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D支出准则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4-08-27魏静霞林令波

2014年20期
关键词:资本化盈余会计准则

魏静霞 林令波

作者简介:魏静霞(1977—),女,汉族,山东济南市人,会计师,会计学硕士,单位:济南卷烟厂,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林令波(1975—),男,汉族,山东临沂市人,经济师,经济学学士,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

摘 要: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当前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仍亟待完善,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R&D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大修改,对于我国企业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相应的,在理论层面对于准则的相关研究变得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针对研发准则研究的经典与前沿文献的综述与解读,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极具学术潜力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R&D; 准则;综述

一、导论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与开发(R&D)活动是促进科技进步、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2006年,财政部通过修改会计准则对R&D支出的会计处理做出了重大修改。从之前的将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处理列入当期损益,修改为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可以资本化。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变更是否能增进研发支出?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为企业利用可选择性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机会?上述问题都是非常重要并且亟待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R&D支出准则与盈余管理

国外学术界对R&D支出准则研究中,对于准则的经济后果和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是研究的主流(胡奕明和关瑞娣,2009)。其可分为两个主要目标:R&D支出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和R&D支出准则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作用。

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来说较为丰富。Baber等(1991)的研究发现美国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减少R&D支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预期业绩。与之类似,Bange和DeBondi(1998)、Bushee(1998)以及Cheng(2004)等学者的研究也证明美国企业管理层具有这种短视的投资行为,即为了夸大的当期业绩而减少R&D支出。此外,Darrough和Rangan(2005)的研究得出公司在IPO过程中营业收入的上升伴随着R&D费用的降低,预示了管理层在IPO时也存在通过R&D项目调节收入的情况。

与国外研究相同,国内研究对于R&D支出准则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较为重视,屈文彬,郭强(2007)根据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指出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将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许罡和朱卫东(2010)以2007年和2008年披露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企业研发投入越大,选择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越高。而陈晓红等(2011)发现在经营状态不好时,上市公司为保持上市资格、扭亏为盈而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肖虹和曲晓辉(2012)对2007年与2008年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认为公司会利用“有条件资本化”模式的灵活性而进行收益平滑的盈余管理。此外,肖海莲和周美华(2012)发现R&D支出的会计选择会影响随后的盈余管理决策,这表明会计准则的变更会导致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

上述针对准则是否会影响企业选择盈余管理的研究无疑具有价值,但更重要的问题似乎被忽略了,即会计准则及其变更是否提升了企业的R&D支出和研发业绩?

三、R&D支出准则的政策效力

在SFAS No.2将R&D支出的会计处理一致规定为费用化后,Horwitz和Kolodny(1980)对单一费用化处理对小规模高科技公司R&D支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规定会迫使上述企业减少R&D支出,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Dukes、Dyckman和Elliott(1984)则通过对大公司的研究发现,由于研究人员的稳定性、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竞争者R&D支出等因素的影响,R&D支出并非可操控的,即大公司的R&D支出并没有因为R&D支出准则的规定而发生显著的改变。

我国的R&D支出准则改变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2008年7月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就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情况答问中提到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37家上市公司发生了开发支出,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医药及电子信息业,85%的公司披露了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众多学者也认为研发支出从过去的全部费用化变为有条件的资本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不多的文献中,颜延、穆家乐、沈振宇(2009)则以沪深两市2007、2008年年报披露研发支出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自新会计准则执行后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导向,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自新准则颁布后逐年增加。

四、既有研究评价

既有研究已经分别对会计准则变化的不同经济后果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不乏闪光的真知灼见,但仍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值得思考。作为一种制度政策,准则的改进必然会导致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预想达到的,如R&D支出的提升,也可能是某种副产品,如相关盈余管理的增加(或者减少)。

具体分析既有研究可以发现,首先,大部分研究分析高科技企业或中小板企业准则变更后的影响,忽略了准则变更前和变更后不同行业或不同性质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改变情况;其次,时间窗不够长,大部分文献仅涉及准则变更后三年左右的数据;最后,方法层面上,实证方面方法上较多的采用普通OLS方法,而这对于明显带有截尾性质的研发支出而言是不合适的。

五、未来R&D支出准则研究的展望

首先,对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及其演进、研发支出资本化、资本化带来的盈余管理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梳理,建立更为清晰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理论基础。并通过与他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现实性和适用性。

其次,对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改变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基于契约理论和分析性会计研究,建立包括研发支出和盈余管理在内的多种经济影响的综合框架。探讨2006年颁布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并把这一研究和盈余管理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研究相结合。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局限性和各行业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差异进行分析,考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利用该会计处理的主观性进行真实的盈余管理。

最后,将以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主要目的是从实证角度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利用R&D确认调节盈余,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现象。试图通过分析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得出一条既有利于减少通过研发支出调节盈余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强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1.济南卷烟厂;2.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 刘运国,刘雯.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J].管理世界,2007(1):128一136

[2] 许罡,朱卫东.管理当局、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基于新无形资产准则研究阶段划分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39-43.

[3] 王艳,冯延超,梁莱歆.高科技企业R&D支出资本化的动机研究[J].财经研究,2011(4):103-111

猜你喜欢

资本化盈余会计准则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浅谈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公司化与资本化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浅议人力资源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