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多”和“少”

2014-08-21丁一凡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表扬练习激趣

丁一凡

【摘 要】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多”和“少”,即:多阅读,多积累、多激趣,多欣赏、多动笔,多练习、多肯定,多表扬、多交流,多互评、少批评,少限制、少投诉,少挖苦、少惩罚,少说教

【关键词】积累;激趣;练习;表扬;交流

尽管科技进步了,社会发展了,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中考中,作文占50分(中考语文单科总分为120分),可见其重要。说它重要,不仅是因为在考试中占的分值高,还因为写作能力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能力,它无论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如果能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多”和“少”,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处理好“多”的问题

(一)多阅读,多积累

作文难,缘于学生积累少,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时积累太少。因此,从初一开始,我每个星期都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看名著、看范文,积累写作的素材。培根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每读一本好书,就等于跟很多伟人在对话。多阅读好的作品,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均有很大的益处。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只有学生读得多了,写作时才能思如泉涌,付诸笔端。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是解决学生“有话道不出”的重要方法。当然,读书不能漫无边际,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文字精品、大家名著或有利于积淀语言的报刊、杂志等,以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因此,每节阅读课上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准备指定的读物,这些书必须是有可读性的好作品,而不是一些低俗的东西。上课时,我让同学们安静地自由阅读,不强求统一的速度,努力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们很容易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乐在其中,陶醉其中。如果自己的书看完了,我会让大家交换阅读,从而增加了每位学生的阅读量。课后,我让同学们互相交流,组长整理读书记录上交,以便老师把握每位同学的阅读状况,及时加以指点。如此坚持初中三年后,学生们就算不能说是博览群书,但教育部门规定要读的中外名著,所有学生都看了,并获益良多。阅读因为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积累的过程,开始可能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我没放弃,坚持了下来,到初三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厚积薄发的效应一下子显露了出来,他们写出的文章条理清晰、用词典雅、引用贴切、文笔优美,与往届没坚持阅读的学生的文章进行比对,高下立见。

所以,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要使学生能写出好文章,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坚持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二)多激趣,多欣赏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它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首先必须感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人兴致勃勃地学习。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在作文课上,我会多种方法并用,激发学生的热情。如:坚持课前5分钟训练,每次轮流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可以讲成语故事或朗读美文给同学们欣赏,也可以谈读书感悟或口头即席演讲,这样一来,台上的学生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积极准备,热情高涨,台下的学生感觉新鲜,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其中。在授课过程中,我不会从头到尾地讲,而是把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堂上读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作产生了积极尝试的动力,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课后,老师布置作文后,以前很多学生总是表现出“不得已而为之”的消极态度,应付了事。因为缺少兴趣,他们才觉得作文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种精神重压,所以产生应付心理。但通过我的努力,他们从内心喜欢上了写作,再也没有出现那种情况了。

所以,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想让学生体会写作文的乐趣,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就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多激趣,多欣赏。

(三)多动笔,多练习

写作是一个漫长的细心的过程,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无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写好作文。张志公先生曾说过:“现在处在信息时代,无论交流的手段多么先进,多么发达,‘写永远是需要的、重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现代化建设无论干哪一行,都应该能读能写,而且写得好,写得快。”但是想写好作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练笔,让写作成为自己生活的必要。我明白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因此,除了特殊情况外,我每周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有时是扩写、仿写、续写、改写等形式多样的片段练习,有时是品味欣赏美文,有时是给出题目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时让他们自由写作,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作文训练。每次,我都认真批改。虽然每周不间断地批改两个班的作文,工作量很大,但我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由于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习惯,再也没有出现不知如何动笔的情况,不少同学总能写出一些令人惊喜的文章。他们课后跟我闲聊时讲到,以前由于少动笔去练习,总觉得笔像生锈一般,想写却写不出,自从每周练习后,有了文思泉涌的感觉,再也不怕写作文了,反而很享受写作的过程。听了学生们的话,我感到由衷的高兴。endprint

所以,我认为:“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教师首先要勤,然后正确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学习模式。要做到这样,就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多动笔,多练习。

(四)多肯定,多表扬

当学生很努力完成自己写的文章后,他们最希望的是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肯定,有时候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肯定或赞美,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或者给别人带来希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很大。影响外部动机的有效方法,就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表扬和肯定。任何人包括我们都有一种想听到表扬的愿望,更何况一群初中的学生。他们目前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就更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需要重视、需要赞扬、需要成功,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引导他们产生战胜自我的勇气。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一位学生非常调皮,初一、初二时经常逃课,班主任和家长为此很是头疼,虽多次批评,仍然难改错误。初三转入我班后,有一次,我看到他随手写的一段话竟然很不错,于是在课间与他谈话时表扬了一下。没想到,在接着的作文训练课上,当我布置堂上作文题目后,这位同学一改平时的样子,很认真地写起作文来。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写得不错,于是帮他修改后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出来。听到大家的惊叹声和看到大家赞许的眼神,他显得很高兴。从此,他每节作文课都认真听讲,每次写作都认真对待,每次我还没批改完,他就会跑过来 问:“老师,我这次写得怎么样?-----”后来,他的作文水平直线提高,作文也多次作为范文在全班、全级宣读。看着他,我不禁感慨:原来表扬的力量可以这么大。

所以,我认为:“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位学生都是有写作的潜能的,作为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做到多肯定、多表扬。

(五)多交流,多互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习作 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评,实 质上也是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写作文的目的不是学生知道自己有多少分就了事,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每次的练习来提高写作水平。因此,除了老师的指导外,还应让学生们互相促进。每次出示作文题目后,我都叫学生们分小组讨论3分钟,这对于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有帮助,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做到认真审题,写作时就很少出现离题的情况。在写作过程中,我允许他们碰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小声问同桌,这样比他们苦思冥想好得多,写作的速度也快了很多。对于作文的评改,我分为两种,具体的做法为:一种是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 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 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 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 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 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 写作兴趣,也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 力四射。另外一种是老师批改,选出范文,让写得好的同学在讲台上诵读,能上台读自己作品的同学会充满自豪感,增强写作的动力。我要求台下的同学认真去听,把别人的文章跟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从中吸取经验。我还公布其他写得较好的同学的名单,要求同学们课后互相借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 ,同学们养成了互相学习的好氛围。

所以,我认为:“人心齐,泰山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收收掩掩,而应让他们习惯于与人分享。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多交流,多互评。

二、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处理好“多”,我认为,也要处理好“少”。

(一)少批评,少限制

曾听过一位老师在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批评一位学生。这位老师说:“我真不知道你的脑子在哪里,你是傻的吗?为什么教来教去都写不好一篇文章?——”只见那位学生神色数变,最后克制自己没有发作,等老师骂完后悻悻而去。很明显,这样的批评刺伤了该学生,他以后对写作文肯定有抵触情绪,甚至会产生厌学 心理。所以,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因为急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急躁发怒,不注意批评的艺术。因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应心平气和地教导学生,使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写作。还有个别老师习惯用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学生,他们要么就从审题开始反复讲,生怕学生不会,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等于是把老师头脑中的东西生搬硬套给学生,学生也 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当然也写不出新颖的文章了。也有些老师从个人喜好出发,把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把学生的文章评得一文不值,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这使得学生 很气馁,很灰心,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不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所以,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少批评,少限制。

(二)少投诉,少挖苦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进步,成绩优异。为了提高语文 成绩,很多老师为此做过很大的努力。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听从老师的教导的,但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是性格倔强,不服管教的。有些老师在他们屡教不改后就失去了耐性,懒得再理会他们,于是改为向班主任投诉,向家长告状。虽说短期内有些许效果,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这些学生仍然不想写、不爱写作文。也有些老师采用挖苦的方式,经常在班上指名批评这些同学,或声色俱厉,或冷嘲热讽或指桑骂槐,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好的,因为这样根本不能触动他们,反而让他们更讨厌该老师,更讨厌该科目,更讨厌写作。

所以,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少投诉,少挖苦

(三)少惩罚,少说教

对于那些不会写、写不好、不肯写作文的学生,有些老师不是循循善诱,而是加以惩罚。如罚他们抄书、罚他们站立、罚他们劳动等等,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惩罚永远代替不了教育。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理由,作为老师,应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给学生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使他们更憎恶写作。有些老师对这类学生干脆就陪着留堂,反复说教,其结果可想而知,同样是不如人意。

所以,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少惩罚,少说教。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多”与“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扬练习激趣
浅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妙用“表扬”和“忽视”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