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置,关注学生差异
2014-08-21王建桥毛国永
王建桥++毛国永
本刊2014年3月中旬刊发表了我们撰写的论文《开放过程,实施差异教学》,文章以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为例,阐述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做法。事实上,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首先应该做好科学前置工作,本文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编制评价量表,提供差异评估依据
差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是否分组,或者提供多种选择,因此差异评估是进行差异教学的前提。为此,我们首先编制了一份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为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差异评估提供依据。实践中,我们借鉴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达成目标分成九个水平等操作方法。根据《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科学探究能力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从考查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六个要素出发,我们制定了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要素水平的三个等级,作为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具体如表1。
二、进行差异评估,全面了解学生差异
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估是全面了解学生差异、开展差异教学的前提。基于此,在开展差异教学前,我们依据所编制的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对每一个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过程各个要素的水平)进行差异评估。考虑到每个年段(阶段)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水平是不同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把一个学年作为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初,我们都依据所编制的评价量表,选取典型的探究活动,通过连续的观察测试,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差异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并充分了解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为实施动态分层、开展差异教学的主要依据。下面是我们对七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差异评估的一个案例。
【案例】评估项目: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评估方式:课堂观察(或访谈、测试)。
评估内容:
1.观察日出和日落时向日葵花盘的朝向(或者观察放置在窗前的盆花的朝向),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2.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以及肥皂泡的颜色和颜色的变化,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3.在倾斜的轨道上放有一个滚动体,释放以后,它往哪个方向滚动?观察和记录你看到的现象,并记录你想到的其他问题。
评价标准:
A等:在上述活动中能自己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且问题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深度;
B等:在上述活动中能在教师引导下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且问题基本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深度;
C等:在上述活动中很难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科学性和一定的深度。
应该指出的是,在对不同年段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探究不同要素水平进行评估时,我们所选取的探究活动和考查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这样,通过差异评估,我们全面了解了每个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其中包括:不同年段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明显差异;同一年段不同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差异;甚至同一学生科学探究不同要素呈现水平的差异,从而为实施动态分层、开展差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三、实施动态分层,努力适应学生差异
差异教学强调动态分层,与传统的分层教学主要是从认知层面进行分层、从教学方法策略角度来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同,差异教学的动态分层是从更宽泛的层面进行考虑、强调采用系统的方法策略来照顾学生的差异,例如不仅强调“同质分层”,而且倡导“异质合作”,同时还实行动态管理等。显然,这种隐性分层不仅能减少标签效应,而且能更有效地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实践中,我们根据差异评估的结果,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分层:首先,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在科学探究不同要素上呈现的水平确定等级,应该指出的是,同一学生在科学探究不同要素上呈现的水平是有差异的,他在这几个要素上的水平等级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某一学生在“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方面是A等,但在“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方面有可能是B等或C等;其次,我们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不同要素上呈现的水平,综合确定该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中,我们把6个科学探究要素全部是B等或以上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确定为A等,把有3~5个科学探究要素是B等或以上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确定为B等,把有2个或以下科学探究要素是B等或以上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确定为C等;再次,我们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不同要素上呈现水平的特点,将学生分成四个类型,分别为思考型、操作型、表达型和组织型,比如我们把在“提出科学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水平多数是B等或以上的学生界定为“思考型”学生;最后,我们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每个小组约6名学生,其中至少包括2~3名思考型学生、1名操作型学生、1名表达型学生和1名组织型学生(一般担任小组长),从而保证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差异共享。当然,考虑到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每个阶段(学年)我们根据差异评估结果,随时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等级和分组情况进行调整,尽量保证差异教学过程科学、合理,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另外,我们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专门记录该生在每个阶段探究能力发展的个性目标、在各个探究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探究成果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变化情况等,同时留出空白供教师记录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为全面了解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奠定基础。
四、制定差异目标,充分关注学生差异
差异化的探究目标,能为我们实施差异探究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差异化探究目标的制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每个阶段(学年)初,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为每个年段确定了本学年探究教学的总体目标;同时根据差异评估的结果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每个学生制定了探究能力发展的个性目标。第二,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明确每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总体目标,而且要结合探究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探究目标,以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endprint
例如,考虑到每一项科学探究技能都有各自的特点,从初级到高级,探究技能的发展是与学生的成长相适应的,我们为八年级学生确定的探究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重点发展学生在“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适当兼顾培养学生其他几个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基本要求包括:能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实验、调查、访问、资料查询等);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能确定需要测量的量,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变量;能列出所需的材料、仪器、设备,并制定相应的探究计划和方法步骤等。其中对于大部分学生(B等学生),要求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小部分尖子生(A等学生),要求能根据所探究的问题和实际条件,独立制定出探究计划和方法步骤;小部分学困生(C等学生),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或能模仿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探究计划和方法步骤,并在模仿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又如,在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中,教材安排了“探究浮力的大小”的探究活动,试图使学生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重的关系的基础上,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我们确定了该活动的总体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及设计能力,适当兼顾培养学生的建立猜想和假设、检验与评价及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对于重点培养的实验设计能力,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差异探究目标:其中B等学生要求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出一种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的假设的实验方案,C等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而A等学生则要求能自主设计出至少一种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通过制定差异探究目标,使全体师生明确了个体在该探究活动中的努力方向。
当然,差异教学的前置工作还包括:设计差异探究活动,营造差异探究氛围,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毛国永.开放过程,实施差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3).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