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要领

2014-08-22宋红梅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

宋红梅

摘 要:导入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于勾连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一个巧妙而又恰如其分的导入是教师着力思考的重要问题。须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及不断的积累,方能设计出精彩的导入。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要领

历史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巧妙的环节勾连组合而成的,其每一过程都应彰显着教师高超而灵活的教学艺术,其中,恰如其分的导入环节无疑将是整个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出话剧徐徐拉开的帷幕,好似一曲华美乐章悠悠奏响的序曲,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的良好作用,更像是在古人与今人、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唤起我们探究历史、神交古人的精神意念和欲望。所以,导入是当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技能,一个精当绝妙的导入是每次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下面,对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处理技巧及注意事项作一简单总结。

一、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有导入环节,避免枯燥乏味

如果每节课都是登上讲台,单刀直入,直接开课,往往会令学生产生疲乏感,会严重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导入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的前提下进行

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思维水平,尤其是兴趣点等。否则很难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反而会产生“文不对题”“对牛弹琴”之感,更难唤起和激发学生思维,求得其主动学习。只有充分考虑学情,才能保证导入环节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

三、导入还应在充分思考教材、确定教学主题或灵魂的前提下设计

在充分思考教材、确定主题或灵魂的前提下设计导入才能保证导入环节的针对性。比如,在教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盘点刚刚结束的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同学们,什么是幸福?(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或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幸福,但我们终归能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追求公平、公正,渴望良好的社会运转。今天我们就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们为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所进行的探索与试验。

这样让导入充分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导入设计的语言要精练、简洁

导入环节很重要,但它只是个“引子”“导火线”,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要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精妙的语言,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教材所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一般来讲,导入的时间应控制在三分钟左右,不宜太长。避免过分渲染,不分主次,喧宾夺主。

五、导入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

或以旧启新,由已知进入未知,构建知识网络,顺应学生思维;或设置悬念,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动机,点燃学生智慧之火;或运用时事材料导入,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或运用歌谣故事导入,通过感知、联想、审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顺利引入新课。运用诗词导入,拨动喜欢文学的学生的思维之弦;运用理论导入,给理性的学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课时,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作为导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学生谈对这首词的理解,教师略述背景引入。)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入环节的设计是一门技能,也是一门艺术,形式不同,方法各异,我们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要能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有思维,并与所教相联系,能真正发挥导入的功能,让导入有价值即可。

六、导入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参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导入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避免教师“自言自语”式的独角戏。

这就要求教师导入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避免选择太抽象、太生僻、太高深的内容,真正做到课堂上教师一“导”,学生就能迅速地“入”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必须首先能给学生美的感受:设计的巧妙、语言的优美、学生的参与及思维的活跃等。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愈加有效、高效。

且行且思!

(作者单位 山西省平遥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导入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