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及转化对策
2014-08-26王建华
王建华
【摘 要】在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提高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困生 成因 对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学困生问题。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在农村中学,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1.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分不清哪个概念是研究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研究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更不会画图形的对称性;其次,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学习被动。作业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了事;最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教师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以升学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特别初二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时期,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有的教师对学困生缺乏爱心,甚至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
3. 教材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特点是:知识的抽象性加强、知识的密度增大、知识的系统性增强。虽然新教材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在编排上缺乏系统性,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疑问积累,跟不上学习进程。
4.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低,多数是初中毕业,有的只有小学文化。他们没有能力对孩子的数学学习进行辅导;有的则进城务工,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照顾。祖辈们只管孩子能吃好住好就行,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无暇顾及,仅由学校管理。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下降。
5.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中学生世界观正在形成,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如电子游戏室、网吧、录像、不健康的书刊、一些不思进取的人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形成学困生。另外,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许多人认为读书没有用处,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困生转化方法
由于家庭的、社会的、学科的一系列客观因素很难改变,那就只有把精力主要放在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上。
1.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学困生的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只有摸清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例如:对自卑、自暴自弃的学生,要肯定其优点,帮其重树自尊心和自信心;对由于无知犯错误的学生,重在讲道理、摆事实,提高其认识能力;对调皮捣蛋而有能力的,要委以具体的工作,发挥他的积极性,在实际中得以提高。
2. 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差,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降低标准,在作业要求和考试评定上也分层次进行:刚开始时,应降低作业难度,只要求能完成教材的基础题目即可,中档题目不作要求;当他们成绩有所起色后,逐渐提高对他们的要求。
3. 借助多种教育手段与措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恰当的教育手段可使教学变得更有效。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可把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既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另外,为学困生制定学习目标,如果达到目标就进行小奖励,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加强学法指导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困生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同时,应加强学法指导,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学法指导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观点的指导。包括学习目的、主动学习和认真求的实观点,并能够不耻下问。二是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力等,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强化知识等储存知识;在使用知识时,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运用与解决问题等。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一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每节课后布置下节课预习的内容,指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和目标越明确就越能强化他们的这种行为。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