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别样的“面对面”

2014-08-26杜欣欣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1期
关键词:提问者奥巴马民众

杜欣欣

在世界各国,领导人向国民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的做法十分普遍,但具体的表现方式又各不相同。

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全民健康保险的国家,因此美国总统常常在“狼狈不堪”中展示自己的形象。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健康保险改革。为争取民众的支持,他连续几个月到各州参加镇民大会进行游说,其中就包括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为了借参会的机会目睹一下奥巴马,我打开白宫会议报名网址,填写上我的姓名、住址电话和电邮后,屏幕上显示出一条通知:“因要求参加者众多,我们将随机挑选。如果你被选上,我们会电话通知你参加会议。”

我们这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共有10万人口,有3家电视台、3家报纸和多个广播频道。这些传媒依靠捐款和广告生存,与政府无关。在奥巴马莅临当天的本地早间新闻中,各媒体报道:镇民大会将在中央高中的体育馆举行,并提示那里是学生平时打球的地方。

由于未被随机选中参会,我只好打开电视,从电视上了解会议的有关消息。电视午间新闻报道:千余人举行反对总统健保改革的示威。镜头里的示威者神态愤怒,举着“我们对政府介入说‘不”的标语。我有些不解——健保改革是造福民众之举,已获多数民众的支持,为何仍有不少人反对呢?

针对我和许多美国人的疑问,电视新闻解释道:除了一些利益集团的挑动、部分民众担心多交税外,许多民众反对健保改革的深层意识是他们不信任“大政府”,对公权扩张天生恐惧——政府不能事事都管,以免权力过大。显然,争论范围已超出健康保险改革。

下午3时,电视台开始对会议进行实况转播。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滚动新闻:“本次镇民大会将举行1个小时,总统演讲为15分钟,其余时间是镇民提问,问题未经事先筛选。”报道说,与会的1600人是从8000多报名者中随机选出的。

屏幕上,奥巴马进入会场,镇民们站起来鼓掌。由于电视摄像机被放置在会场后排,镇民们挡住了奥巴马的镜头,直到所有的人都坐下了,电视中才重现奥马巴的身影。接着,会议的开场白开始了,但说话的不是奥巴马,而是一位儿子长期患病的父亲。由于音响故障,我没听清他说的头几句话。开场白结束后,奥巴马开始演讲。

因为我所在的州是共和党的大本营,加之有公众举行示威,在奥氏讲话前,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演讲时,他神态严肃,好像是学生面对老师。除了讲解健康保险的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他还谈到本州的具体情况。与竞选演说相比,未见丝毫懈怠。15分钟里,为了说服听众,他讲得相当卖力,一直流着汗,不时举起手里的小瓶矿泉水,抽空喝一小口。讲着讲着,他实在热得不行了,就脱了外衣,再把露在裤子外边的衬衣塞进去,看着挺狼狈。

奥巴马的演讲结束,举手提问环节开始。奥巴马说:“我想从那个年轻女士开始。糟糕,等一等。请查看一下麦克风,现在还工作不?”看到这里,我和与会者都笑了。

提问开始时,奥巴马请求提问者自报家门,但有的提问人对总统的这一请求置之不理。美国人注重隐私,电视台从未将镜头对着提问者。我边看边听边统计,提问者中有保险公司代表、小企业主、医生、大学生等,其中两位来自距离此地两三百英里的外郡。奥巴马回答提问时,一些参会者则要求他“展开谈”“不要过于笼统”,也有人直率地说“我和总统不搞哲学争辩”,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和职业的男士直指“(健保)改革会导致国家分裂”……面对民众咄咄逼人的提问,奥巴马一直耐心地进行解释和说服。

虽然对西方政治家和民众面对面地展开讨论我已司空见惯,但这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总统与镇民一对一的讨论全过程,还是第一次,我感到了别样的生动。

猜你喜欢

提问者奥巴马民众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分答与知识共享
天才与锻炼(节选)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
圣诞礼物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天地相隔三尺远
奥巴马“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