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4-08-21李勇
李勇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重要的源泉。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它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一、实验要富有趣味性
教学中,如果能以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制造悬念,创设情境,则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当学生对实验产生好奇的时候,往往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通过一些富有趣味的小实验,能达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效果。如“烧不坏的小手帕”“喷泉”等趣味小实验,能使学生感到化学的魅力,能吸引学生去探索。再如,学到“缓慢氧化和自然”时,先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滤纸挂起晾干,约半分钟后,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然后着火。不用点燃,滤纸为什么会着火呢?这样的实验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讲授新课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实验要富有创造性
旧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主要还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增加一些富有创意的内容,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学习燃烧条件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白磷在60摄氏度的水中是不能燃烧的,但这时往水里通入氧气,使氧气与白磷接触,结果白磷能在水中燃烧起来,这不可思议的现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设法弄清原因。再如,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除了用教材的演示实验验证外,为了提高对比性,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做这样的实验:将试管倾斜约60度,把氯酸钾放在试管底部,二氧化锰放在中部,试管中放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加热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加热氯酸钾一段时间后,小木条火星闪烁,而在这时将二氧化锰滑入试管底部,小木条立即复燃。本实验操作方便,效果明显,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三、实验要富有探究性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学习中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例如:学完溶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鉴别同体积的饱和食盐水与蒸馏水,并写出鉴别方法与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思考,从本质上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或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探究其中的原因,并设计出多种方案。再如,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的联系,可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将一颗烧红的碳酸钙放进无色的酚酞溶液中,溶液会立刻变成红色,然后用一根导管向溶液中吹气,溶液立即变浑浊,而且红色慢慢消失,继续吹气,溶液又变澄清。这一实验贴近生活,现象明显,趣味性强,很能吸引学生。通过类似的探究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路开阔,能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去探索。
四、实验可以有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并不是无主题、无目的,而是在学生明确实验主题及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在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中,不完全按课本或老师事先确定好的、统一要求的实验进行,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在实验准备的时候,允许学生有选择仪器的自主,有设计实验装置的自主,甚至允许学生设计、自制实验仪器。这样,学生才会有更浓厚的兴趣、更大的成就感。
五、实验要联系生活
化学源于生活,因此,贴近生活的实验会使学生置身其中而倍感亲切,做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充满激情。如在学习pH值时,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个土壤pH值的实验,并让学生自己到野外取样,亲自测定其酸碱度,然后让学生设计改变其酸碱度的方案。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巩固了知识,还能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总之,设计、利用好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欲望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