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床旁检验的管理状况及临床应用
2014-08-27史玲玲王晓阳
史玲玲 王晓阳
床旁检验(POCT)是在医疗条件下由非实验室的卫生人员在实验室的质控指导下, 于患者身边进行的检验,如监护病房、急救单位、患者住所、医生办公室、急诊科、手术室、救护车上、学校、工厂等任何场所开展的检验技术。当今POCT在全球方兴未艾, 据调查现今已有10%的诊断试验是在POCT仪器上完成的。究其原因, 无非是POCT具有医学上的有效性及经济两个方面的优势。随着本院POCT设备的不断增加, 使用范围不断拓展, POCT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如何提高床旁检验的准确性, 有效实现床旁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 使其结果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仍然是摆在检验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本文将对本院POCT管理现状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1 POCT的组织管理和监控
众所周知, POCT的特点就是能快速检出结果, 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检测设备小型化。POCT所使用的仪器均是自由的在每个临床科室开展实验, 针对这一情况本院医务科审核各科室POCT设备要求, 负责质量控制及操作人员资质的管理, 制定培训及考核计划。检验科负责POCT设备SOP文件制定及检测结果的比对, 负责临床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对全院POCT实行统一的管理。
本院拥有床旁快速检测设备的科室有10个, 包括床旁血糖15台、床旁血气4台、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两个科室,基本上都是重症监护室、各科的监护室、急救室及手术室等。首先对各科POCT实行统一的管理, 仪器登记造册, 制定质量控制程序, 从标本采集和患者准备、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试剂的储存和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检验报告及其管理,都制定有标准的操作程序(SOP)。
2 POCT的组织培训
目前应用情况表明:大多不精确的结果来源于操作技术不熟练人员或应用了不适当的仪器。因此合格的培训是必须的, 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的要求, 仪器操作者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并须经过上级或主管人员的授权, 因此本院对操作者进行专业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从规章制度、质控措施、操作程序、实验记录、方法局限性、参考范围、注意事项、仪器保养等都培训到位并考核, 培训合格后报医务科并授权方可上岗操作。本院每年进行一次人员的技术培训, 考核合格后颁发资质证明。
3 POCT的规范操作
临床检验对测试样本都有专门的要求, 操作者必须明确患者在受检前要注意或禁忌的事项, 这是保证检验合理性的前提, 所以要求实验人员从样本采集、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试剂的储存和使用、室内质控的检测及分析等严格按照SOP文件进行操作, 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
4 POCT的质量控制
POCT质量控制的特殊性与传统的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不同, POCT所用的试剂条、每个检测单位都是自成体系, 不同于生化分析仪共用的液体试剂, 校准品和曲线校正后系统误差心中有数。而POCT所用的试剂片受保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质量控制对于不同的对象应有所区别。本院对每台POCT设备除建有相应的标准程序文件(SOP), 还要求临床科室测试时做低、高值两个水平的室内质控, 绘制质控图并对质控图进行统计学分析, 来评价仪器的稳定性。每年6月、12月由检验科组织全院进行床旁POCT的比对工作(具体步骤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血糖仪与实验室生化方法比对的方案), 并进行评价分析, 观察仪器比对的平均偏差及重复性。
在2013年本院参加比对科室中比对合格率为87%, 两个科室的中值重复性不合格, 进行仪器的校准后又进行重复性检测直至合格。对于室间质量评价2014年本院有7个科室参加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 提高自身的能力验证并加强管理。
5 检验报告及管理
使用床旁分析仪有可能造成实验数据大量缺失, 给病情的综合评估和病历管理带来困难。因此本院POCT报告结果要求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连接, 以便记录检测的准确时间和建立患者的电子档案, 形成对检测结果的动态观察, 从而能够使临床医生及时进行数据回报, 反馈信息发现错误。
综上所述, POCT的发展得益于高科技技术的进步, 作为检验医学中飞速发展革命性领域, 床旁检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质量方面难以保证, 对该方法的结果互认采取谨慎的态度。随着科学发展和医务人员认识程度的提高, 床旁检验必将会有一个更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