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
2014-08-27宋娟
宋娟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以及门静脉高压,腹水则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 预后较差。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l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 患者首先排除心源性腹水、癌性腹水等其他原因所致腹水。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肝胆病学》及2003年第十五次全国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 其中男81例, 女29例,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6.5岁, 110例患者腹水持续时间3~22个月, 平均持续时间8.2个月。其中酒精性肝硬化30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76例, 血吸虫肝硬化2例, 胆源性肝硬化患者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肝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55例患者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首先进行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 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 补充人血白蛋白, 必要时输血浆提高患者胶体渗透压, 严格控制水钠的摄人量, 应用布美他尼等新型西药利尿剂, 应用利尿药物期间注意电解质离子复查、及时纠正其紊乱。针对患者的症状积极对症处置。
治疗组5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 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伍治疗:猪苓15 g, 郁金 10 g, 白术 15 g, 砂仁 10 g, 山药 15 g, 郁金 10 g, 黄芪 30 g, 茯苓15 g, 五味子15 g, 白茅根 30 g, 女贞子 15 g, 泽泻 15 g, 鳖甲20 g(先煎), 丹参30 g, 柴胡15 g, 车前子15 g。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不同病情辨证, 加用中药辅助治疗:对于肝肾阳虚的患者加仙灵脾20 g, 菟丝子20 g;对于合并有黄疸加茵陈30 g, 栀子15 g, 大黄10 g;对于脾胃阴虚的患者加石斛15 g, 沙参15 g、对于肝郁脾虚的患者加入佛手15 g;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加枸杞子15 g, 生地黄15 g。水煎服, 1剂/d, 1个月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标准[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肿大的脾脏明显缩小, 肝功能基本正常, 腹水消失;有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肿大的脾脏无明显变化, 腹水有所减少, 肝功能好转或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无变化,理化检查无改变, 或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18例, 有效16例, 无效21例, 总有效率为61.82%。治疗组显效30例, 有效17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5.4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西医认为是感染因素、钠水潴留、内分泌因素以及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传统医学认为, 肝硬化腹水主要是由于虫毒感染、饮食不节以及情绪刺激等多种因素造成气滞血瘀, 水停蓄积体内, 进而脾胃受损, 终末期造成肾阳受损、水湿内停及三焦气化失调。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水消、症化、正复, 可除顽症。
传统医学认为白术具有燥湿利水, 益气健脾作用。白茅根具有通利小便, 泄热消肿作用。山药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利水作用。砂仁具有温脾理气, 化湿利水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 益脾和胃作用。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及升阳举陷作用。而丹参、鳖甲具有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作用。车前子利水渗湿, 使浊水自小便而出。柴胡具有和调脾胃、升清降浊作用。而五味子、女贞子具有益气养阴, 滋补肝肾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鳖甲可加快肝脾DNA和蛋白质的合成速度[3], 同时可抑制结缔组织生成, 白术、黄芪及山药具有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 保护肝细胞的再生、促进白蛋白的合成、免疫代谢调节以及利尿作用, 泽泻、茯苓、白茅根、车前子等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丹参、郁金具有增加肝脏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肝细胞的功能的作用。女贞子、五味子可以激活合成代谢过程以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 促进肝脏细胞再生。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具有降低门脉高压, 通便降浊、保肝及利尿作用, 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彭文君, 孙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农垦医学, 2012, 34(4):325-326.
[2]常明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13):53.
[3]蔡光先.湖南药物志.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