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品《四季》之《秋之歌》的艺术特点与演奏
2014-08-26周娜娜
周娜娜
摘要:《秋之歌》这首小品是柴可夫斯基十月所作,也是《四季》这部组曲中感情表达最细腻、最深沉的一首小品。借着十月深秋的景象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以及内心的悲伤之情,同时这种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暗指了当时俄罗斯的某种让人不满的社会本质。本文从该小品的曲式、调性、和声以及结构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它的内部层次,并且从情感表达方面讲述了该曲的演奏处理及艺术特色。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和声调性 调式结构 情感
《四季》这个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一首钢琴套曲。是一部反映俄罗斯现实生活的作品。该组钢琴套曲中包含12首钢琴小品。这12首钢琴小曲分别是作者在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中根据每个月的特点为一份杂志而写的。
《秋之歌》创作于十月份。该曲是对秋天的一种描绘,缠绵的旋律中体现的是一种感伤的,凄婉的情绪。从结构上来看这首小品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
呈示段(1-16):主调为d小调。有两部分A和A构成,A是A段的变化重复。A部分(1-9)是由a、b两个对比的乐句构成的乐段。整体的旋律声部在女高音声部。第一句有4个小节,主题以持续下行的柱式和弦进入,接着有个IV的离调接IV的七和弦到IV,最后回到V的形式结束构成半终止;第二句有5个小节,形成非方整性乐段。从乐思材料上没有再出现第一句中的材料,伴奏音型也发生了改变由柱式和弦改变为低音加柱式的结构,形成了对比性的乐思。但最后收拢性的结束与主调。该句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结尾使用叠入终止。A段(10-16)旋律声部变为中声部,主题材料还是A段的材料,呈示段并不是一个再现单二部曲式而是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因为第三句并没有形成对比,而是旋律声部改变了。第一句有3个小节,从和声分析上,该句和声变得紧张,除了中声部的主旋律较为突出外,高音声部的旋律线条感也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比复调的形式映衬着主导声部。并结束与d小调的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第二句有4个小节,是,最后结束在主和弦。
中段(17-32):调性由d小调转为关系大调F大调。由3个乐句加一个连接句构成。中段的主题来源于呈示段,因此属于引申型中段。第一句有5个小节旋律声部还是集中在高音声部,伴奏织体仍沿用低音加柱式和弦。开头才用一个属七到I级的一个连接,然后结束在属音上形成半终止;第二句有4个小节,该句调性转回d小调,开头是一个IV的离掉解决到IV,由于旋律上的模进,紧接着是一个三级的离调到三级,最后在属和弦终止;第三句是第二句的重复;连接句有3个小节,它在节奏和和声上都为再现段的出现做准备,和声的紧张感没有那么的强烈了,节奏也没有那么紧张,也在向主题材料靠拢,又回到曲子开头的那种舒缓缠绵的旋律。中部的主题材料由于来源于呈示段所以并没有形成特别大的对比,最后结束在属和弦上,形成“属准备”使再现段可以更自然的引入。
再现段(33-49):是呈示段的原样再现。
尾声(50-56):尾声一共有7个小节,主要调性也是d小调,和声连接主要是一个IV-I的运用,和声松散,伴奏织体运用与呈示段相同的柱式和弦,旋律声部在高音声部。力度有双P到四个P也暗示着情绪缓缓的平静,最终在d小调的主和弦上结束全曲。
从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首很复杂的曲子,不论是调性还是和声都不是很难理解的。
《秋之歌》这首小品是柴可夫斯基运用民歌的体裁写作而成的。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它并没有什么很难攻破的技术点,全曲是一小行板的速度。右手基本是柱式和弦或低音加柱式和弦的伴奏,左手是主要的旋律声部。只是在呈示段的后半部,中音声部变为主旋律,因此这里要突出左手的旋律声部。对于该首曲子来说声部太多,所以就对各个声部的旋律线条的要求就更多一些,这是一个技术难点。在练习这些声部较多较复杂的复调音乐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各个声部单独练习,且心中要熟记每个声部的旋律。对于这种技巧上没有很大难度的旋律线条特别明显的作品来说,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以及表达。这首小品是柴可夫斯基在十月份写的,所以深秋万物凋零,凄凉,孤独的对逝去的生命及青春的悲伤情绪在他的这首小品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悲伤地情绪除了受到季节的影响之外也受到当时俄罗斯黑暗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才使得柴可夫斯基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都是秋天的悲伤的一面,而秋天硕果丰收的一面却没有在作品中体现出来。从呈示段主题刚出来就奠定了该曲悲伤孤独的感情基调,与中段相比呈示段更像是一种低声的呻吟,是主人公内心的独白倾诉,所以情绪是低沉的。到了中段,节奏变得紧凑和声变得丰富的同时也代表着情绪变得激动,强烈起来,悲伤的情绪也被刻画得更加突出。再现段虽然在音符上是没有任何改变,但情绪却发生变化,情绪变得更加黯淡,强弱起伏也变得平缓,从最后的双p到4个p也能看出作者无限的惆怅和惋惜。整首曲子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内心凄凉的情感。所以在演奏的时候要把握好柴可夫斯基想要抒发的对即将逝世的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以及深秋给人带来的凄婉悲伤之情。
《秋之歌》是柴可夫斯基十二首作品中,最悲伤的最让人感叹并陷入沉思的一首小品。所以在演奏这首小品时,如何把握好作者要表达的这种细腻的情感就是我们在练习过程中的重点了。
参考文献:
[1][俄]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M].逸文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赵平国.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演奏与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