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案的实证分析

2014-08-20胡利姗

新课程·中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学案高中

胡利姗

摘 要:通过对现行高中生物学案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从学案的结构、内容和呈现形式上来看,学案及其以之为载体的教学都无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缺乏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关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待商榷。总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载体,学案不可能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对“学案”进行了教学实践的探索,以期能以学案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开创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局面。《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高中生物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么,现行的高中生物学案是否真正体现了这四个基本理念?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拟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高中生物学案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二、学案的实证分析

1.从结构上分析

实施学案教学后,传统的授课型课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一些教育实践者感到欣慰和兴奋,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课堂。但是仔细分析现行的高中生物学案,我们不难发现,单从结构上看,学案到教案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仍按教案的预定思维组织学案结构。学案取代教案,本是想通过导学案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寻求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然而,现有的导学案在设计上往往侧重于照搬课本,甚至是将课本内容重新进行了一次“伪包装”,然后美其名曰“导学案”,或者是原先教案的“灵活”改编,这样的学案设计其实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

2.从内容上分析

从内容上分析,现行的高中生物学案是否真正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首先,学案的学习目标变成了教案教学目标的简单复制。显然,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不是同一概念,因为二者面对的和适用的对象不同,可是有的学案竟然简单地将教学目标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直接复制在学案上,这样的三维目标恐怕难以实现其教育价值。其次,导学环节设置过于模式化。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直接将教案里的诸如“引入主题、自读感知、合作探究、能力提升”等内容嫁接在学案上,让学案成为教案的翻版。这种模式化的导学环节学案范例不在少数。再次,学案中的习题性问题、概念性知识以及原理性知识主要都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呈现,且内容很多,学案几乎就成了“练习册”。学生忙于查找资料、填空解答,疲于应付,根本就没有潜心阅读、静心思考、深入探究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演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讲解、对答案”,没有留下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痕迹”。学案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自称,但在内容上却都是以高考所要考查的知识为主要学习目标而设计的练习题,那么,以之为载体的教学既无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缺乏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关照,何谈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呢?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差异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教育期望价值呢?

3.从呈现形式上分析

当前高中生物学案的呈现形式也不容乐观。首先,当前学案并未真正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课堂教学面临的永恒课题,学案教学以专注于“学生的学”自称,更不能例外。但是就现在学案教学的实行情况来看,全班、全校甚至全区统一使用一套学案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种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使用学案的做法,不仅脱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控制,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其次,导学案的呈现方式出现固定化和模式化倾向。现行的高中生物学案教学通常在课前或当堂发放学案供学生预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通常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固定了一般模式,即机械化地安排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导学导练和拓展提高四个环节。忽略某些环节(例如合作探究环节),这种严格控制教学环节以及时间安排的形式本身就忽略了课堂的复杂性与生成性,不仅违背了教育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还违反了新课改的理念。再者,使用学案的课堂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生汇报个人学习结果为主,很少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课堂上,许多学生将“教学用书”之类教辅书上的答案搬到学案上,在课堂上一一回答,课堂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能力”严重受损,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弱化了。许多学校还尝试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实施学案教学,结果小组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小组虽然是在合作,但小组成员中一些学生对学习的体验不足,“随波逐流”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无论从学案的结构、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来看,学案都有“穿新鞋,走老路”的嫌疑,以之为载体的教学既无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缺乏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关照,更不用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了。综上所述,作为教学变革的一种载体,学案身上有着很强的预定思维的痕迹,它不可能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教育价值,也无需再承担起今日所要承担的过重使命了。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论学案教学的利弊与改进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2(10):7-8.

[2]崔益林.导学案,究竟能够走多远[J].教育科学论坛,2012(8):20-21.

[3]安桂清.学案教学,何去何从[J].基础教育课程,2012(4):36-38.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学案高中
乡愁导学案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