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肝散合黛力新治疗双心疾病疗效观察

2014-08-27郭道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双心黛力新心理疾病

郭道群

抑肝散合黛力新治疗双心疾病疗效观察

郭道群

目的 分析总结抑肝散合黛力新治疗肝郁脾虚型双心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使用价值参考。 方法 50例经一般临床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有精神心理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25 例, 两组患者均予黛力新口服, 治疗组患者在口服黛力新的基础上加服抑肝散, 以4周为1个疗程, 出院后随访半年,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 达到显效标准者21例、有效标准者2例, 其总有效率为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例、8例及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3例, 对照组4例,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肝散合黛力新治疗双心疾病疗效肯定,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抑肝散;黛力新;双心疾病

双心疾病是身心医学的一个重要科目, 主要研究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 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从多方面出发治疗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患, 以身心健康为前提, 达到真正康复的目的。在新型医学模式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 精神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的负面作用越来越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因此, 为了更好地治疗双心疾病患者, 作者近年来开始将抑肝散合黛力新用于治疗双心疾病患者,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 经一般临床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有精神心理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新修订的心血管常见疾病诊断标准, 采用SAS量表进行判断,得分越高, 表示焦虑程度越高;伴精神抑郁、善太息, 或心烦易怒、胸闷胁胀、失眠、舌苔薄腻、脉弦细。治疗组患者中男12例, 女13例, 年龄27~66 岁, 平均年龄4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0例, 女15例, 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46.1岁。所有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脏疾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片/次,早、午各1次, 餐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抑肝散, 基本组方:柴胡12 g、川芎15 g、当归18 g、炒白术18 g、茯苓18 g、钩藤18 g、甘草9 g。1剂/d。以4周为1个疗程, 随访时间半年。

1.3 疗效标准 显效:经用药1个疗程后, 患者胸痛胸闷、焦虑抑郁的症状及体征消失, 停止用药半年后无复发;有效:胸痛胸闷、焦虑抑郁的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停止用药半年内偶有复发;无效:较治疗前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改善但是一旦停止用药即复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双心疾病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 达到显效标准者21例、有效标准者2例, 其总有效率为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例、8例及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双心疾病患者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中, 有2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轻微烦躁不安;对照组患者中, 有3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轻微烦躁不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就临床而言,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轻度或重度的心理问题。因为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 不仅有生物因素的参与, 还有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患者往往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还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患者往往因为心理不平衡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或者是发生心血管疾病后, 心理负担加重而导致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发作[1]。所以,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问题相互刺激, 在治疗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的调节患者两方面的问题。中医观点认为, 患者出现情志不畅时, 会导致郁怒伤肝、肝失疏泄的情况出现, 而又由于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木克土, 肝克脾, 因此肝气过于强盛时会导致肝脾失调, 引起气机郁滞, 心神失养, 患者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精神不佳的症状。而抑肝散具有疏肝解郁, 行气健脾的作用, 能够很好克服患者心理疾病。黛力新属于小剂量氟哌噻吨与美利曲辛合剂, 具有抗焦虑抑郁的作用。黛力新虽然见效较快, 但是不能保持长久的疗效, 在停药后症状极易复发, 抑肝散疗效巩固, 持续时间较长, 与黛力新配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2]。本研究结果说明抑肝散合黛力新治疗双心疾病疗效更佳;且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安全性相近。

综上所述, 抑肝散合黛力新治疗双心疾病疗效肯定, 安全性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史峰, 唐振铎.抗抑郁药物在双心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天津中医, 2011, 11(6):43-44.

[2] 林坚.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的疗效观察.实用临床医学, 2009, 6(9):63-64.

2014-03-27]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猜你喜欢

双心黛力新心理疾病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双心”并用,让孤雁归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