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问题导学方法探究
2014-08-26赖求铭
赖求铭
【摘 要】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问题导学方法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符合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问题导学 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单向、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符合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高中物理课堂问题导学方法特点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问题是教学的开端。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
(二)问题是教学的主线。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三)问题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二、高中物理课堂问题创设要点
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动因,其目的在于引发探究和思维的火花,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播下思维的种子。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让学生从对问题情境的感知中激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然后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创设好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科学合理的问题对于成功进行物理课堂问题导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挖教材巧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组成。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的联系也往往是物理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深挖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利用物理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贴近生活创设问题。要使学生喜欢物理,就要让他们感到物理有用,无用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没有持久的吸引力的。这就要求在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所设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所设问题要与时代气息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如此,方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能直接解决一定的问题,有一定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家庭、学校、社会中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剑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生活事件,形成了物理学习的前概念和相应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三)设置问题应该把握好度,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程度。在高中物理问题导学课堂上,一般将设置的问题通过认知水平的高低分为三类:第一类:知识方面的问题(属于较低认知水平),第二类:理解和运用方面的问题(属于中等认知水平),第三类:综合、分析、评价方面的问题(属于高等认知水平)。在高中物理问题的设计上,要把握一定的难度梯度,照顾到多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从而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这一阶段,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地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太简单,学生没有探究的空间,难以激发兴趣,会使下一阶段的探究动力不足。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典型课示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锦辉.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2,19(12).
[3]李宏图.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2(06).
[4]李传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