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初中学生心理 探索生物实验教学
2014-08-21沈玉红
沈玉红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但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觉得学生容易大声吵闹,实验要求和目的还不明确就急于动手操作。一堂课下来,只有少数学生能达到实验要求,教学效果很差。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吵吵嚷嚷还不如在教室里讲实验,于是少上或最终取消实验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无异于因噎废食。如果我们能正视并加以改变,实验课依然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取得高效教学成果的最佳途径。那么,学生在实验课上通常表现出哪些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弥补学生的不足,使实验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过度好奇,教师因势利导去化解
好奇是中学生的共同心理。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当他们进入实验室后就觉得非常稀奇,这是什么仪器?那是什么药品?屁股未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动这动那,实验材料乱拿、显微镜乱搬、镜头乱换、药品乱加。而应该做的却没有做或做得不好。并且议论纷纷,大声喧哗,使自己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相互干扰、思维混乱。观察、记忆、应变能力减弱,更谈不上分析、推理,大大影响实验效果。学生变得如此不听话,难道只是他们的错?其实我认为这一切恰恰是教师的错。是教师给学生实验的机会太少,所以他们一听说做实验就“热血沸腾”。是他们很少摸到各种实验用具,才会一到实验室就东摸西摸,难以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解实验的要求和目的。也是因为观察的机会太少,所以一看到平时没法看到的物象就兴奋不已,忙着呼唤同伴来看而忽略了真正要观察的内容。如果教师就因为实验课难以组织而不去上,无疑是对学生极大的不负责任。
我的做法是:先多做实验让学生过度的好奇心得以释放,再细做实验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实验探究技能,最后精做实验,使学生获得独立科学探索的综合能力。例如,《显微镜使用》这部分的教学是初一新生第一次走入实验室,这一课尤为重要。现在普遍的上法是分两课时,第一节课先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很多教师通常是用一台显微镜作为教具组织教学。第二节课让学
生
在实验室练习操作,观察写有字母的小纸片。我觉得这样的编排太仓促。尤其是普通中学都是两个学生合用一台显微镜,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灵活使用显微镜。而观察的材料太贫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做了较大的改动,分四节课进行。第一节课上显微镜的构造和基本操作。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在强调一些注意事项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拿着显微镜在讲台上讲解。在这堂课上,要充分满足学生对显微镜的好奇,让他们充分摸索到显微镜,而不是坐在下面远远观望着显微镜去学。第二节课拿出实验室各种永久玻片标本,让学生尽情观察,要求尽量把视野中物象看清楚看全,并画出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小部分。这时候的画图并没有很多的要求,画图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的熟练程度及耐心仔细的观察习惯。改变学生看到就喊叫的缺点,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第三节课教会学生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观察后要求画出细胞图。这一课时苏科版教材是在初一下学期,但我感觉放到使用显微镜后一起学习,有熟能生巧的便利。这时候不必教会学生很多细胞的知识,只是告诉学生这些就是植物和动物的细胞。这样让学生在持续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中牢固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第四节课让学生自带生物材料,制作装片进行观察并画出一个细胞。教师则准备了番茄、黄瓜等作为学生所带材料不符合要求时的补充。当学生在实验课上做自己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学习的气氛非常愉悦却不吵闹。连续四节课的显微镜使用,已经把学生过度的好奇转化为对新知识的适度好奇,把他们引导到科学探究的正轨上。
二、学生不能实事求是,教师潜移默化去感染
有些实验由于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药品的用量等原因会造成实验失败。但个别学生懒于思考,或怕实验不成功受批评而不去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而是凭课本知识杜撰一些实验数据或者呈现虚假的实验结论。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数据,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这方面,我通常是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历尽艰难、不屈不挠的探索故事以及因此而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优良的科学品质。这样的教育成果润物细无声却又沁人心脾。比如“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现用的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一句带过。但我在讲到遗传变异杂交水稻的时候,重墨渲染地去学习袁隆平的相关事迹:首先问学生知道袁隆平吗,让学生说说他们的认识。然后我会告诉他们,有名的科学家都有常人不及的闪光之处,再把自己收集的袁隆平的视频资料,精选15~20分钟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认真看完后谈谈:(1)视频资料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2)看了视频你觉得袁隆平爷爷是个怎么样的人?(3)从袁隆平爷爷的事迹中你学到了什么?你想要做怎样的改变?让学生在观看后互相讨论,感受科学家的方法和精神。还有些课本上没有提到但有教育意义的科学名人,我也会适当补充,如在学习色盲这种遗传病的时候,我补充了道尔顿因为自己是色盲而研究色盲病,写出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试问世界上色盲的人很多,为什么他就能这样去研究呢?因为他有一颗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心。在这些科学家故事的熏陶之下,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高,他们会从内心认同并学习正确的科学探索方法和精神。
三、学生操作定势,教师细致入微去纠正
在生物实验操作中存在着定势的负迁移现象。例如,受平时生活习惯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显微观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取放显微镜时,一只手将其从镜箱中抓出抓进,取用药品时将试剂瓶塞正放……这样的现象在实验室随处可见。这些学生将实验的规范操作与生活习惯混为一谈,表现出顽固的错误操作定势。作为教师,就要经常提醒学生:这是在做科学实验,不是生活小事,要时刻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打破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操作定势,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还可以把学生一些错误的操作拍成录像,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引以为戒。实验要从细微处入手,教师要细心耐心,才能让学生逐渐改正各种错误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学生虎头蛇尾,教师严格要求去培养
有始有终地完成实验任务是培养良好习惯和坚强意志品质的最有效的途径。认真完成实验再思考总结,是获得经验教训,使知识系统化,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现某些当时未注意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重要、最本质的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品质不坚强,自制能力差,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丢三落四,在实验中主要表现为:实验用品、材料乱放乱丢,实施实验看到现象后不能认真思考总结结论,实验结束后不清洁整理,实验报告不及时填写,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这些学生,在实验时要进行“人盯人”战术,迫使其“循规蹈矩”,要培养负责的学生为实验小组组长。教师要在实验结束后适时提问引起思考,注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始终如一的实验习惯。
生物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验性与操作性。我们都不应该偏离学科的特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实验作为重点教学过程进行下去,在探究中让学生得以进步与成长,这将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教师最大的喜悦。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