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中运用美育的策略

2014-08-26刘润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现目标艺术美体育课

刘润环

现代教学论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利用提到了相当重视的地步。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的。但这里把情感放在了教学内容和追求目标的位置上,是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的情感教育,即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

一、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对情感美的感悟

传统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压抑,基本上处于扭曲发展的地位,它屈从智力开发的需求,而并没有达到主体地位。目前在实施新课标的基础上,体育教学才真正走向发展学生素质的道路,小学体育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片广阔领地。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学生培养对美的感悟有了相当丰厚的基础。因为体育是讲求运动的艺术,运动正是人类天性的本质力量的再现,所以它本身就含有一种美的因素。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有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要实现其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因素:

1、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使学生把体育的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的基础上,这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障。

2、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知、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3、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选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有成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心态平衡发展”中产生强烈的体育爱好,养成喜欢学,以苦为乐,乐此不疲,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又如场地处理安排上,仅跑道上划白线和不划折线,学生跑起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所以,在场地器材布置力求美观新颖,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可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准确及时地给予培养,促使其情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4、个性的尊重并能使其充分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体育、个性及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的认知规律,要用一种因材施教、分类组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方式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特别强调,因体育动作困难,身体素质差比不上其他同学而产生紧张、畏惧、出现信心不足、抑郁心态等不良情感时,教师更要细心、耐心辅导、充分鼓励等手段,以求达到学生心理上的转变。

二、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对生活美的体验

美来自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育运动、竞技、游戏不仅仅是人的情感的渲泄,更重要的是人改造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美的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身体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过程外,融合对生活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开展野外体育活动,更能使学生达到对生活美的教育。因为举行此类活动,学生通常都要准备食品以及备用灶具,在活动中,学生要生火、做饭、搭帐篷、确立方位、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等。在出现伤病的情况下,还要会医务急救和排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三、在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上对艺术美赏析

体育运动中的秩序、齐整、一致、均衡、比例、节奏……

无不是艺术的再现,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体育运动的每个项目,体操、游泳、滑冰等等,都是一系列完整的运动过程的体现,如雕塑“马踏飞燕”是静止中感受某种运动、精神、力量的内涵,是对运动中美的瞬间的把握,体育运动却恰好显示了全部过程。给人一种完整的美的展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艺术美的欣赏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在教学中,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培养,使学生逐步实现对美的理解和把握。

四、在个性的尊重上对真善美的领悟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外形极其丑陋。但他却感人至深,正是由于他具备了真与善的品德,才使得他有一种崇高的美的形象。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真善的教育,即如何“做人”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同时,还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遵守规则,言行一致,做一名名符其实、堂堂正正的胜利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现目标艺术美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体育课上的“意外”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讨厌的理由
浅谈测绘手段与实现耕地保护动态平衡的关系
两次求导 实现目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
船舶修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浅析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