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以《天水导游实务》为例

2014-08-21董珍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天水导游旅游

董珍慧,何 瑛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74102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方向,也是德国、瑞士等欧洲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极其重要的环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主要以职业行动领域的行动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编排、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施项目化教学,可以简 述 为“行 动 领 域——学 习 领 域——学 习 情境”。[1](P25-30)自2008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采用,现已形成了理、工、文、经、管不同专业类别的改革成果。相对工科专业,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改革相对缓慢,主要体现为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偏重学科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与技能训练方式较为单一,此类问题会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愈发凸显,专业间的横向差距也将会不断被拉大。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其关键是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模块化教学项目,制定严密的行动方案,建立合理的过程考核机制及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天水导游实务》是在原《模拟导游》和《导游实务》课程基础上,引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区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升。通过实施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的课程设计,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区域特点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评为2011年度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改革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要围绕旅游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资格考核为依托制定课程目标。通过《天水导游实务》的改革实践,探索了以下几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职业岗位调研。职业岗位调研可以准确反映出企业岗位设置、岗位变迁、岗位成长规律。[2]通过走访旅行社及有关旅游企业后了解到毕业生首次就业所从事的岗位以导游员、业务员、讲解员等岗位为主。通过毕业生的发展、成长与再教育可将他们培养成计调经理、部门经理等中、基层管理者。

其次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职业岗位的调研与分析,两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一是面向职业岗位的日常工作能力。如旅游日程安排策划的能力、景点讲解能力、保健救护的能力、娱乐表演的能力以及组织实施服务的能力;二是面向职业发展的岗位适应能力与职业生涯划能力。如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知识转化等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信息收集、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自我调控等社会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面向学习领域的知识培养目标和面向职业领域的能力培养目标,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提供市场依据。

(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情境,设计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的最在大特征在于通过连续、整体的“行动”过程来“模拟”工作任务,因此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情境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决定性参照系[3],而落实到具体学习过程则是采用关联教学、案例教学来进行。《天水导游实务》突破了传统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对课程设计范式,构建出一个以完成“为某台湾团队来天水旅游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的真实工作任务为目标串联学习领域的课程结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紧紧围绕天水地陪导游工作过程展开,教学内容则以项目化形式进行(见表1)。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实施一体化教学 基于本课程设计的典型工作情境,课堂教学模拟导游工作过程、实地模拟地陪导游完成接团工作任务,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与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天水麦积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等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以及天水宾馆、天水机场等。将课堂搬进实训基地,课程教学结合导游工作过程,实现边教、边学、边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开始熟悉导游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逐渐培养胜任导游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同时课程设计的不同阶段也为持续性、过程化考核奠定了基础。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基于课程设计的典型工作情境,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切实具备“双师”素质。[4](P15-25)在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方面主要采取了面向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比赛、技能演练、公开课、师生评教、导师制等形式,以此来提高课程建设团队的基本教学能力;通过组建区域旅游业务培训中心、聘请景区优秀导游员开展示范课、赴国内外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课程建设团队的业务能力;通过实习指导、企业锻炼、双师培训,提高课程建设团队的双师素质;通过科研课题、产学研结合等项目,提高课程建设团队的科研开发能力。近三年来,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职业资格证及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到100%,远远超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有率50%的标准,旅游管理教学团队也因此被评定为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

(五)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与改革的重要环节。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即通过课程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与社会能力相结合,将企业考核和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标准融入到学校考核体系中。《天水导游实务》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由四方面构成(见表2)。

表1 《天水导游实务》课程学习项目与模块 单位:学时

表2 《天水导游实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单位:分

(六)基于课程设计的典型工作情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编排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改革,重点是课程整合,最终体现为学习领域的教材开发。根据课程整体建设规划,依据“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理念,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与区域旅游企业合作开发了课程配套教材《天水导游实 务》。[5](P50-100,P30-33)在 教 材 的 编 排 和 素 材 搜集过程中集中调研了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众多优秀旅行社一线,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设计出了“天水两日游”的优质旅游线路,填补了天水旅游线路安排的许多空白点。以旅游产品为主线开发的教材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引领了区域旅游景区线路开发的新思路。由于教材在专业理论掌握途径的优化、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方面做出了巨大革新,学生在专业理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较往届毕业生均有了显著提升。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特色

通过《天水导游实务》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形成了以下特色。

(一)工作过程设计系统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质在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通过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为学生创建真实互动的情境性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习情境设计重在学习情境的选取。选取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根据旅游企业一线走访调研的资料和高职旅游管理类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设置学习情境;二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职业技能设置学习情境;三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设置学习情境。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的设计为学习领域课程的落实、组织和实施提供了保障,为教师、学生完成面向工作领域的教与学提供了一种范式。

(二)课程建设全方位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内涵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6]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建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如邀请旅游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工作过程要求的课程标准;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实现工学结合;以职业资格证考核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途径,按照旅游企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建立具备职业情境的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境训练中建构知识、内化能力;根据旅游企业实际工作,设计学习情景,明确学习任务,在全仿真的工作情景中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考核评价上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纳入其中,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既锻炼了职业能力又培养了职业道德。

《天水导游实务》课程将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根据旅行社的实际工作,结合完成地陪导游接团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编制了接团委派书、接待计划、旅行社服务质量跟踪调查表等学材,将导游服务流程、讲解技能、人际沟通技能、保健救护技能和娱乐表演技能等职业能力融为一体,结合地陪工作任务的逐步实施,在全仿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导游技能的训练。

(三)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开发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材,即由旅游企业行业资深专家、业务骨干和学校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面向“学习领域”的实用性教材。在教材建设中,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到旅游企业,针对就业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等,与长期从事旅游企业工作的人员进行研讨确定教材大纲,以项目的实现来组织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企业人员全面参与了 教材内容的开发,教师首先深入到旅游企业一线搜集原始资料,与企业专家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后形成初稿,然后对课程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学时分配、考核体系的合理性,最后提交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形成定稿。整个开发过程保证了教材理论性与实践性、行业性与专业性的高度协调。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就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理念,通过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共建课程,把学科本位的理论知识转移到具体工作项目中,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直观地掌握职业技能,切实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1]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8).

[3]董观志.旅游管理3M 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J].旅游学刊,2012(S3).

[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何瑛.天水导游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万苗苗.完善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精品课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思路[J].经济师,2010,(3).

猜你喜欢

天水导游旅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
旅游
网约导游
“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目标引领下的“导游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