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和饺子:美食的精神传承
2014-08-26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编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编
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就是从一只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位于太湖流域的嘉兴,素以天下粮仓而著称。如今,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几千年来一直都具有节令气质的粽子,变成一种日常的主食。
每年农历五月初的端午节,为了纪念2300年前投江的诗人屈原,中国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刘光荣是从四川来嘉兴打工的裹粽师,他每天能裹3000只粽子,平均每分钟裹7只粽子,每只粽子用的时间不到十秒。在标准化的车间里,一只粽子有36道工序,每个工作日会有一百多万只粽子被生产出来。
这种古老的主食呈现出另一种时代风貌,但手工制作的魅力依然包裹其中。那些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裹粽师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物的生命力。
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技术的进步使得粽子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时令,但是对中国人来说,顺应自然,亲手做合适的食物,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
晚稻成熟之后,就到了宁波人做年糕的时候。对于5岁的宁宁来说,最好玩的游戏,就是跟着曾外婆一起做年糕。
井头村三面环海,顾姓是村里最大的姓。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顾阿公,今年78岁。顾阿公和嫁到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顾阿婆一共养育了四个儿女,带大了一群孙辈。如今,他们已经开始照顾家里的第四代了。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方式。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稻米的分子得到重组,口感也得以改善。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好上百斤年糕,储藏在冷水里,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下田干活时,宁波人用年糕当饭,可以节省时间;而用年糕来搭配蔬菜,既是能吃饱的主食,又是美味的菜肴。
顾家的厨房里蒸汽腾腾,香气四溢。临近岁末,孩子们约好从宁波回到村里。孙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阿公阿婆特别高兴。
在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孩子们长大了,家里打年糕的次数越来越少,但老两口依然沿袭着旧时年糕的传统做法。
在这里,做年糕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每到此时,左邻右舍都会相互帮忙。当地人又称年糕为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阿婆把春天储藏的艾草混入蒸好的米粉团中,一搡一翻之间,碧绿的艾草汁与米香混为一体,揉捣成软糯的青色年糕。
等宁宁长大,她可能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也许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短暂的家庭聚会之后,孩子们带着阿公阿婆亲手做的年糕回到了城里。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2012年春节,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过年。从小在山西长大的白波,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把自己的父母、妹妹和岳父母一起接到北京的家里过春节,十年来还是第一次。
白波有一对5岁的双胞胎女儿,小名分别叫吉祥和如意。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白波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吉祥、如意和妈妈生活在外婆家。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难得的日子里,女儿们才能回到父亲身边。
饺子是过年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饺子,寓意更岁交子。无论一年过得怎样,除夕夜阖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年终盛宴。
白波记得,在自己小时候,奶奶总会在饺子里包上各种各样象征吉祥和宝贵的东西。在今天,看着饺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翻滚,白波仍然由衷地欢喜着。
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延续不断,白波觉得最好吃的就是妈妈亲手做的焖面。从小吃惯的味道,会一直留在身体里面,永远都忘不了。无论什么时候再吃,都会觉得好吃,那种好吃难以言表,或许只是因为那是妈妈做的。
如今,这一对5岁的双胞胎女儿已经知道长大后要给爸爸妈妈包饺子了。饺子,已经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亲情的种子。无论将来她们走到哪儿,无论飞得多远,她们都会想起爸爸妈妈,都能想起家里那盘热气腾腾的饺子。
当众多的手工食品被放到流水线上复制时,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依然在各自的屋檐下,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他们的传统观念代代传承,父母传承给下一辈的东西,下一辈也会继续传承下去。就像饺子,这就是中国人一辈子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忆,一种食物的记忆。
对于白波和他的家人来说,这一刻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其实在这样一个晚上,吃的是什么并不重要,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了,这是他们全部的希望。
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