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分析
2014-08-22唐杰吴宇马颖郭勇陈艳琳余毅震
唐杰, 吴宇, 马颖, 郭勇, 陈艳琳, 余毅震
近年来,青少年之间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甚至动用武器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给社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1]。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可为预防其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它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卫生学研究的热点问题[2]。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较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也很复杂,一般统计学方法在研究影响因素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不能区分影响因素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结构方程模型能弥补这一缺陷。为此,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焦虑、自尊、情绪管理及环境因素与城市中学生的攻击行为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为攻击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广州市、阳江市、阳春市作为大、中、小城市的代表进行调查,每个城市内确定9~18所小学作为抽样点,再以年级分6层(包括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调查样本。每个城市总样本数为1 000名(初中和高中生各500名)。共发放问卷3 096份,回收有效问卷2 907份,有效回收率为92.0%。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集中进行问卷调查并审核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问卷):该量表用于检验攻击性行为倾向,以及攻击性的外显社会认知特点。AQ问卷包含身体攻击(physical aggression,PHY)、言语攻击(verbal aggression,VER)、间接攻击(indirect aggression,IND)、愤怒(anger,ANG)、敌意(hostility,HOS)5个分量表,共3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高分表示被试者有较高的攻击性倾向。以往研究显示,AQ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本研究中AQ问卷分半信度为0.88,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间接攻击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8,0.76,0.78,0.82和0.71。②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用来直接评价个人对自我的正面或负面的感受。该量表为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自尊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两周重测信度为0.85,分半信度为0.83[4]。③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用于评定个体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倾向,共15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社交焦虑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7[5]。④情绪管理:Goleman编制的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共4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相应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强[6]。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723。⑤人口学资料及环境影响因素: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居住地社会风气、学校风气、与老师的关系等。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和AMO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测量模型,建立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模型,使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参数(ML),经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新的模型,通过修正确定最佳模型,并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估。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获得有效问卷2 907份,其中男性1 436人(49.4%),女性1 471人(50.6%);年龄为15.4±1.8岁;年龄分布中,10~13岁67人(2.3%),13~16岁1 425人(49.0%),16~18岁1 415人(48.7%)。
2.2 AQ问卷得分情况
研究对象AQ问卷得分为70.4±16.4,男性得分为70.8±17.5,女性得分为70.1±15.3,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Q问卷得分分布在独生子女、父母亲学历、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收入、家庭居住面积、居住地社会风气、学校风气、与老师关系、与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好朋友数量、外表自我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Q问卷得分与情绪管理、自尊和交往焦虑呈显著性相关关系。见表1。
表1 AQ问卷得分情况±s
2.3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结构方程构建
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再根据其对应的变量内容定义家庭、学校、社会3个外生潜在变量;根据专业知识和文献,家庭、学校、社会相关的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管理、交往焦虑和自尊,因此,定义情绪管理、交往焦虑和自尊为内生潜在变量,以健康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城市中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几种可能的作用模型,通过不断对模型修正、拟合,最终形成最佳模型。见图1。具体模型拟合指标均达到了参考标准的要求,提示模型拟合较好。见表2。
图1 城市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表2 城市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整体拟合效果
3 讨论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体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7],可见环境因素在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所建立的结构模型也显示,环境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如居住地的社会风气、学校风气等。以往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如范志光等[8]研究发现,改善社会、学校环境可缓解城市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缓解了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的攻击行为会得到惩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家庭教养方式亦在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中起重要作用,以往也有类似报道[9-10]。本研究结构模型显示,家庭管教方式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密切相关,从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父母亲管教方式溺爱、放任或漠不关心、粗暴、变化无常对攻击性行为发生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父母的管教方式不一致对攻击行为的发生也有影响。国外研究显示,父母双方对儿童教育态度不一致,会使儿童发展为多重心理品质,从而造成人格或行为的偏离[11]。倪林英[9]研究也指出,在父母的养育方式中,专制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均会对子女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通过间接改变青少年心理状态或情绪调节等因子起作用[12]。但本模型中,情绪调节等因子并没有进入结构方程中,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这类因子的影响力有限,也可能是误差所致。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社会支持对攻击性行为有影响作用。从结构方程中看出,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社会支持影响攻击行为得分,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焦虑和自尊间接影响攻击行为。以往的研究认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影响人格变量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和自尊等中介变量来影响攻击行为[6]。因此,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中,一方面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个性,要培养他们善于获得外界支持的性格[13]。除此之外,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还说明,交往焦虑和自尊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有着直接作用,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4-15]。这些均提示我们,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预防攻击行为发生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得出攻击行为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二是在使用结构方程分析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部分心理因子变量因方程系数不显著未能进入方程,造成与以往研究有较大的偏差。这些均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1] Semis UB, Algul A, Basoglu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and aggression in male subjects with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J]. Turk Psikiyatr Derg,2008,19(4):373-381.
[2] 王芳,王高华.黄石市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4):247-249.
[3] 张萍,余毅震,刘卓娅,等.中国城市9~18岁学生攻击问卷标准化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897-90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20.
[5] 梁凤华.高中生关系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6]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New York: Bantam,1995.
[7] 智银利,刘丽.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57-59.
[8] 范志光,魏欣,杜伶利,等.城市小学生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426-2428,2435.
[9] 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22(8):953-955.
[10] 罗贵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98-199.
[11] Straus MA,著,任蓉娜,译.父母对孩子肉体惩罚与儿童反社会行为[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8,9(2):92.
[12] 张蔚,张文新.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2006,2(52):25-27.
[13] 史俊霞,余毅震,黄艳,等.初中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4,17(4):42-45.
[14] 李玲玉.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86-189.
[15] 黄飞,张建新.2 247 名中学生的自我效能、自尊与积极/消极情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2):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