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往圣绝学 传今世音声

2014-08-26苏世奇李晓艳

艺术评鉴 2014年1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贵州构建

苏世奇+++李晓艳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的回顾,立足当今社会现实,提出贵州青年学术团队构建的问题。认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之下,在贵州今后的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中,青年学者群体只有不断继承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合作、互通有无、立足前沿、融会贯通才能“继往圣绝学、传今世音声”,构建新时期贵州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优秀团队。

关键词:贵州 民族音乐学 青年学术团队 构建

古往今来,中西方对人才重视的事迹不胜枚举,当代中国也始终把人才问题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更是把人才作为科技兴黔、文化兴黔的关键因素。青年一代作为国之栋梁,在各个领域担负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才思敏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行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能力如何、团队精神如何,直接或间接决定着该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及该行业的发展后劲。同样,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研究团队建设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如何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之下,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音乐学青年学术研究团队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学科积淀、历史回顾

贵州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基本上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及党中央各项文化政策的开展而逐步展开的,经历了从单纯侧重音乐形态研究到音乐形态与文化生态并重研究的阶段。

在这期间,贵州民族音乐学界的老一辈专家、学者本着团结、务实的精神,在“乌蒙苗岭间辛勤耕耘、夜郎古道上艰苦跋涉”,用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对民族、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演绎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动人歌谣……

研究贵州民族音乐的这支“贵州兵团”在老一辈学者、专家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高度的学科意识、专注的学术精神、坚韧的学术品格,以及对后代学人的颗颗关爱之心,都已成为我们今后做人做事的标杆。

在老一辈民族音乐学家们的带领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一届年会”在贵州召开;第四届年会学会换届,张中笑当选副会长兼学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殷干清、李惟白等14人当选为理事;世纪之初,“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四届年会”又在贵州召开;2014年7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年庆典暨第十四届年会也将在贵州拉开帷幕。这些都一再表明,贵州民族音乐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热情之高和全国同行对贵州的信任和认可。在众多民族音乐学前辈的努力下,贵州形成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学者群体,民族音乐研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通过多年的努力,贵州的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贵州这块神奇而多彩的土地赢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研究发祥地之一”的美誉,民族音乐学研究团队更有音乐界的“贵州兵团”以及带领兵团的“八大诸侯”(研究不同民族音乐的专家)等谈资。

这一切,都为我们青年一代在这块多彩的土地上从事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继承创新、开拓进取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人才的流动、环境的变化、老一辈民族音乐学家年龄的增长,贵州民族音乐学行业青年人才队伍的构建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青年学者群体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学术取向等诸多问题的明晰化对于贵州民族音乐学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青年一代,如何继承好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我辈所用,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是一个历史研究的过程,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深入了解是我们学术创新的基础。

在20世纪50-80年代初期,贵州各民族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还保持在一种相对原生的状态,与这些原生文化生态环境依附在一起的音乐文化事项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带来了大量可靠的信息。贵州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团队团结奋战,先后完成了《侗族大歌》(肖家驹等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58)、《民族音乐概论》(古宗智参编,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课试用教材,1964)、《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张中笑、罗廷华,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贵州卷》(1995)、《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 贵州卷》(2003)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萃系列丛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等一系列鸿篇巨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读并继承的。

其次,对民族音乐学老一辈学人的走访应作为我们亟待开展的工作。

老一辈的民族音乐学者大都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学术探索,对自己研究的领域了如指掌。通过对他们的走访,能使我们迅速对贵州的民族音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更容易迅速的捕捉到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现状,以利于我们更好更快的开展学术研究工作。

再次,前辈学人的学术研究精神也是需要我们继承的。

“解放初期(1957年),在极端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在没有录音设备、照相器材的条件下仅凭一架手风琴,一只半音口琴和一只跑表组织专业人员对侗族大歌进行采集,说明贵州的音乐工作者敬业、爱业,不计名利的钻研精神是何等的可贵。”①与此相比,我们当今的条件不知要好过多少。然而,优越的环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滋生懒惰的情绪,采风变为了旅游观光,研究变成了泛泛而谈、向民间学习变为了视察般的走马观花……这对于需要扎实田野工作的民族音乐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辈学人学术研究的精神更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田野工作,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三、团结合作、互通有无

正如歌中所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在与我省民族音乐学前辈张中笑、张人卓等老师的交谈中,曾不断听到他们深情地教诲“你们一定要团结,我们贵州民族音乐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我们的团结……”endprint

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当然是必然中的偶然),因为民间歌乐的演唱(奏)往往需要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中进行。研究者在采集的过程中总是想采集到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在它们如愿以偿之后就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把她据为己有。于是就出现了自己的录音、录像生怕同行看到,放到自己的“闺阁”之中独享收获之悦,这种情况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

此类情况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团结的现象,没有以一种开阔的胸襟来认识、看待原本属于全人类的音乐文化遗产。“据为己有”的做法只能使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传播的深度、广度大打折扣。

我们青年一代,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充分发扬团结、融合、互通有无的优良传统,相互支持、彼此欣赏,以一种团队的力量融入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滚滚浪潮,为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我们这代人应有的力量。

四、立足前沿、融会贯通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作为一种从观察、分析中得出结论的人文社会学科,有其自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更多的从音乐形态的研究入手,总结艺术规律、审美特征,从而服务于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而到本世纪,随着人类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从对音乐本体的关注转向了关注音乐背后的人、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在社会历史构成、情感维系、行为塑造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方法定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但不管怎样,一定要找到前沿的、适合我们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方法,在这方面,贵州的民族音乐研究一刻也没有落后过。

早在上世纪末古宗智先生编辑、萧家驹先生翻译的《东欧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贵州分会出版,1988),古宗智先生的两本译著:《EML理论、方法、应用》(贵阳:贵州艺校印刷,1992)、《美国印第安音乐与舞蹈》(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1979)均具有明显的时代前沿性。

他们在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相对封闭的年代,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进行了执着而艰辛的工作。“在知已知彼的基础上决定对其(研究方法)弃取成分的选择与借鉴,从而使我国民族音乐学在保持自身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目标的前提下,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同EML进行交流与对话。”②从而提升了贵州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前沿意识和在国内的学术地位。

在当今知识大发展、大爆炸的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与传播速度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知识体系中,选取既具有前沿性、代表性,又适合我省民族音乐研究的方法、路径,是我们这代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所应担负起的时代重任。

五、结语

新形势下,随着本省民族音乐学人才的成长和外来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的汇聚,贵州的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青年民族音乐研究团队中既有毕业于重点音乐院校的硕士、博士,也有立足本土潜心研究的民族音乐研究工作者,他们各有所长。在今后的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合作、互通有无、立足前沿、融会贯通才能“继往圣绝学、传今世音声”,构建新时期贵州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优秀团队……

基金项目:

贵州省2013年艺术规划项目《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人才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CD10。

注释:

①张中笑:《民族音乐学与贵州》,《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第2期,第2页。

②同上,第6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学贵州构建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东北大鼓与地方民俗文化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