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探究性学习实践方法例谈
2014-08-21吕加良
吕加良
一、 猜想、验证——激趣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很多内容恰好以直观为主,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处处可见,而立体图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正是我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操作,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猜想。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中,老师介绍完“面、棱、顶点”以后,让学生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多少条棱,这些棱有什么特点。学生几乎都能想到:长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这时老师追问:你能证明你的想法吗?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很快,测量比较、用直尺测量、拆开来对折、把一个表面画在纸上测量等证明方法一一呈现。这时教师还不罢休:你们都说正方体所有棱长都相等,那为什么有的人测得的棱长是10厘米,有的人测得的棱长是13厘米呢?学生一阵思考后,小手陆续举了起来,得出更为完整的结论:同一个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还有的同学将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长、宽、高3组,每组4条,通过测量以后得出每组的4条长度都相等。这样,学生在猜测中动手,在动手中猜测,实践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一课中,猜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初步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后,自然引发这样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究竟与长、宽、高是怎样的关系呢?这就给随后的动手实践指明了目标: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摆和计算,探究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这种操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操作,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指令盲目操作。
二、自学+导学——提炼能力
自学能力水平是学会学习的程度标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作为教师教学的长期目标。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教师应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中应以“导学”为主。
1.“体积和容积”教学
首先是课前,教师布置了这样一组自学任务:
①学课本第19、20页的例题,掌握例题所讲的知识;
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③完成第20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内容,把有困难的地方记录下来;
④写出你在自学这部分内容时的一些想法、发现等。
⑤有兴趣的同学可到课外去寻找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提高题或兴趣题推荐给大家。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六个环节:
(1)实验引入
①两个玻璃杯同样大,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然后在两个杯中依次倒水,问:为什么还剩下一些水?
②一个杯中装有1只桃,另一杯中装有1个荔枝,再次倒水,问:倒进几号杯里的水多一些?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并板书。
(2)自学汇报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①自己说一说:通过自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小组交流,说说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
③小组轮流上台汇报。
④同学质疑。
⑤好题推荐。
(3)导学
①体积是怎样定义的?
②容积是怎样定义的?
③体积和容积有关系吗?有什么不同之处?
④体积和容积与前面学过的“长度”“面积”有关系吗?
(4)帮学。对于以上问题,或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对于全班都不懂的问题,老师给予讲解。
(5)检学。完成课本第23页的练习五的1~5题。
(6)评学。各人先评价一下自己或他人在本节课的表现,对于表现特别好的给予表扬加分。
2.“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教学
经过简单的自学操作汇报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沿不同的棱剪开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沿不同的棱剪开后正方体有11种展开图”实施导学帮学。
(1)生示范,师引导。请一学生在展示台演示其小组的方法,将展开图贴于黑板上。师:其他组有不同剪法的但得到的展开图是一样的请上台演示。
(2)操作汇报,得出确切的结论:不同的剪法能得到同样的展开图。
(3)分类汇总:根据不同小组的操作及汇报得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特归类1-4-1的6种、2-3-1的3种、2-2-2的1种、3-3的1种,合计11种。
三、 多媒体介入——具体形象
多媒体技术具有明亮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和丰富的动画效果,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多种刺激,使教学内容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学中需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长方体6个面分成上下、前后、左右3组,由于每组中的2个面分别相等,所以在计算时只需要计算其中的3个面即可。教师先采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将3组面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出来,每组中的面均能清晰看出分别是长与宽相乘,长与高相乘,宽与高相乘,再将它们各乘2即可。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时,教师先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然后通过动画将长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宽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高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演示得出一层即是10×10=100个,100×10层=1000个,进而得出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四、注重实践——延伸拓展
《表面积的变化》活动课作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结束是无可厚非的。教材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也是对知识的一次拓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探索实践机会。在实践操作环节结束,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教师安排了拼拼说说环节,让学生思考: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哪些方法,怎样做到有序思考?学生很快得出了以下几种情况:8=1×1×8;8=1×2×4;8=2×2×2。他们发现: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差越大时,它的表面积也越大;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差越小时,它的表面积也越小;当拼成大正方体时表面积最小。看到学生这么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再次让他们思考:如果有80个小正方体呢?用列举法还行得通吗?部分学生想到了分解质因数的办法,真厉害!既然8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和表面积最小的都找到了,80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也迎刃而解!可见学生确实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展示他们才能的时间和空间,隐藏在他们头脑中的潜力就会喷涌而出。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真的能在具体而繁重的教学之余多一点这方面的思考,多一些具体有效的行动,将会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
一、 猜想、验证——激趣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很多内容恰好以直观为主,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处处可见,而立体图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正是我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操作,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猜想。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中,老师介绍完“面、棱、顶点”以后,让学生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多少条棱,这些棱有什么特点。学生几乎都能想到:长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这时老师追问:你能证明你的想法吗?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很快,测量比较、用直尺测量、拆开来对折、把一个表面画在纸上测量等证明方法一一呈现。这时教师还不罢休:你们都说正方体所有棱长都相等,那为什么有的人测得的棱长是10厘米,有的人测得的棱长是13厘米呢?学生一阵思考后,小手陆续举了起来,得出更为完整的结论:同一个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还有的同学将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长、宽、高3组,每组4条,通过测量以后得出每组的4条长度都相等。这样,学生在猜测中动手,在动手中猜测,实践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一课中,猜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初步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后,自然引发这样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究竟与长、宽、高是怎样的关系呢?这就给随后的动手实践指明了目标: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摆和计算,探究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这种操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操作,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指令盲目操作。
二、自学+导学——提炼能力
自学能力水平是学会学习的程度标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作为教师教学的长期目标。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教师应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中应以“导学”为主。
1.“体积和容积”教学
首先是课前,教师布置了这样一组自学任务:
①学课本第19、20页的例题,掌握例题所讲的知识;
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③完成第20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内容,把有困难的地方记录下来;
④写出你在自学这部分内容时的一些想法、发现等。
⑤有兴趣的同学可到课外去寻找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提高题或兴趣题推荐给大家。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六个环节:
(1)实验引入
①两个玻璃杯同样大,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然后在两个杯中依次倒水,问:为什么还剩下一些水?
②一个杯中装有1只桃,另一杯中装有1个荔枝,再次倒水,问:倒进几号杯里的水多一些?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并板书。
(2)自学汇报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①自己说一说:通过自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小组交流,说说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
③小组轮流上台汇报。
④同学质疑。
⑤好题推荐。
(3)导学
①体积是怎样定义的?
②容积是怎样定义的?
③体积和容积有关系吗?有什么不同之处?
④体积和容积与前面学过的“长度”“面积”有关系吗?
(4)帮学。对于以上问题,或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对于全班都不懂的问题,老师给予讲解。
(5)检学。完成课本第23页的练习五的1~5题。
(6)评学。各人先评价一下自己或他人在本节课的表现,对于表现特别好的给予表扬加分。
2.“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教学
经过简单的自学操作汇报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沿不同的棱剪开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沿不同的棱剪开后正方体有11种展开图”实施导学帮学。
(1)生示范,师引导。请一学生在展示台演示其小组的方法,将展开图贴于黑板上。师:其他组有不同剪法的但得到的展开图是一样的请上台演示。
(2)操作汇报,得出确切的结论:不同的剪法能得到同样的展开图。
(3)分类汇总:根据不同小组的操作及汇报得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特归类1-4-1的6种、2-3-1的3种、2-2-2的1种、3-3的1种,合计11种。
三、 多媒体介入——具体形象
多媒体技术具有明亮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和丰富的动画效果,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多种刺激,使教学内容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学中需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长方体6个面分成上下、前后、左右3组,由于每组中的2个面分别相等,所以在计算时只需要计算其中的3个面即可。教师先采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将3组面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出来,每组中的面均能清晰看出分别是长与宽相乘,长与高相乘,宽与高相乘,再将它们各乘2即可。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时,教师先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然后通过动画将长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宽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高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演示得出一层即是10×10=100个,100×10层=1000个,进而得出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四、注重实践——延伸拓展
《表面积的变化》活动课作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结束是无可厚非的。教材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也是对知识的一次拓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探索实践机会。在实践操作环节结束,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教师安排了拼拼说说环节,让学生思考: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哪些方法,怎样做到有序思考?学生很快得出了以下几种情况:8=1×1×8;8=1×2×4;8=2×2×2。他们发现: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差越大时,它的表面积也越大;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差越小时,它的表面积也越小;当拼成大正方体时表面积最小。看到学生这么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再次让他们思考:如果有80个小正方体呢?用列举法还行得通吗?部分学生想到了分解质因数的办法,真厉害!既然8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和表面积最小的都找到了,80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也迎刃而解!可见学生确实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展示他们才能的时间和空间,隐藏在他们头脑中的潜力就会喷涌而出。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真的能在具体而繁重的教学之余多一点这方面的思考,多一些具体有效的行动,将会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
一、 猜想、验证——激趣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很多内容恰好以直观为主,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处处可见,而立体图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正是我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操作,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猜想。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课中,老师介绍完“面、棱、顶点”以后,让学生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多少条棱,这些棱有什么特点。学生几乎都能想到:长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这时老师追问:你能证明你的想法吗?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很快,测量比较、用直尺测量、拆开来对折、把一个表面画在纸上测量等证明方法一一呈现。这时教师还不罢休:你们都说正方体所有棱长都相等,那为什么有的人测得的棱长是10厘米,有的人测得的棱长是13厘米呢?学生一阵思考后,小手陆续举了起来,得出更为完整的结论:同一个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还有的同学将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长、宽、高3组,每组4条,通过测量以后得出每组的4条长度都相等。这样,学生在猜测中动手,在动手中猜测,实践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一课中,猜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初步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后,自然引发这样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究竟与长、宽、高是怎样的关系呢?这就给随后的动手实践指明了目标: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摆和计算,探究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这种操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操作,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指令盲目操作。
二、自学+导学——提炼能力
自学能力水平是学会学习的程度标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作为教师教学的长期目标。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教师应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中应以“导学”为主。
1.“体积和容积”教学
首先是课前,教师布置了这样一组自学任务:
①学课本第19、20页的例题,掌握例题所讲的知识;
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③完成第20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的内容,把有困难的地方记录下来;
④写出你在自学这部分内容时的一些想法、发现等。
⑤有兴趣的同学可到课外去寻找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提高题或兴趣题推荐给大家。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六个环节:
(1)实验引入
①两个玻璃杯同样大,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桃,然后在两个杯中依次倒水,问:为什么还剩下一些水?
②一个杯中装有1只桃,另一杯中装有1个荔枝,再次倒水,问:倒进几号杯里的水多一些?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入课题并板书。
(2)自学汇报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①自己说一说:通过自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小组交流,说说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
③小组轮流上台汇报。
④同学质疑。
⑤好题推荐。
(3)导学
①体积是怎样定义的?
②容积是怎样定义的?
③体积和容积有关系吗?有什么不同之处?
④体积和容积与前面学过的“长度”“面积”有关系吗?
(4)帮学。对于以上问题,或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对于全班都不懂的问题,老师给予讲解。
(5)检学。完成课本第23页的练习五的1~5题。
(6)评学。各人先评价一下自己或他人在本节课的表现,对于表现特别好的给予表扬加分。
2.“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教学
经过简单的自学操作汇报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沿不同的棱剪开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沿不同的棱剪开后正方体有11种展开图”实施导学帮学。
(1)生示范,师引导。请一学生在展示台演示其小组的方法,将展开图贴于黑板上。师:其他组有不同剪法的但得到的展开图是一样的请上台演示。
(2)操作汇报,得出确切的结论:不同的剪法能得到同样的展开图。
(3)分类汇总:根据不同小组的操作及汇报得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特归类1-4-1的6种、2-3-1的3种、2-2-2的1种、3-3的1种,合计11种。
三、 多媒体介入——具体形象
多媒体技术具有明亮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和丰富的动画效果,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多种刺激,使教学内容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教学中需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长方体6个面分成上下、前后、左右3组,由于每组中的2个面分别相等,所以在计算时只需要计算其中的3个面即可。教师先采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将3组面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出来,每组中的面均能清晰看出分别是长与宽相乘,长与高相乘,宽与高相乘,再将它们各乘2即可。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时,教师先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然后通过动画将长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宽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高上的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演示得出一层即是10×10=100个,100×10层=1000个,进而得出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四、注重实践——延伸拓展
《表面积的变化》活动课作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结束是无可厚非的。教材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也是对知识的一次拓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探索实践机会。在实践操作环节结束,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教师安排了拼拼说说环节,让学生思考: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哪些方法,怎样做到有序思考?学生很快得出了以下几种情况:8=1×1×8;8=1×2×4;8=2×2×2。他们发现: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差越大时,它的表面积也越大;当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差越小时,它的表面积也越小;当拼成大正方体时表面积最小。看到学生这么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再次让他们思考:如果有80个小正方体呢?用列举法还行得通吗?部分学生想到了分解质因数的办法,真厉害!既然8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和表面积最小的都找到了,80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也迎刃而解!可见学生确实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展示他们才能的时间和空间,隐藏在他们头脑中的潜力就会喷涌而出。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真的能在具体而繁重的教学之余多一点这方面的思考,多一些具体有效的行动,将会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