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
2014-08-21陆敏
陆敏
要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需科学素养与课堂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此才可提升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科学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实验性兼具的学科,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首先,应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科学,然后从生活实践中引导其进行探索科学;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在于创新,敢设想,敢验证。教师可多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趣味活动,或者以知识点为纲,给学生布置一些科学小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一种态度,对待科学探究活动的态度。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结合团队的力量才能将资源发挥到极致。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自由配合,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反过来也会促进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开展有趣、充实的课堂实践
1.实施互动教学。
初中科学课堂不是教师的个人舞台,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秀场,需要教师与学生默契的配合,才能成就精彩的演绎,完成课堂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只管将教材大纲所要求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就完了,而是要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节奏,调整讲解的步伐,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互动环节。一节课45分钟,如若只靠教师的讲解,那么这堂课并不是成功的。初中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实验性强的学科,必须要有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应积极互动。实施互动教学,教师能从互动中把握学生的步伐,反馈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互动教学,初中科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2.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实施生活化教学。
如今,许多学校包括中小学校都采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这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不必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师试图展示的科学知识,甚至更加形象生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教学资料,做好教学课件PPT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课件务必内容充实,设置合理,节点之间错落有致,衔接顺畅。教师还应开展生活化教学,可由生活入手,将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导入课堂,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过渡到课堂内容的展开。这个过程由浅入深,由生活到课堂,循序渐进,易为学生所接受。
例如,教师在教学《月球和月相》时,可以借由民间故事《天狗食月》入,同时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什么科学现象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学生会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教师则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月食的产生过程制作一个Flash动画,清楚明了地告诉学生月食的形成过程。如此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3.参照教材,开展课堂实验探究,实施开放式教学。
初中科学使用的教材,是经过教材编写组的反复推敲而推出的适于初中学生掌握的书,是非常科学的。因此,教师的课堂开展需以教材为纲。如前文所述,初中科学实验性明显,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总结、归纳以得出真知。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很多新奇的东西都会有跃跃欲试的想法,教师可以尝试开放式教学,给学生一个命题,告之学生实验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与要求开展实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由较多参与到较少参与,直到只适当给予指导,比如讲解实验的要求或当学生有什么危险的操作时。第一次实验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好,知识的归纳总结,大多依靠教师,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性会增强,能够总结得出知识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学习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例如,在教学《液化和汽化》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水的沸腾实验,要求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温度变化,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解决到达沸点时为什么水面及水内会剧烈振荡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仔细观察,会注意到刚加热时烧杯底部与杯壁上会产生大量细小气泡;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当温度升高甚至达到沸点时,上升的气泡越变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蒸气,水内及表面受大量气泡的冲撞,这就是水振荡的原因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是丢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到结果,了解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锻炼,实践出真知。
综上可知,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充分落实科学学科的理念条件下,开展丰富而有趣的课堂活动,师生积极配合,以创建充实的科学课堂,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科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宋静.浅议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06(9).
[2]王伟群.初中科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设计[J].化学教学,2012(1).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