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技术

2014-08-27梁光植甄怀林

吉林农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综合治理单产种植技术

梁光植+甄怀林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问题逐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世界人口居于世界首位的亚洲。作为亚洲主要粮食来源的稻米,总播种面积占世界的90%以上,在亚洲主要播种水稻的国家为印度和中国,而日本的单产最高,是世界上水稻高产的国家之一。

关键词:单产;种植技术;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49-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大事,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是提高粮食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保证。水稻的种植一般都选用优质高产同时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品种,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根据水稻的实际特性、土壤条件以及栽培目标制定适应的栽培方案。本文就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和中后期的水肥管理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种植水平有所帮助。

1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

在进行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要防止早衰,植株抽穗之后要重视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率,以此提高植物养分的积累,实现内部能量的高速运转,这也是促进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补施粒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发生脱肥会导致作物因光合作用减弱而被削弱,最终会导致作物发黄而枯萎,所以要在这个阶段进行补施粒肥,以此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在施肥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根外叶面肥为主,在破口期到灌浆期这个阶段共施肥2~3次,每亩地每次施肥硫酸二氢钾100克,尿素0.5~1公斤,用50公斤水溶解后再加15~20毫升混合剂喷施在稻植株茎叶上。对针对施肥过程中的底肥不足导致叶片脱氮的田地一般在抽穗前追加2.5~4公斤的尿素,以此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最大程度上发挥水稻的最大优势。

在进行水分调节时,特别要注重水稻抽穗开花过程中对于水分的调节要求,水稻在进行抽穗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在这个阶段中要进行适当的渗灌,以此提高田间的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促进抽穗正常,保证授粉。如果温度异常要采用一定措施保证温度,改善田间气候,减轻温度对田间作物的影响。在进行抽穗之后要保证植物根系的水分补充,在进行水分补充时要适当改善土壤疏通程度,保证根系土壤透气。

在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水稻的毁叶病虫害当中主要以后期综合征、卷叶螟、稻瘟病及纹枯病等多种病虫害,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抓好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根本原因是真菌性疾病混生的结果,一般会导致水稻叶尖破损,严重时甚至可以是稻谷的单产降低1/5左右,所以要进行积极预防。

2水稻中后期种植的水肥管理

在进行水稻种植的中后期要加强灌溉水肥管理,防止水稻在后期发生早衰和早熟的现象。水稻在种植的中后期需要的灌溉水量和根系需氧量都比较多,而水和氧气一般都由土壤直接供应,这就在供应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水供应和空气供应的矛盾,为了能够同时保证根系的水供应和空气供应,要加固用于疏通排水的田间地埂,以此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和增强垂直渗透能力,通过高效的垂直渗透将各种对作物有害的盐碱冲走,将含氧气的水分输送到深入地下层,同时提高水分和氧气的供应量。

在追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在水稻齐穗之后追施氮肥,而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的追施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叶面肥是在水稻早衰时追施,而生长调节剂是在水稻贪青晚熟时追施。对于需要进行促进早熟增产的地区需要进行灌浆和喷施稀土二氢钾等之类的叶面肥,追施次数在1~2次为宜。而如果在水稻抽穗期间出现了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就会出现水稻生长期偏长和灌浆比较慢等问题,这时可以在灌浆开始的阶段追施浓度为40%的乙烯利400倍混合液多能维生素。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加速水稻灌浆,从而促进水稻提前成熟,在使用乙烯利之后水稻植株的营养元素会从叶片等部位向穗部转移,从而提前变黄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够将乙烯利作为增产类肥料进行追肥,这种肥料对于能够正常生长的水稻没有任何的增产作用,因此乙烯利对于大多数能够正常生长的水稻是没有作用的。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追施过乙烯利的水稻不能够进行留种,以此避免对下一批水稻熟制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稻种植技术的各项管理要求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各项管理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植株特性良好的品种要加强培养,通过杂交的方式提高种植水平。在进行整个种植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注重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大限度利用各种农业资源。

参考文献

[1]姜丽霞,杨晓强,王晾晾,宫丽娟,李秀芬,王萍,李帅.基于大宗粮食作物的黑龙江省农用天气预报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2]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推广[M].中国植保导刊,2010,(10).

[3]冶月珠,郭建平,蒋跃林.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适宜度影响研究进展[M].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

作者简介:梁光植,汪清县百草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种植技术。

猜你喜欢

综合治理单产种植技术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