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2014-08-22王利容许小燕
王利容 许小燕 张 纯 陈 敏
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王利容 许小燕 张 纯 陈 敏
Observation of local oxygen combined with zinc oxide oil in the treatment of impregnated dermatitis
目的 观察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浸渍性皮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处用温水清洗干净后,局部5~8mL/min给氧15min后以无菌棉签蘸适量锌油均匀涂抹;对照组患处用温水清洗后待干,直接以无菌棉签蘸适量锌氧油均匀涂抹。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489,P<0.05)。结论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疗效确切。
脑出血;浸渍性皮炎;给氧;锌氧油;护理
脑出血患者由于高热、意识障碍、肛门及尿道括约肌松弛、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易发生大小便失禁,会阴及肛周局部皮肤常处于潮湿状态,外加经常擦洗,易造成红肿、湿疹甚至糜烂。我科采用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治疗浸渍性皮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发生浸渍性皮炎的脑出血患者50例,均符合浸渍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57.3岁。皮肤潮红35例,出现皮疹7例,糜烂8例。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性别、年龄、皮肤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均在患者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用湿软毛巾将水分蘸净。对皮肤糜烂者,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温水局部冲洗,以强生婴儿湿纸巾将水分蘸净,减轻患者疼痛,再以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处,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观察组局部5~8mL/min给氧15min后以无菌棉签蘸适量锌氧油均匀涂抹患处。对照组直接以无菌棉签蘸适量锌氧油均匀涂抹患处。3天为1个观察疗程。所有患者均睡气垫床,按时翻身、拍背。
1.2.2 疗效评价标准
2组治疗后评价效果。显效:肛周红肿消退,无明显分泌物,皮损完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有效:红肿减轻,糜烂、渗出或感染局部分泌物减少。无效:肛周红肿消退不明显,且局部糜烂有增大趋势。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浸渍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偶有蔓延至臀部及会阴部,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好发于大小便失禁或腹泻次数频繁的患者,如护理不当,极易出现肛周脓肿以致造成全身感染,是压疮发生的重要促成因素。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生压疮的机会是一般患者的5.5倍,尿液浸渍的环境中细菌20~30min可成倍繁殖[1],故应积极治疗浸渍性皮炎以防压疮发生。锌氧油由氧化锌及清鱼肝油配制而成,因为氧化锌具有较弱的收敛及抗菌作用,能促进组织修复,氧化锌与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油酸锌及硬脂酸锌,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氧化锌主要通过毛囊吸收到细胞核内,被细胞核所摄取的锌能促进核酸与核蛋白的合成,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起到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能吸收创面渗液[2]。锌氧油中的油剂成分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大小便对皮肤的浸渍。因此,锌氧油的收敛、抗菌、保护作用符合治疗浸渍性皮炎的原则。在护理患者时,两种治疗方法对轻度皮损即皮肤潮红均显效,但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说明局部给氧可加快受损皮肤愈合。文献报道[3],采用局部直接给氧治疗压疮可使局部氧压增大,提高局部毛细血管氧含量,增加血氧弥散,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有氧代谢,促进受损细胞恢复。局部氧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压疮创面细胞增殖,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压疮愈合[4]。本组患者7例无效,是由于皮损处于糜烂状态,且原始疾病病情变化加重,并发症较多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在治疗浸渍性皮炎时,局部给氧联合锌氧油涂擦这种方法优于单纯使用锌氧油涂擦,且氧疗无任何副作用,操作简单可行。二者联合使用治疗浸渍性皮炎,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1]王彩凤,巫向前.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1):74-77.
[2]阮芝芳,钟玉兰.呋锌油治疗新生儿红臀.护理学杂志,2001,16(3):147.
[3]晏金娥.局部氧疗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6,4(12):67-68.
[4]燕群美,邬姗,赵炎.不同氧流量对大鼠压力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5):1-3.
430033 武汉,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10.3969/j.issn.1674-3768.2014.01.024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