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校园建设的音乐教育意义

2014-08-26孙月红

艺术评鉴 2014年14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校园文化音乐

孙月红

摘要:在高校音乐课程中开展美育教育,审美作为美育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建设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把音乐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 音乐 美育教育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

在高校搞好音乐教育对校园和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的高校是一个文化知识传播的摇篮,具有丰富多彩的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自主性更强,爱好更加广泛,知识面广,而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从音乐漫长的发展来看,人类在各地交流中把不同音乐普及,音乐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在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要不断创新,拓宽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设立一些跨学科的音乐课程,把各学科的知识与音乐相结合,相渗透,实现音乐与各学科的融会贯通,把音乐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和谐的校园是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各类学科教育都需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确保音乐教育的效果。一所和谐的大学不单单是有良好的教学组织,更要有人性化的教育,以及受教育者素质的和谐培养。只有置身于和谐的校园文化中,才能更好地让受教育者全面的感受音乐,一所大学积极构建良好的音乐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学校经常能欣赏到古今中外的名曲,可以看到经典的舞剧,能经常参加音乐大师举办的音乐讲座,另外,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歌手比赛、舞蹈演出等活动,学生必定更充满自信心,人格更健全,更加热爱生活。

只有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保证对学生人才的培养,和谐校园是为和谐的社会提供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谐的高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把自己融入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首先实现和谐自我,再积极投身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在学校开展和谐校园文化的活动中,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音乐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中既锻炼了自己,又能实现个人价值。

二、音乐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

(一)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审美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与理解,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审美,这样所获得审美情趣更自然。音乐教育作为音乐审美的灵魂,审美过程应该贯彻整个音乐教育,大学生经过不断的、重复的强化美感,使学生通过音乐教育才能获得情感和意识上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完善审美情操。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中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在音乐课程的方法上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主动感受美,审美教育的方法之一就是音乐教育,把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来设计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美育给人带来的作用。音乐通过旋律、节奏、韵律等特点带给人们美感,通过音乐在生活中感受美,现代的大学校园受社会上一些不好的因素影响,腐朽的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的培养通过音乐活动的体验来实现,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让他们实现从感性欣赏到理性理解的升华。

(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德育

音乐教育它可以引导大学生追求人性的完美,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音乐教育与道德情感是相通的,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通过优美音乐的熏陶,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把审美情感转化为道德情感,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意识。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国人民被迫流亡的情景,激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历史的认识,一部《东方红》无不激起学生的革命意志,通过鲜明主题思想的作品学习,音乐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的情感,更增进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首《芬兰颂》让学生感受到异国作曲家的爱国热情,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音乐,可以引导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教师要用音乐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提升道德品质感悟人生。

(三)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修养

在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音乐教育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通过独特的方式,给人带来听觉、感觉、意识上的领悟。通过一些正能量的音乐,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在加大力度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食粮,淡薄了对理想的追求,音乐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净化心灵,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大学生在自己专业学科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下,通过带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音乐,在感情上更能建立民族意识,加强民族情怀,建立学生的时代责任感,音乐教育是大学生人文修养的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

三、校园建设提升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构建校园的和谐过程中,音乐教育在提升学校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力推进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对构建校园的和谐有重要意义。高校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入手,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音乐活动,提高课堂音乐教育的质量,让学生经常舞台实践来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足。

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也在日趋重视音乐教育,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音乐课程在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偏少,班容量小,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无法获得对音乐的爱好;音乐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合适,音乐教师的素质不够全面,使得课程设置太过单一,学生的音乐修养不能够全面发展;音乐教学设施缺乏,音响设施不完善,乐器的种类不齐全,数量缺乏,学生不能够进行音乐实践的锻炼。高校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音乐作品的内容丰富化,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民族音乐到世界音乐,从听觉音乐到视觉音乐,把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意思,创作背景所包含的历史因素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了美,把身心与音乐融合。因此,高校要改进音乐教育的课程管理,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注重音乐设施的建设,确保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使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山西省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音乐教育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H-11086。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校园文化音乐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音乐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