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问

2014-08-21黄莉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苏科版菱形内角

黄莉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师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连接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至思维,可以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就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提问,谈几点浅见.

一、情境创设时的提问

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2×2×2=0.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提问: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子?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激烈争论,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们惊讶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厚度是如何列式计算得到的.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又如,2004年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从三个方向看》时,我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引入:同学们都喜欢看奥运会,老师也喜欢看,尤其是跳水比赛,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多媒体播放奥运会跳水比赛时从三个不同方向拍摄的同一时刻的画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画面是从哪几个方面拍摄的?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内容入手,拉近了师生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答问中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时的提问

这种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关键和本质的提问,对推导公式和法则有辅助作用.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熟练掌握法则、定理和公式.

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

①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

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

③还可以怎样做?

通过教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比如,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节课进行小节时,教师提问:

①定理求证过程中运用哪些数学思想?(四边形与多边形“类比”)

②采用了哪些数学方法?(转化)

③这类数学思想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化整为个)

④掌握这种方法对求证数学论题有何指导作用?

三、习题课的提问

这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联系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并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问题的表现形式是提示、诱导和指导,创设发现情境,减小问题坡度和难度,以利于学生跨上由知识掌握到应用的新台阶,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DAB,这个四边形是菱形吗?简述你的理由.

改编后的问题1:如图2,已知C为△EAF边EF上一点,CD∥AF,CB∥AE,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2:四边形ABCD有可能是特殊的四边形吗?如矩形、菱形?

问题3:什么情况下,即点C在什么位置上,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问题4: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EAF折出一个菱形吗?(不能借助任何工具)

四、进行课堂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的方法和形式.在提问的方法上,应富于变化,切忌总用“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提问形式.同时既可指定学生单个回答,又可让相邻座位的学生相互回答,也可就近分组回答.

(2)把握提问的时机.教学的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这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因势利导,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择突破口.

(3)尝试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从没有问题变有问题.

(责任编辑 黄桂坚)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师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连接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至思维,可以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就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提问,谈几点浅见.

一、情境创设时的提问

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2×2×2=0.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提问: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子?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激烈争论,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们惊讶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厚度是如何列式计算得到的.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又如,2004年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从三个方向看》时,我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引入:同学们都喜欢看奥运会,老师也喜欢看,尤其是跳水比赛,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多媒体播放奥运会跳水比赛时从三个不同方向拍摄的同一时刻的画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画面是从哪几个方面拍摄的?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内容入手,拉近了师生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答问中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时的提问

这种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关键和本质的提问,对推导公式和法则有辅助作用.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熟练掌握法则、定理和公式.

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

①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

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

③还可以怎样做?

通过教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比如,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节课进行小节时,教师提问:

①定理求证过程中运用哪些数学思想?(四边形与多边形“类比”)

②采用了哪些数学方法?(转化)

③这类数学思想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化整为个)

④掌握这种方法对求证数学论题有何指导作用?

三、习题课的提问

这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联系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并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问题的表现形式是提示、诱导和指导,创设发现情境,减小问题坡度和难度,以利于学生跨上由知识掌握到应用的新台阶,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DAB,这个四边形是菱形吗?简述你的理由.

改编后的问题1:如图2,已知C为△EAF边EF上一点,CD∥AF,CB∥AE,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2:四边形ABCD有可能是特殊的四边形吗?如矩形、菱形?

问题3:什么情况下,即点C在什么位置上,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问题4: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EAF折出一个菱形吗?(不能借助任何工具)

四、进行课堂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的方法和形式.在提问的方法上,应富于变化,切忌总用“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提问形式.同时既可指定学生单个回答,又可让相邻座位的学生相互回答,也可就近分组回答.

(2)把握提问的时机.教学的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这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因势利导,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择突破口.

(3)尝试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从没有问题变有问题.

(责任编辑 黄桂坚)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师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馈信息的桥梁,是连接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至思维,可以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就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提问,谈几点浅见.

一、情境创设时的提问

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2×2×2=0.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提问: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子?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激烈争论,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们惊讶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厚度是如何列式计算得到的.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又如,2004年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从三个方向看》时,我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引入:同学们都喜欢看奥运会,老师也喜欢看,尤其是跳水比赛,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多媒体播放奥运会跳水比赛时从三个不同方向拍摄的同一时刻的画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画面是从哪几个方面拍摄的?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内容入手,拉近了师生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答问中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时的提问

这种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关键和本质的提问,对推导公式和法则有辅助作用.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熟练掌握法则、定理和公式.

如,在教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

①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是怎样知道的?

②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的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

③还可以怎样做?

通过教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比如,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节课进行小节时,教师提问:

①定理求证过程中运用哪些数学思想?(四边形与多边形“类比”)

②采用了哪些数学方法?(转化)

③这类数学思想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化整为个)

④掌握这种方法对求证数学论题有何指导作用?

三、习题课的提问

这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联系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并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问题的表现形式是提示、诱导和指导,创设发现情境,减小问题坡度和难度,以利于学生跨上由知识掌握到应用的新台阶,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DAB,这个四边形是菱形吗?简述你的理由.

改编后的问题1:如图2,已知C为△EAF边EF上一点,CD∥AF,CB∥AE,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2:四边形ABCD有可能是特殊的四边形吗?如矩形、菱形?

问题3:什么情况下,即点C在什么位置上,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

问题4: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EAF折出一个菱形吗?(不能借助任何工具)

四、进行课堂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的方法和形式.在提问的方法上,应富于变化,切忌总用“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提问形式.同时既可指定学生单个回答,又可让相邻座位的学生相互回答,也可就近分组回答.

(2)把握提问的时机.教学的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这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因势利导,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择突破口.

(3)尝试由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从没有问题变有问题.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苏科版菱形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改进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开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割问题
“数形结合”巧解二次函数问题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落脚点在哪里:基于苏科版教材七上课题活动“翻转茶杯”
理解教材 精心设计 主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解读及教学实录片段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