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调研与研究

2014-08-21刘丽楠吴琼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主要措施单亲家庭

刘丽楠 吴琼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那就是他们的父母离异,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自身比较特殊的家庭背景以及学生心里变化和特征,就会导致这样一群特殊学生群体使教学、教育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成长在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特征;主要措施

学生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中成长,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最亲的父母分道扬镳,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自己曾经温暖的家庭变成得不在温暖,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带来的伤害是父母的金钱无法补偿的。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单亲家庭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老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学生的心里创伤。

一、单亲家庭成长的学生特点

(一)性格比较孤僻。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相对来说是比较孤僻的,不愿意和学生、老师以及其他一些人进行交往。

(二)心里上比较自卑。单亲家庭的学生心里常常产生自卑,很难和整个集体融合。大多数父母离异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他们都会感觉自己不如其他的同学,残缺不全,很容易就会产生自卑感,如果他发现别的学生在看他,就会认为自己在被别人可怜,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比较敏感,很容易胆怯,无法以正常的姿态去学习,和正常人的生活也是不一样的,常常成为边缘化的对象。

(三)与人相处比较敌视对方。单亲家庭的学生,目睹了父母之间的吵架,严重的还有家庭暴力等等,这样的场景在学生幼小心灵中是无法忘记的和消灭的,这样的学生认为人和人之间是无法建立和谐的关系,所以就会导致学生对老师以及其他的一些学生产生敌视的心里,严重的还会出现过度的心里反应,开始出现攻击的现象。

(四)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父母教育的方式比较简单和粗暴,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性格叛逆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对老师的一些言行进行抵抗,不愿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劝告,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存在抵抗的心里,同时也会对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和谐的环境,帮助学生融入班集体。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离异家庭学生心里的怪冰进行融化。一是老师可以和这样的学生进行谈心,倾听学生在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同过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二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多考虑一些问题,如果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老师要进行积极的表扬,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并鼓励学生走出孤僻,并融入到整个班集体当中。

(二)不断的激烈和帮助学生。老师要不断的鼓励单亲家庭的学生,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息。学生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完全的不自信,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的挖掘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过人之处,并对其进行不断的鼓励,帮助他们从新找回自信。例如:某学生成长在单亲的家庭中,从小就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心里,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后,知道他练过钢琴,并能弹出优美的曲子,老师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这一特长,在班级举行元旦晚会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让他上台弹凑一首曲子,全班在他弹凑完毕后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会让学生深受感动。

(三)倡导团结。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学生都不愿意融入到集体当中,也不愿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把自己长时间和别人处于敌对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转化。做为一名教师,要让学生关注这些比较特殊的家庭的学生,即使他们面对敌视的心里,我们也要向他们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大家的热情去感化他们受伤的心灵。

(四)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让学生感受温暖。单亲家庭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叛逆的心里,老师既不能严厉的训斥也不能简单的训斥,因为严厉的训斥就会增加学生的叛逆心理,甚至会让学生出现更加严重叛逆程度,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并研究学生存在叛逆心理的原因,同时也要和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教育学生。

(五)实施有效的心里干预。老师要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对于沉迷在以前学习生活环境的学生,要对其进行重视,学生长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心里干预。遇到这样问题的学生,老师应该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让学生明白过去的环境都已经过去了,应该不是不断的学会面临新的环境,接触新的同学和老师,如果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无法真正的走出来,就会无法快乐的生活和学习,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心里健康和发展。

三、结语

单亲成长的学生在性格上以及心里上都会和正常人存在差距,他们不仅会产生自卑的心里,同时还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敌对的心里,所以老师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伟.单亲家庭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探讨——对两位单亲母亲家庭女大学生的个案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3).

[2] 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01.24(14).

[3]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3).

[4] 陈少珍,张旭东,李志玲,姚少贤.大学生生命智慧现状及其与应对策略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26(01).

[5] 许运清,申福广,曹芳.单亲家庭大学生行为倾向性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要措施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全面做好新时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之浅见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卫生学校不同类型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调查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