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探究教学法

2014-08-21周启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物体初中生物理

周启平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教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探究教学法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探究途径

通常情况下,在教室里空间位置较近或者是性别相同的初中生之间非常容易开展合作探究。除此之外,互补性性格的初中生之间也非常容易开展合作探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可以设计多向的合作学习活动,以拓宽课堂探究的途径。

例如,在教学“力的平衡”时,可设计这样一个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寻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平衡的例子。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在各个小组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家一共列举出了20多个例子。看到学生列举出的这些例子,让我也大开眼界。最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共同总结出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受力平衡。就这样,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原本很难的教学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丰富探究内容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情境的营造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在情境营造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进行探究。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情境的创设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与学生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有学生认为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有的认为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有的认为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有关,更有学生认为浮力和物体的体积相关……面对此种情况,我出示了两个多媒体画面:一个是海上航行的万吨大轮船,一个是包罗万象的海底世界。同学们都被多彩的多媒体画面吸引住了。我接着问:“为什么海水可以承载万吨大轮船,却不能承载一块小小的石头呢?”然后我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水,把鸡蛋放入其中时,鸡蛋会悬浮在烧杯中;把木块放入其中时,木块会漂浮在烧杯中;把铁块放入其中时铁块会沉下去。看到这样的实验现象以及刚才的多媒体画面,同学们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于是我说道:“同学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请和我一起走进我们今天要探索的问题——物体的浮沉。”就这样,同学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我一起,再次进入了课堂探究当中,且表现出了很大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教学的敏感性,寻找探究契机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学,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敏感性,积极发现和挖掘课堂中存在的一切探究因素,抓住这些探究时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探究教学。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初中生在物理学习方面都是追求上进的,也是热情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不敢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真实学习过程。还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却还是随着大众的说法,而人云亦云。还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却不敢提出来,怕受到别人的嘲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失去很多探究的机会。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例如,批评那些耻笑别人发言错误的同学,鼓励那些积极发言的同学等。最终在课堂中形成一种积极发言、勇于探索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敢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一个信息捕捉者。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利用,有效设计探究教学。相信在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探究教学一定可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大放光芒,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J].教育研究,2011(2):23.

[2]欧阳伦四.浅谈课堂教学中批判思维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42.

(责任编辑易志毅)

猜你喜欢

物体初中生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只因是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我不是教物理的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