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32例回顾分析
2014-08-27雷晓玲任光铎
雷晓玲 任光铎
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32例回顾分析
雷晓玲 任光铎
目的 评价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即剔切除腺肌病病灶后再成型子宫, 保留完整子宫形态。结果 追踪32例患者术后结果, 术前痛经症状全部缓解, 月经恢复正常, 复发率低。结论 单纯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手术有较好治疗效果。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留子宫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妇女常见良性病变, 药物治疗易复发,回顾10年来, 作者采取了保守性手术治疗32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1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患者32例, 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病26例, 手术中发现为子宫腺肌瘤患者6例, 总计32例, 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32~46岁, 平均年龄39.5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5年, 平均病程2.5年。有痛经症状24例,月经量过多或延长28例, 体检发现4例。32例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并要求保留子宫。
1.2 手术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下腹耻骨上横切口, 探查无异常选择该手术方式。提拉起子宫, 用橡皮条在子宫血管上方穿透阔韧带环绕一周阻断子宫血流, 明确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对于子宫腺肌瘤, 从瘤体中间纵型切开暴露出边缘, 再沿瘤体边缘剔除病灶。对于弥散型子宫腺肌病,术中采取梭型切除法, 切除前壁、后壁增厚的全部病变肌层组织。对月经量明显增多患者, 可直达子宫腔并切除少部分子宫内膜, 并在宫腔内置细导尿管一根达阴道以防止子宫腔粘连, 手术后2周拔掉。瘤腔处理:采用3层缝合法, 1号可吸收肠线间断缝合子宫肌层两层, 浆肌层锁边连续缝合,创面喷洒防粘连胶, 腹腔放入100 ml低分子右旋糖苷, 腹壁层可吸收线缝合[1,2]。
1.3 手术后处理 妇科常规护理, 导尿管留置48 h, 会阴部擦洗2周直到拔掉子宫腔引流管, 广谱抗菌素静脉应用1周。手术后2周开始口服内美通3~6个月。
2 结果
2.1 患者症状改善 32例患者, 痛经症状全部消失或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期缩短。
2.2 月经恢复 术后3~6个月停用内美通后恢复正常月经20例, 其余12例停用内美通3个月后逐渐恢复, 但经量明显减少。
2.3 术后并发症 5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腹痛, 经解痉止痛对症处理治愈。1例患者术后8个月怀孕, 门诊人工流产发生子宫穿孔。
2.4 术后随访 32例患者于手术后6个月, 1、2、3、5、8、10年, 进行妇科常规及彩色超声追踪检查。手术后2年追踪32例患者超声发现子宫增大3例, 但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追踪手术后3年患者30例无复发新增病例。手术后5年追踪28例, 发现复发患者6例, 另有3例已经绝经。追踪手术后8年和手术后10年患者, 均未再出现新复发病例。32例患者, 术后时间最短2年, 最长10年, 有5例曾出现妊娠早期进行术, 1例术后3年足月妊娠进行剖腹分娩, 9例患者已经绝经, 复发患者6例, 但症状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减轻, 其余患者术后全身情况良好。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清楚, 多数研究者认为与雌激素高分泌有关, 还有人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病灶形成是基底层内膜细胞增生浸入到基层间质周期性累计的结果。弥漫型病灶为腺肌症, 局限型病灶为腺肌瘤, 32例患者中大多数为腺肌症, 少部分为腺肌瘤。临床主要表现有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以及渐进性痛经, 典型病例为30~50岁经产妇[3]。本报道中月经过多占87.5%, 一般出血量与病灶深度和广度呈正比例, 有3例虽然病灶范围小但月经过多, 因病灶所在位置与内膜贴近有关。32例患者痛经占75%,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症状和超声检查, 与子宫肌瘤易混淆。治疗目前可采用假孕疗法, 缺点为副作用大以及停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易复发, 费用也高, 不易于基层推广。如果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年龄较大应行子宫全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3,4]。作者观察的32例手术患者, 均有生育史且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 手术中探查确定为单纯子宫腺肌病, 采取此手术方法。通过追踪32例患者手术后情况, 有6例复发出现在手术后5年内, 可能与病灶切除不彻底有关, 5年后没有新复发病例。因此在手术后尽早使用内美通治疗3~6个月抑制残余病灶的生长, 其次子宫腺肌病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 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即使病灶复发其速度相当慢, 在绝经前复发症状远不如手术之前明显[5]。通过临床治疗回顾, 认为子宫腺肌病治疗可以采取剔切除病灶保留子宫的手术选择方式。
[1] 肖喜荣, 李斌.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7):530-532.
[2] Osada H, Silber S, Kakinuma T, et al.Surgical procedure to conserve the uterus for future pregnancy in patients sufferring from massive adenomyosis.Reprod Biomed Online, 2011, 22(1):94-99 .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00.
[4] 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77.
[5] 周清平.子宫腺肌病患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3):296.
2014-04-08]
471012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雷晓玲);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任光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