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2014-08-21董恩宏周进祝沈秀明桑玉亭
董恩宏 周进祝 沈秀明 桑玉亭
【摘 要】目的:对上海市某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和其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素质认知差异的应用测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对200名在校生、180名毕业生和15家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认知情况进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测评;结果: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认知的评价基本一致,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的评价要低于学生职业素质认知评价;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理想比较认可,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认知评价最低。结论:加强在校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训练,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来衔接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素质;认知;综合模糊评价法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调了要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行业、行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亟需提升。部分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还很模糊,对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素质缺乏必要的了解。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上海市某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生、毕业生和其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认知情进行应用测评,分析用人单位与在校生和毕业生在职业素质认知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为上海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学生:上海某高职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在校生200人,毕业生180人)。在校生为12级、13级高职学生,毕业生为11级高职毕业学生;
用人单位:上海市医疗机构用人单位35家中抽取35位医学超声、放射科与心电图室的科室负责人
(二)研究方法
1. 测量工具
根据高职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的特性,结合文献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和人员访谈等形式分别编制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职业素质认知评价量表,该3个量表均为10个条目,4个维度,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整体感知,分别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校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和录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素质认知情况进行测量。量表赋值均LIKERT五分制。
2. 测评方法
测评职业素质认知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①设立职业素质认知评估要素集;②确定职业素质认知评估主要素集和子要素集中各要素的权重;③确定职业素质认知评估集;④确定各级指标评分值;⑤确定模糊综合评估值。
3. 调查程序
问卷调查:在某高职院校医学影像专业在校学生中的三个班级中随机抽样200名;在毕业生中随机抽样180名,然后在180名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中随机抽取35个科室负责人,他们均来自被调查单位的超声医学科、放射科或心电图室。在填写前研究人员将研究目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本质介绍给被试,并获得他们的口头同意。每位被试填写每份问卷约需要2-3分钟。
4. 统计软件
IBM 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
二、结果
在校生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98.0%;毕业生共发放180份,回收有效167份,回收率92.8%。用人单位发放50份,回收35份,回收率70.0%。其中在校生中,女学生占多数(68.9%),生源地以外省市居多(60.7%),家庭年收入5万以下的占多数(59.7%);毕业生中,女性比例最高(58.7%),年龄在23-27岁最高(49.7%),单位类型以三级公立医院为主(48.2%),其次二级公立医院(33.1%),所在科室为放射科的居多(66.9%),月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的占多数(42.4%)。在用人单位调查中,被试来自二级公立医院的最多(38.7%),其次为三级医院(29.0%),被试所在部门为放射科室的最多(67.74%)。
(一)三级指标得分
根据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数据分析,得出三者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认知评估的三级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如下表1。
(二)二级指标得分
根据表1各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各二级指标的得分,计算结果如下表2。
(三)一级指标得分
再根据表2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计算出在校生、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认知(一级指标)自评总分和用人单位对其职业素质认知(一级指标)他评总分,计算公式为:
S职业素质认知=职业理想*0.063+职业能力*0.276+职业道德*0.214+整体感知*0.447
三、讨论与建议
(一)职业素质认知一级指标
根据以上模糊评价测评结果,按照上述确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认知评估集(优(4.00-5.00)、良(3.00-4.00)、中(2.00-3.00)、差(1.00-2.00)),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认知的测评结果均为良,三者对职业素质认知的评价基本一致。
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的评价要低于学生职业素质认知评价。不管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过高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认知评价持乐观态度,尤其是毕业生。原因可能是高职毕业生初涉职场,普遍处于较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一般都感觉自己经过高职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职业兴奋心态高涨,职业素质认知处于常态乐观状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和工作,渐渐可能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形,现实与期望差距会越来越大,逐渐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导致用人单位对其职业素质认知评价过低。endprint
政策建议:首先,对于高职毕业学生来说,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掌握社会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开发自己独特的职业兴趣,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降低就业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缓解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实现顺利就业。其次,对于学校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多样化要求,了解和掌握变化中的职场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而实现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需求对接。最后,对于学校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完善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方法,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二)职业素质认知二级指标
总体上来看,毕业生对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整体感知评价最高;其中后两者测评结果为优;在校生对职业理想的评价最低,测评结果为中等档次。其余维度的测评结果均为良。用人单位对职业理想测评最高,说明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还是比较认可的。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毕业生进入职场后,职业发展目标期望都很高,表现出来的奋斗目标坚定和对职业境界的渴求都会使得他们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同时,在校生由于没有接触社会,或者在学习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形成职业规划和对自己专业前景充分认识,导致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的自评结果都较低。
但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评价却最低,说明毕业生的在职业道德上有着较高的自评,但与用人的单位的评价不尽一致,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应该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合。由于高职毕业生具有本能的个体意识的,并极易膨胀,评价自己职业素质很高但是用人单位却对其职业素质不满意。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与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上进行合作,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将行业规范和企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毕业生职业道德认知与用人单位职业素质认知衔接,实施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对于在校生来说,由于在测评结果上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评价最低,均处于较低的测评结果。所以,在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上,高职院校要尊重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自己不同阶段的追求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进行具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并付诸于实践。还要让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来尊重,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从而使其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被充分的激发,提高在校生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成丙炎,姜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1.
[2] 赵恒.利用 AHP 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J].广东科技,2010:55-9.
[3] 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 陈新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endprint
政策建议:首先,对于高职毕业学生来说,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掌握社会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开发自己独特的职业兴趣,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降低就业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缓解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实现顺利就业。其次,对于学校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多样化要求,了解和掌握变化中的职场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而实现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需求对接。最后,对于学校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完善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方法,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二)职业素质认知二级指标
总体上来看,毕业生对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整体感知评价最高;其中后两者测评结果为优;在校生对职业理想的评价最低,测评结果为中等档次。其余维度的测评结果均为良。用人单位对职业理想测评最高,说明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还是比较认可的。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毕业生进入职场后,职业发展目标期望都很高,表现出来的奋斗目标坚定和对职业境界的渴求都会使得他们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同时,在校生由于没有接触社会,或者在学习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形成职业规划和对自己专业前景充分认识,导致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的自评结果都较低。
但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评价却最低,说明毕业生的在职业道德上有着较高的自评,但与用人的单位的评价不尽一致,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应该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合。由于高职毕业生具有本能的个体意识的,并极易膨胀,评价自己职业素质很高但是用人单位却对其职业素质不满意。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与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上进行合作,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将行业规范和企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毕业生职业道德认知与用人单位职业素质认知衔接,实施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对于在校生来说,由于在测评结果上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评价最低,均处于较低的测评结果。所以,在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上,高职院校要尊重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自己不同阶段的追求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进行具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并付诸于实践。还要让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来尊重,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从而使其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被充分的激发,提高在校生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成丙炎,姜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1.
[2] 赵恒.利用 AHP 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J].广东科技,2010:55-9.
[3] 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 陈新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endprint
政策建议:首先,对于高职毕业学生来说,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掌握社会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开发自己独特的职业兴趣,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降低就业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缓解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实现顺利就业。其次,对于学校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多样化要求,了解和掌握变化中的职场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从而实现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需求对接。最后,对于学校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和完善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方法,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二)职业素质认知二级指标
总体上来看,毕业生对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整体感知评价最高;其中后两者测评结果为优;在校生对职业理想的评价最低,测评结果为中等档次。其余维度的测评结果均为良。用人单位对职业理想测评最高,说明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还是比较认可的。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毕业生进入职场后,职业发展目标期望都很高,表现出来的奋斗目标坚定和对职业境界的渴求都会使得他们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同时,在校生由于没有接触社会,或者在学习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形成职业规划和对自己专业前景充分认识,导致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的自评结果都较低。
但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评价却最低,说明毕业生的在职业道德上有着较高的自评,但与用人的单位的评价不尽一致,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应该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合。由于高职毕业生具有本能的个体意识的,并极易膨胀,评价自己职业素质很高但是用人单位却对其职业素质不满意。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与用人单位在职业道德教育上进行合作,建校企互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平台,将行业规范和企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毕业生职业道德认知与用人单位职业素质认知衔接,实施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对于在校生来说,由于在测评结果上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评价最低,均处于较低的测评结果。所以,在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上,高职院校要尊重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自己不同阶段的追求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进行具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并付诸于实践。还要让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来尊重,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从而使其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被充分的激发,提高在校生职业理想和职业能力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成丙炎,姜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1.
[2] 赵恒.利用 AHP 和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J].广东科技,2010:55-9.
[3] 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 陈新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