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3年高考化学江苏卷的分析与思考
2014-08-21张金南
张金南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与2012年相比,试卷难度变化不大,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试题在小幅调整题型比例的情况下,实现了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信息、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方面的考查。
一、试题特点
1.试题以生活以及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地融合于试卷之中,既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2.试题继续体现“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和“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突出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现象、相关模型、数据和图形等的观察,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3.整个试卷题型、题量和字数基本稳定,字数仍维持在4500字左右。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易入、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试题呈现的情境向学生传递了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和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的贡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4.试题仍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合理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但仍不回避常考题型和热点题型。如2013年涉及的热点题型有:①化学用语;②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③限制条件下的离子共存;④物质的性质与应用;⑤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⑥阿伏加德罗常数;⑦对基本实验操作的评价;⑧有实际应用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⑩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B11电化学;B12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的判别;B1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B14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形成实验结论的评价,等等。这些主干知识形成了稳定的考试热点,年年选用,稳中求变。
5.试题“喜新”不“厌旧”。2013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都“似曾相识”,题型或题给信息的呈现形式在不少市级模拟考试或近几年高考题中都有所呈现,体现了一个“稳”字,这有利于中学化学的教学。对于II卷部分,试题在保持难度系数稳定的同时,一方面坚持每个大题的各小题相对独立,避免考生连续失分;另一方面为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试题在“稳”中求变求新。如第15题多选题照例考查化学平衡知识,但与往年的“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条件不同,考查在“绝热”条件(即不同温度)下平衡地移动。这种灵活性试题显示出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选拔功能。同时2013年高考试题继续回避了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抑制猜题押题、追逐热点的不良备考现象,让化学教学回归教材。
二、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分析
2.试卷内容分析
(1)必考内容
笔者对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进行了粗略统计:高考题第1、2、8、9、10、11、14、15、16(1)、19(1)、20(1)、(3)题属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题,涉及的考点有化学与环境、原子和分子结构的表示方式、实际应用的离子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反应方向、电解、电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移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水解平衡、离子浓度比较、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高考题第3、4、6、20(4)①、19(3)、16(2)、16(4)③题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题。涉及的考点有离子间的沉淀反应、酸性气体成分的判断,铁的性质,液氨、SiO2、Al、Cl2等物质的性质及应用,C、SO2、Fe、NaOH等物质间的转化,Fe2+的性质,S的性质;高考题第12、17、19(4)②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题,涉及的考点有官能团的性质、鉴别、名称、官能团的识别、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结构简式的书写、方程式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核磁共振氢谱、结构简式书写;高考题第5、13、16(3)(4)、18(1)(2)、19(2)(4)(5)属化学实验题,涉及的考点有物质的量浓度配置操作规范的判断,碳酸盐的检验、Na+的检验、Fe2+的检验等实验操作现象和原理,滤渣成分的判断,收集气体成分的判断,气体除杂,滴定误差分析,氨气的检验,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无水乙醇的作用,物质的制备与分离;高考题第7、18(3)、20(1)(2)属化学计算题,涉及的考点有NA的相关计算、样品组成的计算、盖斯定律计算、被氧化的白磷物质的量的计算。
(2)选考内容
以选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分析,涉及的知识点有杂化轨道、空间构型的判断、晶胞粒子的计算和化学式的判断、氢键、等电子体、配离子中σ键的计算等。
对照2013年考试说明中必考部分内容的比例不难发现,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这两方面,较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分值比例略有下降,而有机化学基础的分值比例略有上升。笔者粗略统计了整份试卷,包括选择题中的一些选项,有机化学基础所占的分值竟达到24分之多,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对命题趋势的几点思考
1.能力考查和考查手段有所调整
高考命题为有效实现选拔功能必然要稳中求变、求新。如高考题第16、18、19、20题(共53分),不是单就某一个知识点的考查,而是多知识点、多层面、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并重,能力考查和考查手段有明显调整。其中第20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从高视角和低起点入手,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个小题分别考查了焓变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离子浓度的比较、离子方程式、利用氢核磁共振谱推导物质结构等。这一调整,看起来简单,实质上对学生来说更具思考性和灵活性。
2.不再回避模拟考试中的“雷同题”或“相似题”endprint
本着“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以往的高考试题都尽量避免出现模拟考试中的“雷同题”或“相似题”。而今年有所改观。
如,江苏高考第21题(4)②中要求写出一种与YZ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其中对Y和Z的推导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写出与SO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这一问题与2013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的第21题A中第(5)问直接要求写出与SO2-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就完全雷同。
江苏高考第18题计算题与徐州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18题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几乎一模一样,都要运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来进行解答,属“相似题”。
江苏高考第19题(2)中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考查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与南京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第19题中的第(2)问步骤3中判断滤纸上残渣已洗净的方法相似。
同理,第19题(4)中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高考考查要求是写出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与徐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19题中的第(3)问第3步中要求写出无水乙醇的作用也惊人的相似。像这种情况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3.把有机题中的“隐性”信息改为了“显性”信息
近几年来,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第17题都是对有机化学综合知识的考查。而第17题的最后一小问基本上是考查学生设计出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流程图,这期间要用到的有机信息往往隐藏在题给的路线图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类比,并进行迁移,因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而今年高考有机题第17题,尽管最后一小问同样是要求设计合成路线流程图,但不同的是,该试题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不再将有机信息以“隐性”的形式隐藏于给出的流程图中要求学生模仿、迁移,而是直接将在设计合成流程图时所要用的信息以“显性”的形式单独列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四、对试题的两点看法
应该说整份试卷无论是在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还是在主干知识考查等方面都把握得非常到位、精准,是一份难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高考卷。但笔者感觉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是值得推敲或商榷的。
1.高考题第12题是一道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选择题,题中涉及贝诺酯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类型的判别,其中的酯基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NH-CO-CH3”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的判断,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第95页“拓展视野”中提到“-NH-CO-CH3”叫乙酰胺基,而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第102页信息提示中明确指出“-NH-CO-”是肽键(酰胺键)。因此贝诺酯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叫乙酰胺基还是叫酰胺键,这姑且不说,可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强调的是“常见”。酰胺类物质在中学阶段常见吗?酰胺键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性质中学阶段常见吗?
2.高考题第4题是一道物质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关系的选择题,其中涉及了氯化铝电解制铝的问题。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参考答案否定了这种说法。这主要是基于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缘故,因此认为选项D不符合题意。但事实上在2006年全国高考I卷第9题明确说明熔融状态下氯化铝能电解析出铝,原题为: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求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试想一下,若熔融的氯化铝不能导电电解析出铝,怎能计算出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难道是2006年全国I卷的高考化学试题有误?况且像这类问题在权威化学杂志上早有争辩,就中学阶段的化学来说谁是谁非很难定论。因此,笔者建议应尽量避免类似问题,以免误导中学化学的实际教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18-164.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8-56.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本着“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以往的高考试题都尽量避免出现模拟考试中的“雷同题”或“相似题”。而今年有所改观。
如,江苏高考第21题(4)②中要求写出一种与YZ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其中对Y和Z的推导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写出与SO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这一问题与2013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的第21题A中第(5)问直接要求写出与SO2-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就完全雷同。
江苏高考第18题计算题与徐州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18题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几乎一模一样,都要运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来进行解答,属“相似题”。
江苏高考第19题(2)中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考查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与南京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第19题中的第(2)问步骤3中判断滤纸上残渣已洗净的方法相似。
同理,第19题(4)中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高考考查要求是写出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与徐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19题中的第(3)问第3步中要求写出无水乙醇的作用也惊人的相似。像这种情况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3.把有机题中的“隐性”信息改为了“显性”信息
近几年来,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第17题都是对有机化学综合知识的考查。而第17题的最后一小问基本上是考查学生设计出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流程图,这期间要用到的有机信息往往隐藏在题给的路线图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类比,并进行迁移,因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而今年高考有机题第17题,尽管最后一小问同样是要求设计合成路线流程图,但不同的是,该试题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不再将有机信息以“隐性”的形式隐藏于给出的流程图中要求学生模仿、迁移,而是直接将在设计合成流程图时所要用的信息以“显性”的形式单独列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四、对试题的两点看法
应该说整份试卷无论是在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还是在主干知识考查等方面都把握得非常到位、精准,是一份难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高考卷。但笔者感觉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是值得推敲或商榷的。
1.高考题第12题是一道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选择题,题中涉及贝诺酯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类型的判别,其中的酯基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NH-CO-CH3”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的判断,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第95页“拓展视野”中提到“-NH-CO-CH3”叫乙酰胺基,而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第102页信息提示中明确指出“-NH-CO-”是肽键(酰胺键)。因此贝诺酯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叫乙酰胺基还是叫酰胺键,这姑且不说,可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强调的是“常见”。酰胺类物质在中学阶段常见吗?酰胺键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性质中学阶段常见吗?
2.高考题第4题是一道物质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关系的选择题,其中涉及了氯化铝电解制铝的问题。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参考答案否定了这种说法。这主要是基于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缘故,因此认为选项D不符合题意。但事实上在2006年全国高考I卷第9题明确说明熔融状态下氯化铝能电解析出铝,原题为: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求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试想一下,若熔融的氯化铝不能导电电解析出铝,怎能计算出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难道是2006年全国I卷的高考化学试题有误?况且像这类问题在权威化学杂志上早有争辩,就中学阶段的化学来说谁是谁非很难定论。因此,笔者建议应尽量避免类似问题,以免误导中学化学的实际教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18-164.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8-56.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本着“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以往的高考试题都尽量避免出现模拟考试中的“雷同题”或“相似题”。而今年有所改观。
如,江苏高考第21题(4)②中要求写出一种与YZ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其中对Y和Z的推导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写出与SO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这一问题与2013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的第21题A中第(5)问直接要求写出与SO2-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就完全雷同。
江苏高考第18题计算题与徐州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18题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几乎一模一样,都要运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来进行解答,属“相似题”。
江苏高考第19题(2)中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考查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与南京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第19题中的第(2)问步骤3中判断滤纸上残渣已洗净的方法相似。
同理,第19题(4)中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高考考查要求是写出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与徐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19题中的第(3)问第3步中要求写出无水乙醇的作用也惊人的相似。像这种情况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3.把有机题中的“隐性”信息改为了“显性”信息
近几年来,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第17题都是对有机化学综合知识的考查。而第17题的最后一小问基本上是考查学生设计出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流程图,这期间要用到的有机信息往往隐藏在题给的路线图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类比,并进行迁移,因而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而今年高考有机题第17题,尽管最后一小问同样是要求设计合成路线流程图,但不同的是,该试题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不再将有机信息以“隐性”的形式隐藏于给出的流程图中要求学生模仿、迁移,而是直接将在设计合成流程图时所要用的信息以“显性”的形式单独列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四、对试题的两点看法
应该说整份试卷无论是在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还是在主干知识考查等方面都把握得非常到位、精准,是一份难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高考卷。但笔者感觉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是值得推敲或商榷的。
1.高考题第12题是一道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选择题,题中涉及贝诺酯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类型的判别,其中的酯基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NH-CO-CH3”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的判断,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第95页“拓展视野”中提到“-NH-CO-CH3”叫乙酰胺基,而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第102页信息提示中明确指出“-NH-CO-”是肽键(酰胺键)。因此贝诺酯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叫乙酰胺基还是叫酰胺键,这姑且不说,可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强调的是“常见”。酰胺类物质在中学阶段常见吗?酰胺键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性质中学阶段常见吗?
2.高考题第4题是一道物质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关系的选择题,其中涉及了氯化铝电解制铝的问题。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参考答案否定了这种说法。这主要是基于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缘故,因此认为选项D不符合题意。但事实上在2006年全国高考I卷第9题明确说明熔融状态下氯化铝能电解析出铝,原题为: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求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试想一下,若熔融的氯化铝不能导电电解析出铝,怎能计算出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难道是2006年全国I卷的高考化学试题有误?况且像这类问题在权威化学杂志上早有争辩,就中学阶段的化学来说谁是谁非很难定论。因此,笔者建议应尽量避免类似问题,以免误导中学化学的实际教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18-164.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28-56.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