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声 教之韵
2014-08-20王娟娟
王娟娟
摘 要:实践表明,小学低段班级合唱教学在许多学校都未能很好地开展。从小学刚入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对中高年级的合唱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的是把和声训练渗透在听、唱、奏、演、编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看似无形的教学隐线中感受和声,在有趣的律动表演中感知多声部和声特点,在好玩的游戏中参与多声部和声实践,在熟悉的歌曲表演中尝试简单的多声部和声体验,为中高年级合唱曲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班级合唱;入门教学
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均衡。著名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所创造的和谐之美,可以造就集体感和友谊,能给人生带来精神升华的时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低段的二声部乃至多声部合唱教学存在诸多普遍的问题。首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第3册才出现轮唱歌曲;其次,有的老师推咎于合唱难度大、学生音准不行,将多声部直接减成单声部教学;再次,学生在学唱过程中频繁出现各个声部相互“串门”等混乱状态,老师更是对美好的和声望而兴叹,并且纵观市、县音乐教学研讨活动中,敢于挑战合唱课的老师更如凤毛麟角。小学的合唱歌曲教学为何让我们大多数的一线音乐教师如此纠结呢?思考成因:(1)音乐教师缺乏合唱教学的整体意识和系统意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方法。(2)学生学习合唱困难重重,久而久之,对合唱不感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在音乐课上带领低年级学生进入合唱之门,使每一个学生都原因参与合唱,体验合唱带来的无穷魅力呢?笔者通过校本实践,在一至三年级的音乐课堂作了几点尝试,阐述如下:
一、有意提前渗透和声概念——唤醒和声细胞
童聲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掌握合唱能力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熏陶学生的性格情操,以及扩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刚刚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开始,转变传统的单声部音乐教学模式,将以往在低年段“无意识的”优化为“有意识的” 和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接受并喜欢和声,在音乐课堂中逐渐掌握多声部合唱能力,并让这一理念持续贯穿整个学段的教学任务之中。
如,《师生问好歌》:
第一句先由老师唱出上行的旋律,然后第二句师生共同唱出旋律下行的纯四度、小三度和声,最后第三句在老师柯尔文手势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唱出下行的旋律,但构成一个大三度和声效果。让学生感觉到一句简单的问候,也可制造出美妙的和声。
又如“柯尔文”手势进课堂:
在一年级的第一节音乐课,我将7个小音符用不同的色块以台阶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习音符的唱名。这样,学生快速认识音阶及它们之间的音高关系,并在柯尔文手势的“引见”下走进音乐王国。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我们可以慢慢地(无须7个音符一次性都教,那样学生一下子难以消化)要求学生左右手并用,结合每个音符的手势唱音符。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很有耐性。我一般会以■这样的顺序来进行三度和声的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认识音符的同时也初步确立三度音程的音高概念。
二、律动中体验声部织体特点——激活和声细胞
低段学生爱动爱玩,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律动表演正是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的常用手段。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动起来,让音乐真正走入他们的心里,直至表现音乐。同样,在多声部音乐实践活动中,律动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多声部的不同形态及特点,从而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多声部织体带来的丰满音响以及丰富的表现力。
1.“看”出音乐的声部特点——分组表演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更未能熟练识谱,选择图谱辅助合唱教学,形象直观,从图面上能直接反映出音的高低、走向,能很好地辅助合唱教学。
如,第5册歌曲《钟声丁丁当》:
根据这样的图谱,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高声部,模仿悠扬的小钟,另一组为低声部,模仿平稳的大钟。通过两个声部各自的体态模仿表演,各声部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声部音高的走向。并且低声部知道在哪一个拍点进入,两个声部之间是如何配合的,图谱中一目了然,很好地辅助合唱教学。
在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中,学生容易被主旋律中旋律性、节奏感强的织体所吸引,抓住这部分的音乐进行律动,让他们愿意听着音乐有序地去参与、乐于表现特定的音乐形象。
2.“听”出声部织体的互动——合作表演
教材中的许多欣赏曲中包含了丰富的声音配置,许多声部材料清晰简洁、对比性强的作品的声部可以让学生明显地“听”到,律动使学生在音乐中体验中感受音乐形象,让不同旋律在各声部的律动表演中一览无余。
如,第1册欣赏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中的第一乐段,主旋律的4句口哨主题反复出现,同头不同尾,学生很快会抓住音乐形象,而低音部分行进的踏步声却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而音乐生动、丰富的表现力恰恰是因为伴奏声部的衬托。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熟悉主旋律,在此基础上关注聆听低音部分的恒拍(XX)脚步声,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学生分成两个组:A组学生根据主旋律反复出现同头不同尾、悠闲自得的音乐形象特点表演;B组学生则按低音轻踏步的节奏(XX)恒拍模仿小狗乖巧有规律的脚步声。
通过律动参与表演,各个声部织体中各种形态的音乐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就能有清晰的印象。像第1册欣赏管弦乐曲《野蜂飞舞》、第2册欣赏管弦乐曲《调皮的小闹钟》等都可以让学生“听”到各声部音乐的行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听”到多声部织体中的互动,“听”到声部交融中产生的和声美。
三、游戏中隐性掌握合唱能力——培养多声听觉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从儿童最爱的音乐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走进多声部。
1.“卡农”游戏
轮唱是“卡农(Canon)”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所谓的“轮”就有滚动的意思。在同一个旋律下,每一部之间要相差两拍,分部唱,轮到哪部就哪部唱,结尾都要统一到一部结束。轮唱时大家都唱熟悉的声音,声部合作时注意力不容易受另外声部的干扰,是低段学生乐于接受的演唱(奏)形式,也是开展二声部歌唱的最好准备。
如,用“XXX”节奏型卡农:学生掌握节奏后分成两组,A、B组间隔一拍先后进入,不受干扰地不断重复拍击。虽是简单的节奏型,学生却觉得很好玩。开始的时候或许不太理想,逐渐练习之后,两个组的节奏会越来越不受干扰,相互协调,形成错落有致的二声部卡农。随着练习的深入,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四组进行卡农游戏等,还可以尝试增加不同的节奏型以及长度。
如,歌谣《哈巴狗》:
边念边用手拍节拍“X X X X”,熟练并速度稳定后,分两组轮说,间隔两小节;再分三组轮说,间隔两小节;再三组分别按以下节奏边律动边说:一组拍手(X XX X XX),一组跺脚(XX X X),一组拍腿(XX 0 XX 0)。学生在满怀兴趣、毫无负担的轮说中,走进了最原始、最古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
第4册中首次出现轮唱歌曲《两只老虎》,对于既熟悉又有些难度的歌曲,学生觉得这样唱很有趣,在轮唱中,轻而易举地走进多声部合奏形式。在低段适合轮唱的歌曲有:《拉勾勾》《云》《郊游》《小蜻蜓》《小星星》《共产儿童团歌》《牧童》《草原上》等。歌曲《云》等歌曲是一年级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灵活调整,在二年级处理成轮唱的形式。
2.“音响”游戏
打击乐器的合奏讲究声部的协调、音响的统一,与合唱异曲同工。课堂上我们可以先讓学生接触各种打击乐器,引导他们玩出和谐的音响,然后再进行合奏探索。
如,第2册歌曲《小雨沙沙》学学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学生分组模仿风声雨声之后,再加入沙锤模仿雨水的沙沙声、碰铃模仿风雨中清脆的风铃声,声势动作与小乐器合奏展现春天的奏鸣曲,打击乐器和合唱表演活动具有高度的合作性,能有效地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学生在合作演奏中感受速度、力度、音量的均衡及节奏的整体协调一致,并且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合唱、合奏的经验转移到合唱中。
仔细钻研各学段的教材编排,定能发现一、二册教材中出现不少生动的多声部音响素材。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或情境需要进行合理的编排,创造出具有音乐美感的多声部音响,让学生从不同音色、不同节奏型中去体会奇妙的和声。
如,第1册《爱劳动》学学劳动的各种声音:
如,第2册《火车开啦》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
一组先进入,再过渡到第二组,直至第三组,在错落有致的多声部节奏声中,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多声思维和多声听觉。低年级教材中收录的打击乐伴奏谱,如,第1册歌曲《龙咚将》的打击乐伴奏谱,就是用锣、镲、鼓制造了三声部音响伴奏效果;第2册《两只小象》、第3册《母鸡叫咯咯》《海》等歌曲都可以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感受多声部的音响。
在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中还发现,演奏口风琴能帮助学生在唱歌、识谱、视唱、听音等各种音乐能力的提高。教学时,在学生熟悉主旋律之后,先让学生分声部用口风琴弹奏不同声部的旋律,互相聆听,然后引导学生将口风琴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互相聆听、轮流交替奏、唱,有机过渡。借助口风琴,声部难点将不再是难点,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使合唱、合奏更加有效。
四、歌声中享受合唱的快乐——参与和声实践
美好的童声需要正确的呼吸方法为依托,“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比如,用“打哈欠”“叹气”“闻花香”等形象语言教会学生胸腹式呼吸,慢慢地引导他们放松身体器官轻声用气息歌唱,使学生从过度使用真声而导致紧张的压喉状态中解放出来。我们还可以根据歌曲演唱需要,进行相应的母音练唱,如,用lu代替唱名来进行发声练习,逐步训练他们的统一、纯净、和谐的音色。
如,我常在课堂给学生训练的“送音游戏”:左手用柯尔文手势do(唱长音),送给A组学生,学生轻唱;我再用右手柯尔文手势送出第二个长音mi给B组学生,学生轻唱,美妙的和声就会在教室里回响。在学生掌握do、mi、sol等唱名后,还可以引导“我唱do,你唱mi,他唱sol,大家一起唱”。这样,在师生的互动音高游戏中,使学生受到和声听觉的训练,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看老师简单的指挥手势,比如,开始、延长、停、力度强弱等。
低段教材中的演唱歌曲结构简单、美妙容易上口,留给我们很大的加减空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合唱能力,为歌曲加上伴唱声部,对前奏、间奏和尾声进行创造,对曲谱作适当的简单的二度创作,逐步带领他们走进合唱殿堂。
1.化简为繁,衬词伴唱
学生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给歌曲加简单的衬词伴唱,增添歌曲的情趣,是最简单的二声部训练,很适合低段学生。
如,第1册歌曲《拉勾勾》,在长音处加入衬词:
句尾长音处加入伴唱“啦啦”,节奏简单,音高和高声部一样,只要和高声部接好、唱准,注意音色音量的变化就可以达到合唱基本要求。像第2册《云》第3册《大海》等歌曲,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
2.固定音型,顽固伴唱
“固定音型”源于意大利,常译为“顽固伴奏”,指一个4~8小节小型乐句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或全曲。一开始由教师唱顽固伴唱,学生唱主旋律,接着由部分学生伴唱,其余学生唱主旋律,等学生完全适应这种歌唱方式后,就可以组对组,或者一对一进行单独表演。
如,第1册歌曲《法国号》:
这首歌曲的节奏规整,可以在学生掌握得比较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进行简单的低声部顽固伴唱。一直是固定的音高与音型,学生很容易就能实现表现两个声部的效果,更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绪。
又如,第4册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在学生演唱到歌曲第二乐句,老师加入高音“哎咿呀——”,学生演唱主声部与低声部的伴唱,师生第一次合作时,学生的伴唱力度会比较强,教师做引导后第二次合作时,学生的力度会明显减弱,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
在低段比较适合进行顽固伴唱的歌曲还有《乃哟乃》《卖报歌》等。
3.巧创意境,加引子、尾声
很多短小精悍的歌曲往往让人唱完了还意犹未尽,为这样的歌曲加上引子和尾声正好可以充分表达意境,引子部分可以处理为渐强,而在尾声部分力度为渐弱,这样不仅创设了歌曲的情境,还渗透了合唱意识。
如,歌曲《乃哟乃》:
4.二度创作,灵活改编
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短小精悍的歌曲,我们还可以在不改变音乐形象的前提下,对这些歌曲进行简易而巧妙的和声配置加工,这也是锻炼学生和声能力的较好途径。
如,第2冊歌曲《小雨沙沙》:
当然,在这样的歌唱中,我们不能忽视和谐的声部合作,引导学生边用“悄悄话”加轻柔的声音演唱自己的声部,一边又去“偷”听对方声部,交换进行。这样的方式假以时日,学生就能学会聆听、唱准音高,通过轻声歌唱,统一演唱音区,美化演唱音色。
总之,童声合唱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师生之间的长期合作与积累,特别是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又是合作者与实践者,更需要付出辛劳。如果我们每位音乐教师都能从一年级开始,将“零起点”走进多声音乐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期、整个学年、整个学段的教学中,并且有计划地层层递进。通过长期训练和活动,让学生通过歌唱去体验真、善、美。相信到了中高年级,当合唱作品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课堂中必能流淌出和谐动听的合唱之声。
参考文献:
[1]汤云美.班级“合唱前置教学”的策略[J].中国音乐教育,2012(12).
[2]方秀娟.低年级多声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7).
[3]周琦.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2(6).
(作者单位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六小学)
编辑 郭晓云