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探教学之管见

2014-08-21刘洪来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师

刘洪来

引探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制定出与问题有密切联系的探索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个又一个有益的悬念,不断向预定的目标前进,从而获取新知识,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该法以学生主动探索为核心,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三者统一起来,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现行教材特别是理科教材,突出了获取结论的过程,即观察、实验、思考、讨论,这为实施引探教学提供了条件。因此,发挥教材优势,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引探教学法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引探教学的实施

(一)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划分出探索小组,组内指定一名组长负责。要供足供全用于观察、实验的材料、用具。教师要编制探索提纲,设计课堂练习题,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条件分别选择教室、实验室或其他探索场所。

(二)教学操作程序

引探教学分为定向质疑、引导探索、指导讨论、引探的总结、引探的实践等环节,各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制约。每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应用,努力做到“引得恰当、探得实效”。

1.定向质疑: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探索目标,探索目标力求科学、新颖,富有启发性、可探性和趣味性。例如,学习“花的结构”时,提出问题:植物的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各样的花有哪些共同的结构?花蕊为什么是花的主要部分?雄蕊、雌蕊各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花的芳香四溢、色彩美丽鲜艳有什么生物学意义?这些问题能明确探索的方向,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引导探索:这是课堂活动的主要阶段。教师向学生出示具体的探索提纲及注意事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并达到探索目标。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探索确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启发诱导,帮助克服困难;对探索顺利的学生,鼓励其大胆发挥,尽量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教师要注意引探的方式。可以操作引探:在讲解新知识之前,向学生提供与之有关的实物、标本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进行探索。可以归纳引探:教师提供某些材料,让学生分析、比较,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观察引探: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把种种引探方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3.指导讨论: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讨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对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应加以表扬,尤其要鼓励中、差生质疑、求新。这一阶段主要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如果探索的结论差异较大,教师要帮助寻找出原因,引导其正确探索,得出正确的结论。

4.引探的总结:在学生的探索、讨论已接近探索目标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归纳、综合、概括。

5.引探的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巩固深化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指导学生及时反馈运用。可以集中做题,也可布置适量课外作业。

二、引探教学的实验效应

我们把初一(1)班和(2)班作为实验班,初一(3)班和(4)班作为对照班。经过一学年的施教,依据统考成绩分析如下:

项目实验班对照班平均分7668及格率74.5%70%优秀率18%15%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成绩较好,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班。此外,通过实验技能考核,实验班学生动手能力增强,操作规范熟练,成功率高。课堂提问,实验班学生回答全面,正确率高,应变能力强。实践证明,引探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引探教学的主要优点:(1)学生思维活跃,记忆牢固,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体现。(2)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学习动机的形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可针对性地对学生点拨、指导。(4)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

引探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受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制约。一般来说,它适用于生物的形态及某些生理过程的教学。浅显的或过分深奥的、理论性强的内容不宜采用此法。

总之,引探教学是生物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我们坚信,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法在生物教学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黄春香)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江苏如东县河口镇于港中学(226463)曹爱红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但现在许多地方不再将生物设为中考科目,只是作为会考科目,学生对生物学科不重视,学习兴趣也明显下降,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生物电教资源,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初中,有一间学生计算机房,学生可在机房里定期上课和学习,校园网上发布了大量的电教资源,其中生物方面的电教资源大约有70G,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其中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电子图书等。生物课堂上不能一一呈现给学生的内容,学生均可在电脑上浏览。

运用生物电教资源,可使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拓宽了学案素材的选择范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endprint

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生物学科的抽象性特点与初中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也决定了生物课堂教学语言需要生动、形象。例如,在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时,我将消化系统各部分结构连接成一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悟空首先进入一处黑洞(口腔)里,刚躲过一排坚硬的压碎机(牙齿)的碾压,又被软软的搅拌棒(舌头)搅动,身上还被淋了滑滑的液体(唾液);然后身体突然下降经过一段窄路(食道)到达了一处宽敞的口袋(胃),在这里被酸酸的液体(胃液)包围,他在这里折腾了一番,痛得铁扇公主直求饶,答应借给他芭蕉扇,于是悟空向下进入一处迷宫(小肠),这里有苦苦的液体(胆汁、胰液、肠液),七转八转之后,身边的很多物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神秘消失(被小肠吸收了),很快他又到达一处臭臭的迷宫(大肠),几经挣扎,终于逃了出来。这样一描述,学生热情高涨,对消化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容易忘记。

三、利用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喜欢活动,愿意表演,希望在集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采用角色扮演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或接近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分担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曲折情节,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关注。

在八年级上册“青春期的发育”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呈现了名为《母亲和女儿》的小品文,要求学生参与表演。具体如下:

母:琳琳,今天外面很冷,快把毛裤穿上,以防止感冒。

女:不,我不想穿,我不冷。

母:(生气)不冷!你到外面试一试就知道了。我告诉你啊,你不穿,感冒了,别找我。

女:(很不屑地看了一眼)不用你管!转身就跑了。

母:哎,吃早饭啊!这死丫头,越来越不听话了。

女:要迟到了。(急忙走出去)呀!冷死我了!冷得直哆嗦,回家吧!

女:妈,我感冒了,我头疼!(做出难受的样子)

妈:哎呀,这孩子,有病又得找妈妈了吧!

学生们争着扮演妈妈和女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连想睡觉的学生也精神抖擞,感觉这个小品中的女儿就是自己。通过小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生活中种种成长的烦恼,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种种摩擦,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青春期心理的复杂性。

四、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究性实验既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逻辑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验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课前请同学们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各种假设,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探究的问题,并由探究同一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在课余时间做实验。上课时,在展示交流中,同学们很好地回答了下列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种子做实验比较好?在实验探究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用具?怎样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为几组?怎样设置实验对照?对照组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光照和空气等条件?每隔多长时间进行观察比较合适?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交流解决,让每个学生不仅仅手动起来,脑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只要教师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师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最美教师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