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下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分析
2014-08-27何红艳王梦婕
何红艳 王梦婕
摘 要:依据美国学者艾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研究分析了合肥城市“形象定位——文化认同——文化驱动”的逻辑关系,目的通过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分析,建构起合肥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相互促进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合肥城市文化名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创新扩散理论;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8-34(3)
龙永图曾经指出:“对一个商品、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一个品牌形象至关重要”。品牌虽是无形资产,但却价值无限。然而,品牌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是企业通过各种传播渠道逐步建构起来的。在产品投放市场时,由最初人们不知道到认同,再从认同到忠诚,这个过程就如同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艾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传播过程。本文试图运用这个理论,阐释合肥城市形象的定位分析,期待对合肥城市文化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1 创新扩散理论与城市形象概述
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艾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宣传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罗杰斯指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点、实践或事物,而扩散是有关创新的信息散布的一种特殊传播。信息的传播渠道就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创新扩散传播呈S形的变化轨迹,开始人数很少,扩散的进程很慢,当接受信息的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加快,呈迅速上升趋势,之后慢慢减缓,构成了创新扩散的生命周期。
城市形象(Urban image)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1]。国外对城市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而我国对城市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关于城市形象概念国内外学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规划大师凯文·林奇(kevin lyche)指出:城市形象是一个公众印象,是多个印象的迭加。国内学者对城市形象的定位可分为三个派别:(1)印象派:城市形式是城市在社会大众中的总体印象与评价[3];(2)形象派:城市形象是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表现形式[4];(3)精神派: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文化精神,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形象进行了阐释,可以理解为城市形象是一个复合名词,是内涵多元化、综合化、差异化、特色化的集中体现,并不是单一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城市风格等等,应该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市民共同参与建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各方面的表现。
2 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分析
城市形象是一个地区民族发展的记忆载体,每个城市都保留着不同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城市形象定位则主要是从文化视角,根据一个城市现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城市发展机遇,赋予城市一个崭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合肥市在1954年成为省会城市。作为省会,确立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合肥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扩大向中西部发展乃至向全国发展的需要。
2.1 区域定位
合肥市坐落在于中国中部,江淮之间,是沿江近海的内陆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地位。在国家层面上,合肥是全国性五纵五横的交通枢纽之一,为此合肥要确立交通枢纽地位,力求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衔接。在长三角区域层面上,长三角经济圈在国内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和优势,目前共有22个城市。合肥于2010年3月正式加入这个圈,这就要扮演好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扩散交流中心地位的作用,推动区域合作与自身提升。在安徽省层面上,合肥要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及合肥经济圈的作用。2008年成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合肥提出《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和桐城五个区域,逐渐培育出整体合作的经济圈,使区域内单程交通时间基本在1-2小时内,发挥了合肥经济圈的影响力,通过区内城市的相互协作发挥组合优势,带动合肥乃至安徽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产业定位
合肥市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动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把创新的精神、理念、文化、资源全面融入到建设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与转型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创新驱动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近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5]。在产业规划上,发挥国家产业转型实验基地的作用,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方式转变,形成“创业—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小巨人”产业链[6]。目前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00多家,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白色家电产业、信息产业、医药产业、节能环保、LED、动漫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增强了合肥城市综合实力。
2.3 文化定位
相对于其他省会城市,合肥城市文化基础比较差,城市文化积淀也不深,立意单薄、主题单一的词语难以凸显合肥城市文化形象,并且难以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介作用。因此合肥市委市政府推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张城市名片。其意有三:一合肥是全国唯一具有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因此要借巢湖之名着力打造生态安徽,核心理念是湖城共生共存、宜居宜乐,注重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线。二是产业转型的创新之路。以合肥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三是信息产业发展之路。合肥作为国家产业示范基地,要推动太阳能、新能源、电子信息、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建设等新型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在这个品牌的创意下,要确立开放、兼容、生态、创新的理念,通过一些活动和载体,打破城邑之间的隔阂,使各地优秀城市文化注入合肥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注入现代城市精神,丰富城市的个性特质。endprint
3 合肥形象扩散传播分析
合肥市在推广“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文化品牌时,要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风格,在维护好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特色的 同时,要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开发,让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文明之光。总之,创新扩散的过程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合肥名片的推广分为三步。
3.1 政府引导、百姓参与
政府引导,就是通过各种活动如文博会、花博会、药博会、徽商大会等等民俗节庆活动,宣传合肥城市文化品牌、文化内涵、核心理念,尤其是要大力开发建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近十年各类文化空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目前合肥市正在巢湖岸边修建安徽美术馆、科技馆、百戏城等文化场馆。已经建成的有名人馆、渡江纪念馆、深林公园、休闲文化广场等设施。预计到2016年底,巢湖岸边将建成10座为合肥市民文化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合肥现有的8个公共图书馆、10文化馆、1个美术馆、11个博物馆、200多所校园文体馆,免费对社会开放,让更多市民享受文化带来的美好感受。这有助于市民参与、体验、了解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众所周知,市民是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主体,是城市文化品牌长盛不衰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形象是以市民参与和素质提升为根基的。城市文化品牌的确立和传播,必须强调市民和城市的互动,让市民认同自己的文化品牌,为自己城市文化品牌感到荣耀,并身体力行成为城市文化品牌的推销员。同时通过省会城市的辐射作用,不断向外围区域传播合肥城市发展的创新成果。同时要以2011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为起点,建立“政府引领、企业为主、市民参与”的文化驱动力
3.2 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功能
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品牌传播手段,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2006年央视推出2006年中国魅力城市展示以及近年的倾国倾城活动中,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在各类媒体中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做过城市文化品牌广告。例如2001年哈尔滨冰雪节在在央视播出广告,据统计,春节7天旅游收入创历史高点3.51亿元,更可喜的是,目前哈尔滨冰雪节的影响力已经跃居世界三大冰雪节首位,可以说同时实现了短期和长期效果。合肥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已经制作了一系列的广告宣传片,在国内各大地区播放,效果喜人。同时在宣传过程中挖掘广告资源,利用城市名人,明星代言,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一定要积极挖掘本城市拥有的名人明星,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广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合肥的文化名人很多,古代的比较出名的有包拯、李鸿章、刘铭传等,现在有杨振宁、吴邦国等,所以要发挥这种名人优势,为合肥城市文化品牌做好宣传。
3.2.1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平台
大众传播平台,包括公共活动、电视、广播等。公共平台在城市文化品牌传播中,因其运用公共事件和活动为载体,具有层次高、影响大、系列性等特点,所以对受众易产生长远,深度的传播效果。城市举办大型的公关活动,必须重视。一是活动本身一定要具有本城市的特色,体现该城市的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二是活动要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的规模性,才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三是活动要有惟一性,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区别与他人,进而发挥城市文化创新功能。四是发挥活动影响力,邀请国内外各大传媒集团的新闻记者参加活动,成立活动宣传报道组,积极在国内外新闻媒体上予以广泛宣传报道。同时还要在活动现场与来宾下榻宾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城市形象宣传活动与公关活动。合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安徽合肥文博会,取得了重大的收获,不仅在经济上促进了合肥乃至安徽经济 的发展,更重要的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合肥,认同合肥,是传播合肥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
3.2.2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主要通过社会网络,实现个人或组织(企业)之间的多向传播行为。人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每个市民都必须承担起宣传合肥城市文化品牌的重任。要宣传推广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全方位营销的观念,依靠合肥市各方面力量的密切协作和长期努力,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终端等方式有效的促进合肥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提升城市形象。
总之,一个城市形象只有依托这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支撑,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建构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彭婧里,马敏象,安华轩.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区域经济,1999,(1):97-98.
[2] 李明友,江锡华.城市形象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7,(1):32-45.
[3] 刘卫东.城市形象工程之我见 [J].城市规划,2003,27(4):25.
[4] 江曼琦.对城市经营若干问题的认识[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2,(5):67-69.
[5] 黄景清. 城市营销[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6] [意]西蒙·安浩.铸造国家、城市和地区的品牌:竞争优势识别系统 [M].葛岩,卢嘉杰,何俊涛,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蒋亚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