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的类型化发展之路

2014-08-26王凯山

中国广播 2014年8期
关键词:应急广播类型化高速公路

王凯山

【摘 要】开播满半年的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对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应对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深入挖掘受众需求,坚持频率类型化发展,则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交通广播 高速公路 类型化 应急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春运首日(1月16日),中国高速公路广播正式开播。作为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广播以“平时服务、突发应急”为原则,将自身频率定位分立为两个体系:平时与突发时刻。平时将行车安全、路况信息等资讯服务以及轻松音乐作为主打内容;而突发时刻到来时,高速公路广播将根据应急的需要,及时播发权威信息,部署应急措施,发挥好预警疏导、联络沟通以及信息通报的作用。

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新生事物,发展迅速

作为欧美发达国家应用非常成熟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手段,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已经成为当地听众出行的必备之选。而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置交通栏目到后来开辟交通频率,均主要围绕城市交通做相应的信息资讯服务。直到2012年,我国才出现专门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频率的试点——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京津塘广播。

2014年1月正式开通的中国高速公路广播目前的涵盖范围是:北京、天津、廊坊、张家口和河北北部地区的FM99.6,长沙、株洲、湘潭路段的FM90.5。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示范工程建设进程,广播信号将逐步覆盖京、津、冀、湘、渝五省市约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及其相邻的普通干线公路。

在收听分析高速公路广播的节目内容后发现,其目前的节目播出内容主要为高速公路出行人群提供路况、气象、新闻、旅游等专题资讯。如,6月1日晚6点的《高速晚高峰》,就将关注点放在了端午假期高速路出行,并开播了端午假期特别服务节目,在节目中提出了如下口号:高速出行状况,拥堵、绕行、服务区、加油站,实时关注;经典歌曲、好听音乐随时奉上;高速公路广播帮忙热线24小时开通。

进一步分析其节目编排格式可以发现(见下表),①全天24小时编排突出了“高速”的关键词,遵循人们出行规律,在人们出行的高峰时期开设了《高速早高峰》《高速晚高峰》等热点时段节目,并辅以在非热点时段播出音乐类板块节目《高速夜沙龙》《高速夜未眠》等节目。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试图通过格式化的竖式编排,凸显高速公路广播的节目特征。

从节目形态设置以及节目内容分析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在服务高速公路出行人群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仔细分析又可以发现,其提供的路况资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5月28日早间10点播报出行信息时就出现了这样的词语:“京哈高速北京段,通行不畅”。这样笼统的内容,对于想了解具体路段拥堵情况的司机,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且随后播报的北京市区域内的公路信息,与北京交通广播的路况播报有重叠现象。目前看来,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提供的资讯内容,还不能充分满足出行受众的公路资讯需求。这既与现存高速公路沿线广播尚未全线开通,其播出硬件不足的客观因素有关,同时也与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对自身类型化发展前景的认知程度有着紧密联系。

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类型化频率发展之道

类型化广播是对频率专业化的进一步创新。频率专业化更多强调以节目内容为核心,按照广播提供给受众的新闻、音乐、体育等几大类节目,面对市场重新整合、划分频率资源。而类型化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听众人群为划分依据,对市场进行二次细分。类型化广播更强调按照不同类型人群的收听需求、收听时间等进行节目编排,强调网格化节目编排模式,淡化主持人的作用,进一步将广播专业化进程推向更深层次。

中国高速公路广播自开播至今,努力体现自身特色:沿高速公路播报,提供相应的信息、资讯、服务等内容。但是从实际分析,目前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所能播报的路况信息与北京、天津等城市交通广播播出的范围有城区重合的部分。尽管整体环境并不相同,但是当前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如何定位?如何在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差异化经营?如何在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之后,继续沿着类型化道路深入发展?这些都值得深入探讨。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的类型化之路,是建立在对受众需求的精确细分基础上的,与其自身定位息息相关。城市交通广播具有跟当地听众天然的贴近性优势,听众在节目中听到的各种元素,无一不与自己生活、工作的环境息息相关。而高速公路广播将自身定位于为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司机及车上乘客服务,其涉及范围包括高速公路沿线,这暴露出频率的不足,即:缺少地域特色,与本地听众的黏性不够,受众对节目的初始认可度并不高。

但是从类型化广播视角分析,充分满足高速公路上特定受众群体的需求,则正是频率的最大卖点。由于技术的原因,目前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群体很难清晰地接受到所经过城市交通频率的内容,相反,高速公路广播为这些受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收听机会。试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段内,如果受众能充分感受到高速广播的诚意,自身需求得到满足,那就相当于牢牢锁定了一位忠实受众。

而要满足高速公路上的受众需求,高速广播就要盘点需求,并对自身的节目进行梳理,将节目设置对照受众需求展开设计。高速公路上受众的需求可以分解为:行车需求、购物需求、食宿以及旅游需求。但是由于受众在出行之前往往会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有了明确的目的地,因而与购物、食宿和旅游的需求相比,行车需求成为高速公路受众最迫切的信息需求源。

行车需求往下分解,分为行车安全、路况信息以及行车装备补充信息。分析发现,高速公路广播对行车安全信息和路况信息播报较为集中,对以加油站、维修网点和服务区等行车装备补充信息涉及较少。因此,高速公路广播在今后的节目中,要着力提供满足受众路况资讯需求的内容,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放到对高速公路沿途的道路拥堵、通行状况的关注上,与更多的沿途高速公路管理局开展深度合作,寻找、培养、使用乐意为受众提供实用的最新路况信息的合作者。与此同时,音乐对于缓解司机行车过程中的疲劳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主持人在充分提供伴随音乐的同时,要减少“注水”的话语,为车上听众营造一个平和温馨的乘车环境,相信会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

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时刻不放松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动整个频率类型化的过程中,不能忘记国家赋予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的另外一项职责:突发应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在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的日常节目中,需要尝试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听众的避险救助能力,而非等到危机事件爆发时,才想起发挥其应急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1.邀请消防、交通、卫生、公安等部门开辟专栏,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听众在日常收听过程中,了解掌握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正确保护自己救助他人的措施与手段。2.利用日常的交通以及大风、暴雨等低伤害度突发事件,紧紧抓住危机事件中如何辨别新闻源头、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点,培养锻炼编播队伍。3.在各类突发事件报道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的应急处理能力。

综上,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未来的发展,必然要以类型化频率作为发展方向,将窄播做到极致,在自己做大做强的同时,不给竞争对手留下生存空间。尽管这是一个理想的发展愿景,但是设定了方向,往类型化广播纵深发展,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的未来前景可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编辑:刘园丁)

注 释

①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节目表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869870.htm?fr=aladdin。表中内容是周一到周五的节目时间表,周六、日略有不同:10:00~11:00《高速热线》,15:00~17:00《民谣在路上》,17:00~18:00《高速热线》。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急广播类型化高速公路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声
不只实用,还要好听
浅析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建设
高速公路与PPP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气象报道在城市应急广播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