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2014-08-21陈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化学情境

陈军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以考试为方向标,教师为了能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教学多以讲授方式为主,课后以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机械的记忆、背诵和强化练习的方式获得。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而获得知识构建。因此,要构建有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应多样化。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教知识”的问题,而对课堂气氛较为忽视,尤其对师生关系不够关心。一些教师和学生关系不融洽,虽然自己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充耳不闻,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需要以感情为基础,故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实践证明,一名备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而要做到这一点,尊重学生是前提。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爱好,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老师,由喜欢老师而喜欢化学学科,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在课堂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往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注重自己“讲”,而对学生的思考较为轻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从而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化学成绩不好,课堂中不愿积极参与探究,其原因是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改革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外,课堂中注重问题情境创设也是较为重要的。问题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或生活为出发点,通过情境而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构建,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多,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可利用故事、话题来引出问题,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都必须考虑情境和问题的关联性,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创设而忽视问题的启发性。同时,教师还必须考虑问题和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要注重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中。以《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奥运圣火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火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观看红磷和白磷的燃烧,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燃烧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刚才观察的几组燃烧情况,思考燃烧的特征是什么,并尝试自己给燃烧下一个定义。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得到激发。同时用情境来引入燃烧,在问题的启发下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定义和条件,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探究,从而促进有效课堂的展开。

三、注重提问设计,引导探究构建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也是师生互动较为有效的方式。传统教学走的是“灌输式”路线,而新课改下的化学则提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体差异,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所提的问题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构建。

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层次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以《钠的化合物》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后,提问:通过对钠的氧化物的观察,你能从中认识钠的氧化物的哪些物理性质?请通过讨论列表加以对比。接着追问:对于钠的氧化物,还应该了解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证实这些物理性质?根据你了解的Na2O的性质,它在水中发生的仅是溶解过程吗?Na2O2是否表现出类似的性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Na2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探究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归纳。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传统初中化学中,教师为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嫌实验太麻烦,更多的时候是以演示实验来代替探究性实验,甚至一些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认为这样可让学生直接把握实验重点,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会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做实验,展示各种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新奇现象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而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各种疑问也就随之而生。教师结合化学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生产中去参观、调查,一方面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从科学、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需要解决的探究性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迈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但要提高表述问题的能力,则需要进一步的工作。基本的策略就是学生提问后及时组织讨论、交流、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整齐划一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分层的方式来进行,即将班级学生按照基础水平、解题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作业来辅助练习,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构建;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训练来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以考试为方向标,教师为了能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教学多以讲授方式为主,课后以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机械的记忆、背诵和强化练习的方式获得。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而获得知识构建。因此,要构建有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应多样化。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教知识”的问题,而对课堂气氛较为忽视,尤其对师生关系不够关心。一些教师和学生关系不融洽,虽然自己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充耳不闻,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需要以感情为基础,故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实践证明,一名备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而要做到这一点,尊重学生是前提。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爱好,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老师,由喜欢老师而喜欢化学学科,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在课堂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往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注重自己“讲”,而对学生的思考较为轻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从而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化学成绩不好,课堂中不愿积极参与探究,其原因是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改革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外,课堂中注重问题情境创设也是较为重要的。问题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或生活为出发点,通过情境而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构建,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多,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可利用故事、话题来引出问题,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都必须考虑情境和问题的关联性,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创设而忽视问题的启发性。同时,教师还必须考虑问题和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要注重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中。以《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奥运圣火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火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观看红磷和白磷的燃烧,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燃烧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刚才观察的几组燃烧情况,思考燃烧的特征是什么,并尝试自己给燃烧下一个定义。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得到激发。同时用情境来引入燃烧,在问题的启发下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定义和条件,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探究,从而促进有效课堂的展开。

三、注重提问设计,引导探究构建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也是师生互动较为有效的方式。传统教学走的是“灌输式”路线,而新课改下的化学则提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体差异,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所提的问题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构建。

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层次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以《钠的化合物》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后,提问:通过对钠的氧化物的观察,你能从中认识钠的氧化物的哪些物理性质?请通过讨论列表加以对比。接着追问:对于钠的氧化物,还应该了解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证实这些物理性质?根据你了解的Na2O的性质,它在水中发生的仅是溶解过程吗?Na2O2是否表现出类似的性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Na2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探究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归纳。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传统初中化学中,教师为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嫌实验太麻烦,更多的时候是以演示实验来代替探究性实验,甚至一些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认为这样可让学生直接把握实验重点,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会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做实验,展示各种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新奇现象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而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各种疑问也就随之而生。教师结合化学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生产中去参观、调查,一方面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从科学、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需要解决的探究性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迈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但要提高表述问题的能力,则需要进一步的工作。基本的策略就是学生提问后及时组织讨论、交流、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整齐划一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分层的方式来进行,即将班级学生按照基础水平、解题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作业来辅助练习,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构建;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训练来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以考试为方向标,教师为了能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教学多以讲授方式为主,课后以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机械的记忆、背诵和强化练习的方式获得。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而获得知识构建。因此,要构建有效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应多样化。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教知识”的问题,而对课堂气氛较为忽视,尤其对师生关系不够关心。一些教师和学生关系不融洽,虽然自己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充耳不闻,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需要以感情为基础,故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实践证明,一名备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而要做到这一点,尊重学生是前提。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爱好,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老师,由喜欢老师而喜欢化学学科,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在课堂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往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注重自己“讲”,而对学生的思考较为轻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从而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化学成绩不好,课堂中不愿积极参与探究,其原因是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改革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外,课堂中注重问题情境创设也是较为重要的。问题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或生活为出发点,通过情境而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构建,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多,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可利用故事、话题来引出问题,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都必须考虑情境和问题的关联性,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创设而忽视问题的启发性。同时,教师还必须考虑问题和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要注重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中。以《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奥运圣火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火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观看红磷和白磷的燃烧,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燃烧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刚才观察的几组燃烧情况,思考燃烧的特征是什么,并尝试自己给燃烧下一个定义。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得到激发。同时用情境来引入燃烧,在问题的启发下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定义和条件,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探究,从而促进有效课堂的展开。

三、注重提问设计,引导探究构建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也是师生互动较为有效的方式。传统教学走的是“灌输式”路线,而新课改下的化学则提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个体差异,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所提的问题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构建。

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层次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以《钠的化合物》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后,提问:通过对钠的氧化物的观察,你能从中认识钠的氧化物的哪些物理性质?请通过讨论列表加以对比。接着追问:对于钠的氧化物,还应该了解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证实这些物理性质?根据你了解的Na2O的性质,它在水中发生的仅是溶解过程吗?Na2O2是否表现出类似的性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Na2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探究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归纳。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传统初中化学中,教师为更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嫌实验太麻烦,更多的时候是以演示实验来代替探究性实验,甚至一些教师单纯地让学生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认为这样可让学生直接把握实验重点,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会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做实验,展示各种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新奇现象发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而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各种疑问也就随之而生。教师结合化学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生产中去参观、调查,一方面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从科学、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需要解决的探究性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迈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但要提高表述问题的能力,则需要进一步的工作。基本的策略就是学生提问后及时组织讨论、交流、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讨论中提高提出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整齐划一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分层的方式来进行,即将班级学生按照基础水平、解题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作业来辅助练习,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构建;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训练来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化学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