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点——引领高效阅读教学的航标

2014-08-26王慧娇

师道·教研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眼手枪祥林嫂

王慧娇

研读点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思路,抓住文章精髓,达到对课文内蕴的透彻理解。

一、瞄准文眼,提纲挈领辐射全篇

“文眼”是指文本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等,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和细节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文章的主旨,因此它们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阅读文章时抓住“文眼”,可起提纲挈领,辐射全篇之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其思想和语言的艺术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堪称文眼,它是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的一把钥匙,针对这句关键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心境下作者眼中的荷塘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番景象与作者当时的处境有关系吗?进而让学生深刻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阅读梁实秋的《雅舍》,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眼,从建造简陋、环境荒凉和陈设简朴的不“雅”中品味出具有幽极的月夜之趣、情真的友访之趣、朦胧的细雨之趣、不俗的陈设之趣和自由的写作之趣的“雅”来。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可以抓住文眼“韵”字,让学生从文中品悟出荷之“形韵”、荷之“情韵”、荷之“神韵”和荷之“理韵”。阅读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时,可以让学生从文眼“拒绝”一词入手寻找关键句,理解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特点,从“牡丹的拒绝”这一拟人化的题目中去理解文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捕捉疑点,叩开文本理解的大门

1. 于无疑处生疑,启发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中,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却蕴藏着文本的深意,往往容易被学生忽略,从而使课文内涵无法被挖掘与解读,造成了低效或无效的阅读局面。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于文本的无疑处生疑,鼓励学生展开深入挖掘,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也许就是我们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突破口。

鲁迅的《祝福》中写祥林嫂改嫁后,夫死子殇,再回鲁镇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里似乎没有问题,浅得很,稍不留意就滑过去了。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就可见作者的匠心:为什么改嫁后的祥林嫂,人们并不改称她为“贺嫂”或“贺六嫂”,却仍叫她祥林嫂呢?鲁迅先生特别另作一段而突出之,难道仅仅是陈述鲁镇的礼仪习俗吗?通过讨论,学生便知晓,这正表现了旧社会对改嫁妇女的鄙视与奚落。又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写刘和珍、张静淑的遇难过程:“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这段文字明白易懂,似乎没有疑问了。但,如果我们给学生抛出“他们中的全是机关枪扫射的吗?”这一问题,学生仔细一想,就知道了答案:“不是。其一是手枪。”此时,我们趁机追问:“为什么作者要强调其一是手枪?”学生立刻明白了:“手枪是军官佩带的,说明当时有军官在场,并且是军官也开了枪,更说明本次惨案是有预谋的、有指挥的。”一句投石问路的“他们中的全是机关枪扫射的吗”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不仅让他们进一步看清了反动当局的凶残、反动文人的卑鄙,也加深了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2. 于看似矛盾处设疑,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诸多“矛盾”大胆质疑,深入追问,引导学生去探究,往往能找到打开迷宫的钥匙,解读当自辟蹊径,推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纵深发展。

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题目本身就存在不合常理的表述现象。既然是为了忘却,那为何要纪念?如果是为了纪念,那又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从此入手,自然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用问题牵引,让他们通过学习课文,把握作者的深刻含意:“忘却”,是反其意而用之,不仅不是忘却,而是把悲愤更深地铭记在心中,以显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此不合常理的表述,深刻地蕴含着作者鲁迅先生难以抑制的极度悲愤和更为深沉的思想感情。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文眼手枪祥林嫂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TT-33手枪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一起来认“邦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紧扣文眼有效实施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