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记者如何做活做优“三农”报道

2014-08-26赵飞杨雪雷

中国广播 2014年8期
关键词:报道三农

赵飞 杨雪雷

【摘 要】广播记者如何践行“走转改”,创新报道形式和方法,做活、做优“三农”报道?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内容上要符合中央不断出台的惠农政策,要有时代内涵;另一方面,记者在采访中要接地气、转作风,善于寻找“三农”之变;同时写作上要改文风,认真研究广播语言,用好农民语言,使听众愿意听、喜欢听。

【关键词】广播记者 做活做优 “三农”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如今,传统媒体如何做活做优老生常谈的“三农”新闻,使其告别老面孔、八股风,出彩出新?笔者认为,广播记者要结合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契合中央不断出台的惠农政策,创新报道的形式和方法,做活做优“三农”报道。

一、写好“三农”报道要有时代内涵

有人说,“三农”报道很好写,唱好“四季歌”就行了:“秋种夏收、春管冬闲、夏粮收购、春节返乡、节后务工”。实际上,虽然每年农耕时节的农业生产具有相似性,但是,写新闻不能拘泥于不变,而要善于寻找变,这个变也就是新闻的新。我们的新闻报道绝不能简单的唱“四季歌”。

这些年农村的发展变化很快,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三农”的内涵在不断变化。“三农”新闻既要传递最新的惠农政策、信息,又要反映农村基层真实情况,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等工作建言献策。那么,广播记者要写好“三农”报道,就要捕捉不断变化的时代内涵,反映时代精神。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有一位农民宣讲员李坤池,把党的惠农政策编成顺口溜向农民宣讲,他的做法值得广播记者借鉴。老李的顺口溜客观而生动地反映了“三农”之变,比如:“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原来是“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了一次院,一年活白干”,如今是“新农合,国家拿大头,农民出小头,受益是咱自个儿”等,都生动而准确地反映了农村、农业、农民的时代变化。同样的,我们写新闻,也要善于学习、总结农民生活之变,反映“三农”不断变化的时代内涵。

2013年冬季,笔者写了一篇《老张微博卖萝卜卖上了好价钱》的报道,写的是宿州市一位蔬菜种植大户,在儿子的帮助下通过微博推销自己的白萝卜,结果引来了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这篇报道,内容的“新”就体现在农民的“新”观念上,报道的内容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新时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所以,写好“三农”报道,应该跟上时代的节奏,要合拍。

目前,广播的“三农”报道依然存在报道内容陈旧、老套的问题。诸如《张大妈村头坐上公交车》《特写:俺村用上了自来水》之类的报道。其实这些已经不是“新”闻,因为前几年,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在家门口坐公交车、农村通自来水都不是新鲜事了。因此,要了解农村的新变化在哪里,关键在于看待问题要有高度和宽度,视野宽了才能发现真正带有时代特色的新闻。

广播报道体现时代内涵有没有什么硬指标?笔者认为硬指标就是看主题符不符合中央的“三农”政策。2014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求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禁农用地非农化。那么,我们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报道,一定要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如果片面宣传农村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新的政策内涵,那就越过了体现时代内涵的底线。

例如: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目是《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后不久,笔者采写了《阜阳农民喜算种粮账》一文,让农民细算种粮的经济效益,体现农民对种粮好政策不断累加带来的信心,契合了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稿子在安徽电台《全省新闻联播》头条播出,还获得了当年安徽省新闻奖。

二、做活“三农”报道要有新作风

广播媒体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三农”报道既要知政策导向,更要查民情冷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呈现出新气象,农民的文化自觉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摆脱了封闭盲从、逆来顺受的生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三农”报道中作风要变,要和农民交朋友,尊重他们的态度和思想,和他们平等交流。同时,面对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为农民说公道话,而不是简单地站在地方政府的立场上,试图说服农民。

2006年2月21日,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让亿万农民兴奋不已。可是,如何才能建设好新农村,怎么建设新农村?许多农民心里还是不太清楚。笔者在和农民聊天时发现,一些农民对以建设新农村的名义搞大拆迁、大建设很有意见。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笔者认真琢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于是,写了一篇述评《新农村建设不是建新房》,把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都写了出来。稿件在安徽电台播出后引起安徽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纠正错误做法。稿件获得了2006年度安徽省新闻奖。

新闻单位开展“走转改”活动,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接地气、抓活鱼。其实,广播记者开展“三农”报道更应该接地气,因为广播的“三农”报道本身需要乡土味,没有乡土味的新闻,农民听不下去,也接受不了。业内人士常讲“脚板子底下出新闻”,意思是说要深入生活。广播记者要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眼见、耳听、鼻闻。腿脚懒惰的记者,新闻自然会从他们身边溜走。

2009年初,安徽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旱灾,笔者到农村去查看旱情,了解抗旱的实际情况,看到在阜阳市一些乡村,由于旱情重,许多小河已经干涸,原有的水利设施因常年失修、已经损毁,因此无水浇田、无水利设施抗旱。笔者感觉这是个突出问题,也是好素材,于是围绕水利设施缺失影响抗旱展开采访,写了新闻专题《特大干旱拷问安徽水利设施缺失现状》。报道播出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徽省和阜阳市等地水利部门迅速采取措施,解决水源不足、浇灌条件欠缺的问题。该报道获得了2008年度安徽省新闻奖一等奖。endprint

三、做优“三农报道”要有新文风

农民变了、农村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变。那么,我们广播新闻的“三农”报道语言更要变。新闻语言要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群众中蕴藏着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矿藏。

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有手机,绝大部分年轻农民都会上网,也会使用流行词汇。2014年年初去宿州采访农民文化生活,一位七旬老人说他们在农民广场玩得很“嗨”,让笔者很惊讶。可见,我们要真正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在新闻报道中与时俱进,准确使用现代农民的语言,准确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广播记者做优“三农报道”,不仅要语言准确,更要生动,体现广播特色。广播是听的艺术,丰富的现场音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可以使广播新闻变得好听。

广播记者要认真研究广播语言。高尔基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是真正的美。”所以,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就要用好群众的语言,让听众有听头、喜欢听。

2012年,笔者到北京采访“卖菜叔”安徽临泉农民姚启中。为了采访到姚启中的真实生活状况,笔者从凌晨4点开始,跟随姚启中一起在零下10度左右的气温下推着三轮车,从离菜市场十几千米的家里出发,坐在三轮车上,打开录音机,和老姚一路上聊着他的北漂生活和工作。这时候,笔者才真正感受到他的艰辛,现场呼呼的风声、笔者因天气寒冷说话有些颤抖的声音,与姚启中充满生活激情和信心的话语形成了巨大反差。在菜市场,笔者用话筒及时记录着这位安徽农民的善良、朴实和坚强。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姚启中,利用卖菜的间隙写了10万字的北漂日记,说起写日记的原因时,老姚憨笑着,沉思了很久,眼里闪着难以觉察的泪花:“我是名农村粗人,这篇农民工日记是写给和我一样打工的人们,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反映出农民工的变化。1996年我坐着绿皮火车来到北京,现在能坐和谐号了。”

专题《卖菜叔的打工日记》在安徽电台播出后,很多听众打来电话说报道十分感人。这篇稿子的成功之处在于用话筒真实的记录,通篇报道环境音响丰富,采访对话占一半以上的内容。报道使听众置身其中,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的实时记录,在采访对象的朴实话语中,展现了一个北漂农民的生活和精神,表达了一个普通打工农民的“中国梦”。

落实“走转改”,写好、写活“三农”报道,可以说带来广播新闻的一次重大变革。广播记者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用脚丈量的不仅是黑土地,还有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新闻。

(作者单位:安徽省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肖婧为)endprint

猜你喜欢

报道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五个坚持”做好“三农”工作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透过水情汛情看防汛抗洪采访报道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研究
广播媒体在非自然灾害报道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