多为运输代理、货运代理及大型国有企业运输部门剥离改制而来。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约束以及从业者本身素质上的差别,其在从事物流业务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系列法律纠纷,因此,适时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行业法律法规是对我国高速发展的外贸物流行业的巨大推动。
(二)我国物流企业提供服务功能化单一。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因为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所以在与其它国家进行物流企业竞争时没有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任何企业对于自身的要求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而对于国际物流企业而言,它面对的是更多的国际竞争对手所以更要提高服务功能化、全面化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国际物流企业仍然沿袭过去的战略思维,更加注重对于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单方面的运输环节这个步骤,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新时期我国国际物流企业要从全局出发进行战略性统筹和战略性管理,重视对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和一体化物流管理。通过制定完备的物流解决方案并将其运用到物流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延伸服务,寻找到属于本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相对于大部分从事物流业务的国内物流企业,其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外资物流企业早已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优势,他们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其物流业务的开展。例如,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早已应用于外资物流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中。尽管国内物流企业近年来日渐重视其企业内信息技术的应用,但由于受各种影响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要落后于外资物流企业。
(四)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优秀人才。随着全社会对物流行业这个朝阳产业的越来越重视,各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不可否认其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局限性却日趋显著,由于缺乏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导致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相对比较少,同时层级较低,一般仅为从事物流一线服务的人员。然而,当前物流行业中高级职位普遍非常紧缺,不少企业在招聘都遇到困难,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真正符合要求的具有国际视野以及全局观的物流人才很少,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加快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加大对国际物流支持力度。政府必须加大对国际物流的支持,这是加快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对于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认为政府要加大对国际物流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对于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的建设。国际物流业要实现有序高效的发展除了自身建设以外,更需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持。从政府角度出发要完善国际物流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物流企业不同于其它国内物流企业,它要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非常的严格,不允许有失误和疏漏,政府机构通过依据国际准则和标准来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高效、有序的运行。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的扶持,国际物流企业是运行不好也是运行不长的。
其次对于物流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政府在对国际物流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上进行调整工作重点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严格实施对注册国际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尤其是对国际物流企业登记前置性审批。作为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国际物流企业实行注册审批时,除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决定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于道路收费站点要做好实时的监督和清查,避免乱收费站点的存在,避免乱收费的现象再发生。endprint
(二)降低国际物流成本。降低国际物流成本也是加快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策略之一。对于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的实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供应链的视角来降低物流成本。要实现物流企业物流效率提高和物流成本降低,单单从物流企业的一个环节来进行控制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从物流的初始环节,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这个最后的环节要进行同时的控制,这样才能实现物流效率提高的最终目的。在对供应链的管理上要保证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因不必要的纠纷而造成物流企业仓储库存和资金占用。
其次要在服务工作的优化上做更多的努力。通过对于顾客服务的改善和优化以消减成本。对于顾客服务工作的优化不能离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于服务质量的降低。对于顾客服务的具体优化需要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要知道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标准,了解这些内容是作好服务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实现物流服务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现在企业的竞争能力衡量标准已经渐渐变成对顾客服务的专业化的考评。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国际物流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完备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所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国际物流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货物的识别和存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建立一个公共型的物流平台,通过利用这个平台达到国际物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及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共享。
其次要加强国际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国际化物流系统运行需要以足够的信息为基础的。而在整个物流系统协调过程中参与其中的部门众多,这样就会自然地形成一种复杂的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企业不仅要制作大量的单证,而且要确保其在特定的渠道内准确无误地传递,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是巨大的。因此,准确高效的完成国际物流作业,需要有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支持。
(四)完善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实现我国国际物流企业与国际的接轨,就要对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期实现与国际标准化相统一和协调的地步。对于我国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首先要对物流标准进行及时的更新,把与现时期脱节的标准及时的删除,并及时完善新的标准。对于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装备和物流设施的标准要进行系统的整理,以保持与国际标准一致;其次要在数据传输标准、物流用语以及技术标准方面做好标准化工作,尽可能把这些指标都提到国际化一样的标准高度。
(五)加强对我国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了推动我国国际物流良好长足的发展下去,对于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当前我国国际物流人才在语言上遇到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于我国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对于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本着全方位、多层面的培养立场。不但要做好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做好包括网络、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努力培养综合型国际物流人才;其次要着重培养一些专业型人才,比如通晓报关、国际贸易结算或者国际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最后为了吸引国外高级物流人才,我国国际物流企业要积极改善本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流通经济, 2000(2):4-7.
[2] 梅焰.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 郭成, John Brown. 现代物流管理[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4] 车卉淳,朱群芳,周学琴.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首都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5] 夏春玉. 现代物流[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8.
[6] 杨鹏强. 我国物流软件发展探析[J]. 物流技术, 2007,26(1):116-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