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4-08-25林爱明刘佳骐王笃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脑积水脑外伤颅骨

林爱明, 徐 勇, 刘佳骐, 王笃前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江苏 扬中, 212200)

随着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外伤的发生率近年来居高不下,且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群[1]。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神经细胞、重要血管和脑脊液,是保证人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的指挥官[2]。由于中枢神经细胞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脑外伤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给患者的机体功能带来无法逆转的损伤[3]。因此,脑外科一直致力于提高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的研究。本院脑外科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脑外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颅内压增高的脑外伤患者30例,平均分为A、B组,每组15例。A组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62岁,平均42.1岁;手术前GCS评3~5分者4例,6~8分者11例。B组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0~62岁,平均42.2岁;手术前GCS评3~5分者5例,6~8分者10例。30例患者的头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损且都伴有颅内压升高。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术前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引流术,B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案。先对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引流术,待术后6个月患者基本情况稳定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常规使用抗生素,30例患者均先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A组在该手术后3 个月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引流术;B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引流术,术后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实验组患者先进行腹腔引流,待颅内压降低后再进行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引流术操作步骤: 枕骨结节上方6 cm处切开头皮,一般切口在2~3 cm的范围内,显露颅骨外板,骨板中央进行钻孔,电凝止血并切开脑膜,放置脑室引流管;于剑突下做长约5 cm的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于深筋膜表面做皮下隧道,置入通条,在锁骨上窝做小切口,引出通条; 连接脑室管和腹腔管,并进行调试;左下腹小切口切开进入腹腔,将腹腔管远端置于盆腔,观察确认引流管畅通后缝合切口。颅骨修补术: 使用钛板螺钉系统,术前行头颅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充分显露骨窗边缘后覆于骨窗表面,并适当调整位置或酌情修剪,用配套自攻钛钉妥善固定。

1.3 疗效评价

① 格拉斯哥评分(GCS)方面:比较手术后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的评分状况,了解手术疗效; ② 并发症方面:比较2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引流管阻塞,颅内大出血等并发症的概率; ③ 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在手术结束后8个月时对患者的肢体恢复状况进行评价,标准为优秀:与外伤前相比无明显区别,生活能自理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良好:与受伤前相比肢体功能轻微受限,生活基本能自理,无法从事精密工作,学习能力减退;差:生活不能自理,几乎无法从事任何社会活动。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人数×100%。

2 结 果

手术后,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均有所提高,A组患者的GCS评分普遍高于B组患者,见表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3%。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为93.3%,B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为60.0%。A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GCS评分 分

与B组相比,*P<0.05。

表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B组相比,*P<0.05。

表3 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与B组相比,*P<0.05。

3 讨 论

颅骨缺损的脑外伤多由于剧烈外力撞击所导致,致病因素可以是车祸、高处坠落和重物砸伤,常同时伴有脑组织、脑膜、颅内血管的损伤,病情轻重不一[4]。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减轻颅内压力,预防颅内感染是第一时间必须进行的治疗[5]。为了尽快降低颅内压,临床上首选的是去骨瓣减压术。当去除骨瓣的面积大于3 cm时,柔软且张力小的的头皮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内陷,压迫相应的脑组织,加上去骨瓣减压术操作过程中会破坏颅腔内微环境,很容易形成颅脑外伤性脑积水[6]。脑积水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脑积水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组织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待患者基本情况稳定后需尽快解除脑积水,有利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7]。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脑室-腹腔引流术在临床已经有多年的应用史,能有效缓解脑积水症状,减轻因颅内压升高造成的危害,其疗效肯定[8]。而颅骨修补术可减少去骨瓣患者因脑组织膨出而造成的损伤,降低发生颅内出血,刺激性癫痫等并发症的概率,同时亦可以抗击外界压力,维持颅腔内微环境的稳定[9]。因此,脑室腹腔引流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伴有脑积水的去骨瓣减压患者必不可少的两个步骤。可这两个手术的时间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是困扰医疗界多年的问题[10]。近年来,一些临床工作者提出早期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观念,在多家权威机构应用后,发现与传统脑室腹腔引流和颅骨修补分开进行的方案相比较,采取该治疗方案的患者在GCS评分和肢体功能恢复上较传统方案高,并发症发生率亦较传统方案低,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本研究结果发现,A组患者的术后GCS评分普遍较B组高,并发症发生概率较B组低,整体恢复状况较B组好,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脑外伤患者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更有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肢体功能尽快得到恢复,值得推广。

[1] 程飞. 40例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引流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29): 60 .

[2] 黄绍崧, 林伟, 温玉星.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 2012, 34(10): 1491.

[3] 杨建雄, 叶志其.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0): 190.

[4] 吉子拉洛, 刘懿. 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12): 2046.

[5] 闫寒.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骨缺损并脑积水3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志, 2009, 8(2): 77.

[6] 余彦辉, 宋明照, 陈诚, 等.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9): 1516.

[7] 黄绍崧, 林伟, 温玉星.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 2012, 34(10): 1491.

[8] 陈金昌, 谢静义.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14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例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9): 152.

[9] 王兆岭, 陈家焱, 张秀芳.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 腹腔分流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 18(6):639.

[10] 张志华, 张海冬.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4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 2012, 9(2): 37.

猜你喜欢

脑积水脑外伤颅骨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