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棋益智 以棋育人 特色兴校*——中国象棋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

2014-08-23黄珠敏

教育信息技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象棋校本课题

黄珠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广东佛山 528300)

一、学校特色的主要内涵及其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育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得到延伸和拓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应运而生,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并完善校本课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便成为学校探索的重要课题。棋类是智慧的体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会下棋的人就不能充分增加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中国象棋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使之成为校本课程资源。象棋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在象棋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及团结友爱精神等,无不是美好人性的体现。象棋的学习与训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明显作用。“棋道虽小,品德最尊”,学生在学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形成讲礼节、讲文明的良好品德等。

二、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

1.依托底蓝,确立特色

梁季彝纪念学校地处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社区。当地文化氛围浓郁,群众喜爱曲艺、书画、象棋等高雅的文娱活动,“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难矣哉!不由博弈者乎,犹贤乎已,”不知从何时起,中国象棋已成黄连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了。它是一种高深,微妙的,集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在那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弈双方宛如统率千军的将领,执红黑双方厮杀于棋盘之上。虽不见刀光剑影,激烈程度并不输于两国交兵,象棋集中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红先黑后”,说的是礼让:“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棋无悔大丈夫”,说的是为人处事:“胜败乃兵家常事”,讲的是心态,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则有启迪与警示的作用。早在2003年,我校确立了“以棋育德,以棋启智,以棋治性,以棋会友”的特色办学宗旨。决心用小小棋子,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2.课题研究,推进特色

近几年,学校以科研为推手,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象棋校本课程开发,开辟了象棋校本课程的新途径。2010年,我校申报立项了广东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象棋校本特色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并成立了以刘永青校长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为中国象棋校本特色跨越式发展尊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题由“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课题核心成员组——实验研究教师”三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课题实施层层落实。

3.开发课程,深化特色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体会中国象棋的精髓,我们开发了象棋的校本课程,自编了第一套《中国象棋》校本教材,在一、二年级每班每周安排两节象棋课,由专职老师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为提高孩子们象棋素养,我们又在三至六年级开发了《中国象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对象棋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每年级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主体性的象棋综合实践活动,如三年级开展“象棋知识知多少”为主题活动,四年级主题为“我们的象棋大师”,五年级的主题是“象棋与校园生活”,六年级的主题是“象棋与社区生活”等。每学期都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开展以中国象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次活动开展为时一个月。从中摸索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象棋综合实践活动模式,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查访问,举行有关象棋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各种棋类实践活动,探索象棋文化的丰富内涵,领略象棋文化的魅力,达至以棋育人的目的。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棋艺的提高,展现师生个人才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知、情、意、行,使少年儿童受到熏陶。

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普及教育——兴趣培养——精英培养——外出比赛”的棋类教育模式,通过开展象棋校本课程不仅让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国象棋的活动中得到熏陶,智力得到发展,还涌现出一批象棋小精英,他们在全国各类象棋比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人获得了国家、省级象棋小大师的称号。

4.象棋活动,丰富特色

“车如流水炮争鸣,龙腾马跃显深功”,每到校园象棋节,学校举行由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象棋比赛,这一期间,校园里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关于象棋的欢声笑语,到处都是象棋棋子碰撞的声音,学生们结对厮杀,从班内杀到年级,从而产生各年级段的“象棋冠军”,学校又进行“象棋擂台”赛,学校“象棋冠军”在校象棋组的组织下,摆下了擂台,接受全校学生的挑战,学生们经过半年多的训练,跃跃欲试,挑战的、观战的,场面极为壮观。

5.创建网站,扬我特色

我们根据实际需要,深入学习网页制作、数据库应用、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技术后,搜集并整理了有关象棋知识、文化的文字材料、棋谱、象棋动画和教学视频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创建季小象棋特色网站,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3年的努力,我们创建了以网站主页、象棋教学资源库、网络对弈平台、微博系统为主要版块的“季小象棋特色网站” (域名:http:://chess.sdedu.net)。“季小象棋网”成为顺德教育信息网(http://www.sdedu.net)所推荐的优秀特色教育网站。网络对弈平台、象棋微博、象棋教学资源库、象棋网信息发布系统等各项功能日趋完善。

以象棋知识为中心,引入信息技术支持象棋教学,使象棋课堂教学形成了生动化;建立符合广大小学生所需的“少年象棋网”,在网页的设计和内容上,力求网站的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牵涉到棋谱类知识时,更是以图为主再加以文字的辅助介绍,文字介绍也做到浅显、精练、简洁、富有童趣,“少年象棋网”内容设有象棋咨询,象棋资料,经典对局,象棋课堂,还有象棋对弈平台及论坛,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供了方便,更为学生提供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内容,将一些象棋问题通过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使传统象棋教学通过网络得以延续和补充,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交流,增进棋艺,课后学生可以参加象棋网上挑战赛以及擂台赛,直接与大师进行网上对弈。既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又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下棋心得以发帖子的形式发布在象棋网上,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

表1 季小象棋网站内容与建设时间表

三、学校特色的未来发展取向

在提倡“减负” 的今天,学校开展了象棋活动后,不但解决了学生放学后无事可做的难题,而且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有了实验基地,既激发了学生的业余兴趣,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各级各类的比赛佳绩接踵而来。学校象棋队获得30项国家级、30项省级、45项市区级奖励,4人获国家棋协大师称号,1人获地方棋协大师称号。由于成绩显著,学校也被定为顺德区的象棋网点学校,2012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象棋后备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11月被评为全国象棋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该荣誉在广东省内尚属首家)。

象棋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我们学校构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0年学校被评为“顺德区乡村少年宫”。孩子们在勇敢和智慧的较量中,在每一步的得失和每一盘的胜负中体验人生,领悟做人。在象棋特色学校的建设中,我们将遵循“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工程三步推进,努力办出特色,为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走出一条朝阳大道,愿中国象棋这朵艺术奇葩越开越艳。

[1]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联盟网,http://djsylm.edugd.cn.

[2]彭红光,林君芬.迈向云时代的教育变革.科学出版社.

[3]杨小微,李家成.“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论文案例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胡东方.教育新思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中国象棋校本课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马踏连营
马踏连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象棋博弈程序中边界判断的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